【愚公系列】《人工智能70年》044-数据科学崛起(安全与隐私,硬币的另一面)

💎【行业认证·权威头衔】

✔ 华为云天团核心成员:特约编辑/云享专家/开发者专家/产品云测专家

✔ 开发者社区全满贯:CSDN博客&商业化双料专家/阿里云签约作者/腾讯云内容共创官/掘金&亚马逊&51CTO顶级博主

✔ 技术生态共建先锋:横跨鸿蒙、云计算、AI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布道者

🏆【荣誉殿堂】

🎖 连续三年蝉联"华为云十佳博主"(2022-2024)

🎖 双冠加冕CSDN"年度博客之星TOP2"(2022&2023)

🎖 十余个技术社区年度杰出贡献奖得主

📚【知识宝库】

覆盖全栈技术矩阵:

◾ 编程语言:.NET/Java/Python/Go/Node...

◾ 移动生态:HarmonyOS/iOS/Android/小程序

◾ 前沿领域:物联网/网络安全/大数据/AI/元宇宙

◾ 游戏开发:Unity3D引擎深度解析

文章目录


🚀前言

当平凡的数据显露出价值,围绕数据的争夺就在所难免了。

🚀一、安全与隐私,硬币的另一面

数据的力量正在重塑世界,但与此同时,其背后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数据安全事件频发,数据泄露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已成为社会公害。《纽约时报》曾以这样一个比喻来描述我们所处的时代:如果说400年前显微镜的出现让我们得以观察微小事物,那么今天,我们正面对一台"测量数据"的显微镜------它无比庞大且精确,使我们的一切行为与隐私无所遁形。问题是,除了合法的观察者之外,还有众多善意或恶意的非法窥视者,无时无刻不在试图偷偷使用这台"数据显微镜"。这正是我们面临的数据隐私与安全挑战。

应对这一难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掌握数据的政府、企业等机构应承担起主体责任,从法律与管理机制上加强治理;数据科学家与工程师则需从技术层面提供解决方案;公众也应增强数据安全意识。唯有全社会协同发力,才能构筑起坚实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在立法层面,2018年5月,欧盟率先实施《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广泛保护欧盟境内外的企业与个人数据权益。受其影响,全球多国陆续推出类似法规。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统计,全球已有77%的国家完成了数据安全与隐私立法,或已提出相关法律草案。随着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深入,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日益严峻,现代化立法已成国际趋势。

我国于2017年6月1日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律,内容涵盖网络运行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

自2019年起,我国数据安全立法进程显著加快。国家网信办先后发布《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202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并于2021年1月1日生效,首次在法律中明确"隐私权"概念,确立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规范。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相继发布。最终出台的《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成为两部综合性法律:前者强调总体国家安全,全面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个人与组织合法权益;后者侧重于公民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益的保护。2022年,网信办还陆续发布了《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和《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至此,我国在信息与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建成。

我国公民对个人信息与数据安全的权利意识也显著提高。公众越来越关注自身信息是否被非法采集与滥用,并更加警惕针对数据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广大群众的日常习惯。

相关推荐
CCSBRIDGE2 小时前
Browser-Use 的实现原理
人工智能
黄啊码2 小时前
【黄啊码】AI总瞎编?不是BUG,而是天赋技能
人工智能
黄啊码2 小时前
【黄啊码】当内容成为“预制菜”,我们又该怎么办?
人工智能
黄啊码2 小时前
学完这节课,别再问我LLM是不是溜溜梅
人工智能
黄啊码2 小时前
【黄啊码】AI Coding正在让你平庸地付费上班
人工智能·ai编程
Francek Chen2 小时前
【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07:单发多框检测(SSD)
人工智能·pytorch·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单发多框检测
宁雨桥2 小时前
前端登录加密实战:从原理到落地,守护用户密码安全
前端·安全·状态模式
深栈2 小时前
机器学习:编码方式
人工智能·python·机器学习·编码
dami_king2 小时前
RTX4090算力应用-3D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3d·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