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大模型RAG优化思路真的好清晰!

核心原则:先别急着优化,搞清楚问题在哪!

在投入任何优化之前,建立评估体系是重中之重。没有度量,就无法改进。

评估指标:

检索精度: 召回的文档块是否真正相关?(HR@K, MRR)

生成质量: 答案是否准确、相关、流畅?(可以用LLM作为裁判)

faithfulness /真实性: 答案是否严格基于检索到的文档,没有"幻觉"?

延迟和成本: 整个流程的响应时间和计算开销。

优化思路 = 诊断问题 ->针对性地应用优化策略 -> 评估效果 ->迭代循环。

层次一: 基础优化-提升数据质量(根基)

如果喂给模型的是垃圾,那产出的也是垃圾。这是最基础、最有效、性价比最高的优化层。

1.智能文本分割:

问题: 简单固定长度的分割会割裂语义(比如把一个句子从中间切断)。

优化: 使用更高级的分割策略。

递归分割: 先按段落/标题等大边界分割,再对过长部分进行二次分割。

语义分割: 利用模型或算法识别语义连贯的单元。

滑动窗口: 设置重叠区域,避免关键信息恰好落在边界。

2.元数据增强:

问题: 检索时只依赖纯文本内容,缺乏上下文。

优化: 为每个文本块附加丰富的元数据,如: 来源文件、章节标题、作者、创建日期、类型等。这些元数据可以用于混合检索或后处理过滤。

3.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问题: 原始数据包含大量噪音(格式错误、乱码、无关信息)。

优化: 建立数据清洗流水线,去除无关内容,标准化格式。

层次二: 检索层优化-找得更准、更相关

这是RAG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召回的文档块与问题最相关。

1.检索器升级:

问题: 基础的余弦相似度检索可能不够精准。

优化:

微调嵌入模型: 使用领域内的数据对开源的嵌入模型(如BGE,M3E)进行微调,使其更懂你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这是提升检索质量的王牌手段之一。

尝试不同的嵌入模型: 不同模型在不同场景下表现各异,进行评测选择(如OpenAl的text-embedding-3-large、Cohere的嵌入模型等)

2.混合检索:

问题: 单纯基于语义的检索可能忽略关键词匹配的重要性。

优化:

结合稀疏检索(如BM25)和稠密检索(嵌入模型)。BM25对精确关键词匹配更有效,两者结果融合可以取长补短。

3.重排序:

问题: 初步检索返回的Top K个结果中,可能混入一些相关性不高的文档

优化:

使用一个更小、更专精的重排模型对Top K结果进行重新排序。这个模型专门判断"Query-Doc"对的相关性,将最相关的文档排到最前面,再送给LLM。这是另一个王牌手段,能显著提升输入LLM文档的质量。

4.查询理解与改写:

问题: 用户的原始查询可能模糊、简短或表述不佳。

优化:

查询扩展: 利用LLM对用户查询进行同义词扩展、生成假设性答案或分解成多个子问题。

HyDE: 让LLM根据查询生成一个假设性的答案/文档,然后用这个生成的文档去检索真实的相似文档。这种方法能更好地捕捉查询意图。

层次三: 生成层优化-让LLM答得更好

在给LLM提供了高质量的检索结果后,如何引导它生成最佳答案。

1.提示工程优化:

问题: 简单的提示可能导致LLM忽略检索到的内容或产生幻觉。

优化:

结构化提示: 明确指令,如"请严格根据以下上下文回答,如果信息不足,请说不知道。"

提供角色和格式要求。

Few-Shot示例: 在提示中提供几个"问题-上下文-答案"的正确示例,让LLM学会如何利用上下文。

2.上下文管理:

问题: 当检索到的文档很长很多时,可能超出LLM的上下文窗口,或者关键信息被淹没。

优化:

Map-Reduce: 将多个文档分别发送给LLM得到子答案,再合并子答案生成最终答案。适合处理多文档。

Refine: 迭代式处理文档,不断基于已有答案和新文档优化答案。

层次四: 高级架构优化-系统性增强

1.迭代检索-生成:

思路: 不让检索和生成一步到位。先让(LLM根据第一轮检索结果进行思考,判断信息是否足够,若不够,则自主提出新的检索查询,进行多轮检索,直到信息充足再生成最终答案。这模仿了人类的研究过程。

2.GraphRAG:

思路: 在索引阶段,不是简单分割文本,而是构建一个知识图谱。检索时在图谱上进行推理和搜索,能更好地捕捉实体间的关系,实现更深层次的推理 。

3.Self-RAG /Corrective RAG

思路: 让LLM在生成过程中具备自我反思能力。例如,在生成每个段落或句子前,判断检索到的信息是否相关、是否足以支持当前论断,并选择性引用来源。这类框架能大幅提升真实性和透明度。

层次五: 持续优化与评估

1.建立评估流水线:

自动化评估流程,对新的优化策略进行A/B测试。

2.反馈循环:

收集用户对答案的正面/负面反馈,这些数据极其宝贵,可以用来持续微调检索器和生成器。

最终建议: 不要试图一次性应用所有优化。从层次一和层次二入手,尤其是微调嵌入模型和加入重排序,这两项通常能带来最显著的性价比提升。

然后根据剩余问题,逐步考虑更复杂的架构。记住,评估是导航仪,没有它你只能在黑暗中摸索。

相关推荐
玩转AGI5 小时前
【必收藏】12-Factor Agents:让大模型Agent从能跑起来到能用起来的企业级设计指南
人工智能·程序员·llm
数据智能老司机8 小时前
建构 AI Agent 应用——保护代理式系统
架构·llm·agent
夫子3961 天前
【深度干货】Transformer推理优化完全指南:模型压缩、推理加速与硬件调优
人工智能·llm
智泊AI1 天前
终于有人把AI大模型训练过程讲明白了!!!
llm
数据智能老司机1 天前
建构 AI Agent 应用——Agentic 系统的学习机制
架构·llm·agent
数据智能老司机1 天前
建构 AI Agent 应用——编排
架构·llm·agent
镰刀韭菜2 天前
【AI4S】大语言模型与化学的未来,以及整合外部工具和聊天机器人的潜力
llm·transformer·大语言模型·药物设计·分子发现·chemchat·smiles
数据智能老司机2 天前
建构 AI Agent 应用——工具调用
架构·llm·agent
aopstudio2 天前
llms.txt:为大模型打造的“网站说明书”
人工智能·python·llm·开发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