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的双相机对位模切应用

在当今高度自动化的精密制造业中,对效率与精度的追求永无止境。无论是FPC柔性电路板、液晶显示模组,还是各类不干胶标签的加工,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精确地在材料指定位置进行模切冲型。传统依靠人工肉眼定位或机械夹具限位的方式,已然无法满足微米级的精度要求与大规模生产的节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对位与模切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高精度加工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而其中,双相机视觉对位系统,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视觉对位,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工业相机充当机器的眼睛,来替代人眼进行定位与测量。其核心原理在于,通过相机捕捉预先制作在材料上的对位标记点,经由图像处理算法精确计算出这些标记点在当前视野中的中心坐标,进而与系统中预设的理论坐标进行比对,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标定。

系统会建立一个从相机像素坐标系到机械运动坐标系之间的精确映射关系。当材料因来料偏差、拉伸或上一道工序的累积误差而出现位置偏移时,视觉系统能迅速检测出这种偏差,并将偏差值实时发送给运动控制系统。

那么,视觉对位是如何精确引导模切动作的呢?在双相机对位模切系统中,这一流程被赋予了更高的协同性与可靠性。系统首先会驱动运动平台,将承载材料的台面移动至两个相机的正下方。这两个相机分别拍摄固定在平台上的基准标记与材料本身上的目标标记。WiseAlign视觉其高性能的图像处理算法能够快速、稳定地识别出标记点,并计算出材料当前的精确位置与角度。

随后,系统会将这些数据与理论模型进行拟合,解算出为了将材料纠正到目标位置所需的X、Y平移量以及θ旋转量。这些补偿数据被即时传送给控制模切头的伺服驱动器。最终,模切头依据这些指令,在正确的空间坐标上执行下压冲切动作,确保每一个刀痕都完美地落在材料的预设图形轮廓上,分毫不差。

双相机视觉系统与单相机的解决方案。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坐标系的建立与误差消除能力。单相机系统通常采用一个相机去识别材料上的一个或两个标记点。这种方式在理论上可行,但是在现实环境中,机械的长期磨损、热膨胀效应以及微小的装配应力都可能导致相机与平台间产生微米级的相对位移,这种误差会被直接带入到定位结果中,形成难以消除的累积误差。

而双相机系统则从原理上巧妙地规避了这一难题。它采用两个固定安装的相机,分别对视场内的基准点进行拍摄。这两个相机共同建立了一个稳定不变的全局坐标系。由于双相机的位置是固定且已知的,它们能够直接测量出材料标记相对于这个全局坐标系的实际位置,从而有效地隔离了因运动平台自身误差(如丝杆背隙、直线度误差)带来的干扰。

简而言之,在追求极致精度和长期稳定性的应用场合,双相机系统提供了远胜于单相机的可靠性与精度保证。

同时,WiseAlign视觉系统其软件界面设计也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工程师或操作员可以在图形化界面中轻松完成相机、镜头和光源的参数配置与系统标定流程。在标记点管理上,界面允许用户灵活定义多种标记模板,并实时显示相机捕捉到的画面、标记点的轮廓拟合情况以及最终计算出的中心坐标。

此外,模板管理功能允许将不同产品的对位参数、运动参数保存为独立模板,切换产品时只需一键调用,实现了生产的柔性化与智能化。这种高度可视化和集成化的操作体验,使得复杂的技术变得简单易用,有效降低了技术门槛和对高级技术人员的依赖。

综上所述,机器视觉的双相机对位模切应用,代表了一种将精密感知、智能计算与精准执行深度融合的先进制造范式。它通过双相机构建的稳定全局坐标系,从根本上提升了定位精度和系统抗干扰能力,完美解决了高附加值产品在贴合与模切工序中的对位难题。WiseAlign视觉系统作为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不仅以其稳健的视觉算法和可靠的硬件兼容性确保了系统的卓越性能,更通过其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将这种强大的技术能力转化为用户触手可及的生产力工具,在更广阔的精密制造领域大放异彩,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与革新。

相关推荐
品胜甲选科3 小时前
分转科技:科技乐享生活,时尚分转未来
科技·生活
漫途科技3 小时前
无锡漫途科技大型平原灌区水量调度一体化智慧监测方案
科技
龙信科技3 小时前
【国内电子数据取证厂商龙信科技】快速寻找图片中隐藏的字符串
科技
10001hours14 小时前
(基于江协科技)51单片机入门:5.定时器
科技·嵌入式硬件·51单片机
格林威16 小时前
紫外UV相机在机器视觉检测方向的应用
人工智能·数码相机·opencv·计算机视觉·视觉检测·uv
JYGD68686818 小时前
《膜厚检测仪CHT - C200:基于干涉原理的精密测量技术探秘》
科技·膜厚测量仪·景颐光电·膜厚检测仪·膜厚测试仪
芯片智造18 小时前
半导体制造常见分析仪器之高分辨率 3D X 射线显微镜
经验分享·科技·芯片·知识分享·半导体产业
北岛三生1 天前
Imatest-Wedge模块
图像处理·数码相机·测试工具·测试用例·模块测试
Blossom.1181 天前
AI“点亮”萤火虫:边缘机器学习让微光成像走进4K时代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深度学习·数码相机·opencv·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