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路由是网络技术里非常重要的知识,其相关概念也非常丰富。今天阿祥整理了路由相关的核心概念表格,并附上相关的用途。希望能对刚开始了解这个知识的粉丝朋友能够一文了解,一文查阅。
|---------------|--------------------------------|------------------------------------------|
| 概念类别 | 核心概念 | 简要说明 |
| 基础与设备 | 路由器 (Router) | 网络层的核心设备,根据路由表在不同网段间转发数据包。 |
| 基础与设备 | 路由 (Routing) | 数据包从源到目的地的路径选择过程。 |
| 基础与设备 | 转发 (Forwarding) | 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结果,将数据包从接收接口发送到输出接口的动作。 |
| 基础与设备 | 自治系统 (AS) | 由同一机构管理、使用统一路由策略的网络区域。 |
| 路由表与决策 | 路由表 (Routing Table) | 路由器中存储的路径信息库,包含目的网络、下一跳地址等关键信息。 |
| 路由表与决策 | 最长匹配原则 (Longest Prefix Match) | 当有多条路径可选时,选择子网掩码最长的路由进行转发,确保精度。 |
| 路由表与决策 | 管理距离 (Administrative Distance) | 衡量不同路由信息源可信度的数值,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
| 路由表与决策 | 度量值 (Metric) | 同一种路由协议内判断路径优劣的标准,如跳数、成本等。 |
| 路由表与决策 | 收敛 (Convergence) | 网络拓扑变化后,所有路由器对网络状态重新达成一致的过程。 |
| 协议分类:工作范围 | 内部网关协议 (IGP) | 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交换路由信息,如RIP、OSPF、IS-IS、EIGRP。 |
| 协议分类:工作范围 | 外部网关协议 (EGP) | 在不同自治系统之间交换路由信息,当前主要指BGP。 |
| 协议分类:算法原理 | 距离矢量 (Distance-Vector) | 路由器仅与邻居分享整个路由表,依据距离和方向信息计算路径,如RIP。 |
| 协议分类:算法原理 | 链路状态 (Link-State) | 路由器向全网广播链路状态,每台设备独立构建完整拓扑图并计算最优路径,如OSPF。 |
| 协议分类:算法原理 | 路径矢量 (Path-Vector) | 记录路由所经过的完整自治系统路径,主要用于BGP,有效避免跨AS环路。 |
| 常见路由协议 | RIP | 距离矢量协议,配置简单,但跳数限制为15,收敛慢,适用于小型网络。 |
| 常见路由协议 | OSPF | 链路状态协议,采用SPF算法,收敛快,支持区域划分,适用于大型企业网络。 |
| 常见路由协议 | BGP | 路径矢量协议,策略控制灵活,是高扩展性的互联网骨干协议。 |
| 常见路由协议 | EIGRP | Cisco专有混合协议,结合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优点,收敛迅速。 |
| 关键技术与机制 | 静态路由 (Static Route) | 由管理员手动配置的固定路由路径。 |
| 关键技术与机制 | 默认路由 (Default Route) | 当路由表中没有明确匹配项时使用的"最后选择"路径。 |
| 关键技术与机制 | 路由重分发 (Route Redistribution) | 在不同路由协议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过程。 |
| 关键技术与机制 | 邻居发现 (Neighbor Discovery) | 路由器通过Hello报文发现并建立邻接关系的过程。 |
核心概念深度解读
1、路由表:网络的导航地图
路由表是路由器的核心决策依据。当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查看其目标IP地址,并与路由表中的条目进行匹配,从而决定该从哪个接口发送出去。表中最关键的信息通常包括目的网络地址 、下一跳地址 (下一个路由器的IP)和出接口。
-
2、管理距离与度量值:如何选择最佳路径
路由器可能会从多种途径(如直连、静态配置、OSPF、RIP)学到通往同一目的地的路由。它如何抉择呢?这里有两个层级的标准:
-
3、管理距离 :先比较可信度。例如,直连路由的管理距离最小(最可信),其次是静态路由,最后是各种动态路由协议。路由器会选择管理距离最小的来源。
-
4、度量值 :如果来自同一种 路由协议(比如都是OSPF),则比较度量值 。度量值是路径优劣的量化标准,不同的协议使用不同的度量值,如RIP用跳数 ,OSPF用成本(通常基于带宽)。路由器会选择度量值最优的路径。
-
5、动态路由协议:网络的"活地图"更新机制
动态路由协议让路由器能够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信息,适应网络变化。它们主要分为两类:
-
-
6、距离矢量协议:好比旅行中只问下一个路口该怎么走。每个路由器只知道自己邻居的情况,并定期将整个路由表告知邻居。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但缺点是了解信息不全面,收敛速度慢,且容易产生环路。
-
7、链路状态协议:好比拥有一张完整的公路交通图。每个路由器都会将自己连接的链路状态"广播"给网络中的所有其他路由器。这样,每台路由器都能独立计算出一张完整的网络拓扑图,并找出到所有目的地的最短路径。这种方式收敛快、不易环路,但消耗的资源相对更多。
不想错过文章内容?读完请点一下**"在看**
**** " ,加个**"** 关注",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期待您的一键三连支持(点赞、在看、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