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学习[20]---桥接模式

文章目录

前言

一开始遇到这个模式,容易让人联想到之前搞Linux配置网络的时候,其中的一个桥接模式。又让人想到花卉种植里面的嫁接。但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自己之前没听过,但实际开发中却一直在用😂。

说的直接一点,一个类的职责要单一,但是有时候它的职责不单一了,那就把不归属它的职责剥离出去,用一个新类来做,旧类持有新类指针,需要对应功能的时候,让新类指针去调用具体接口。

1.引例

试想一个案例,在工业控制领域,对于测试的数据以及波形截图等,最终都需要通过报表的方式进行展示,那么数据导出到报表上就可以分为文字数据,图片数据,附件(类似于压缩包)数据等,导出的过程均先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再导出。

cpp 复制代码
class CExportData
{
public:
	virtual bool ExportData()=0;
};
class CExportTextData : public CExportData
{
public:
	bool ExportData() override
	{
	 	//先转换数据再导出
	 	//xxxxxxxxx
		std::cout << "ExportTextData" << std::endl;
		return true;
	};
};
class CExportImageData : public CExportData
{
public:
	bool ExportData() override
	{
	 	//先转换数据再导出
	 	//xxxxxxxxx
		std::cout << "ExportImageData" << std::endl;
		return true;
	};
};
class CExportAnnexData : public CExportData
{
public:
	bool ExportData() override
	{
	 	//先转换数据再导出
	 	//xxxxxxxxx
		std::cout << "ExportAnnexData" << std::endl;
		return true;
	};
};

在Windows端,我们可以用A方法去实现转换再导出功能,但是在Linux中,这个A方法可能就不兼容了,那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就需要做不同的处理。

最简单的处理,我们在CExportTextData等子类里面去另外实现,比如新增一个函数,ExportDataOnWinodws,在ExportData函数里用一个宏判断

cpp 复制代码
#ifdef _WIN32
			std::cout << "使用Windows的转换" << std::endl;
#endif

如果后面遇到 L i n u x Linux Linux, M a c O S MacOS MacOS,那就再加宏,简单好处理。

但是这样合理吗?每次均需要处理这个子类,子类不仅要导出指定类型数据,还需要兼顾不同操作系统。

2.优化

上面的引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CExportTextData的职责其实已经不单一了,不只是导出数据,还有对操作系统的兼容。那么这里我们能否再抽象一下?

我们将不同操作系统中数据的兼容转换进行抽象

cpp 复制代码
class CParseOS
{
public:
	virtual bool Parse()=0;
	~CParseOS() {}
};
class CExportWindows:public CParseOS
{
public:
	bool Parse() override{ return true; };
};
class CExportLinux :public CParseOS
{
public:
	bool Parse() override { return true; };
};
class CExportMacOS :public CParseOS
{
public:
	bool Parse() override { return true; };
};

接着,让CExportData类持有CParseOS的指针,委托CParseOS进行数据转换。

那么对于导出数据类来说,这个数据的转换就不是它的职责,同时对于不同操作系统的兼容,也和数据导出类无关,数据导出类只需要负责的将转换好的数据导出即可,职责单一。

那么看一下修改后的类图与代码

cpp 复制代码
class CExportData
{
public:
	virtual bool ExportData() = 0;
	virtual ~CExportData() {};
	CParseOS* m_pParseOS{ nullptr };
};
class CExportTextData : public CExportData
{
public:
	bool ExportData() override
	{
		m_pParseOS->Parse();
		std::cout << "ExportTextData" << std::endl;
		return true;
	};
};
class CExportImageData : public CExportData
{
public:
	bool ExportData() override
	{
		m_pParseOS->Parse();
		std::cout << "ExportImageData" << std::endl;
		return true;
	};
};
class CExportAnnexData : public CExportData
{
public:
	bool ExportData() override
	{
		m_pParseOS->Parse();
		std::cout << "ExportAnnexData" << std::endl;
		return true;
	};
};

class CParseOS
{
public:
	virtual bool Parse()=0;
	virtual ~CParseOS() {}
};
class CExportWindows:public CParseOS
{
public:
	bool Parse() override{ return true; };
};
class CExportLinux :public CParseOS
{
public:
	bool Parse() override { return true; };
};
class CExportMacOS :public CParseOS
{
public:
	bool Parse() override { return true; };
};

3.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是它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

这个定义还是稍微抽象了点,其实只要记住我开始说的,一个类的职责单一,如果有多个职责耦合在一起,也就是有多个维度可以影响到这个类(本例中是导出类型和操作系统两个维度),需要将它职责分离,采用委托的方式(持有指针),而非继承的方式实现,从而实现一个类只有一个影响因素导致它变化。

为什么叫桥接模式?其实我们看类图,其中CExportTextData、CExportImageData、CExportAnnexData像三个桥墩,而CExportData和CParse之间的聚合关系就是桥,而CParse下面也有三个桥墩,两个柱子通过聚合这个桥接在一起,就是桥接模式了。

总结

总的来说,桥接模式就是让一个类的职责尽可能单一,一个类只有一个因素可以改变这个类。通过持有指针的方式进行职责剥离,而非继承的方式增加功能。

相关推荐
杯莫停丶1 小时前
设计模式之:模板模式
开发语言·设计模式
lapiii3581 小时前
14天极限复习软考day4-法律、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
老猿讲编程2 小时前
C++中的奇异递归模板模式CRTP
开发语言·c++
黑科技Python3 小时前
生活中的“小智慧”——认识算法
学习·算法·生活
Yupureki3 小时前
从零开始的C++学习生活 16:C++11新特性全解析
c语言·数据结构·c++·学习·visual studio
青云交3 小时前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能教育学习社区互动模式创新与用户活跃度提升中的应用(426)
java·大数据·学习·flink 实时计算·智能教育社区·互动模式创新·用户活跃度
紫荆鱼4 小时前
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
c++·后端·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
应茶茶4 小时前
C++11 核心新特性:从语法重构到工程化实践
java·开发语言·c++
-森屿安年-5 小时前
STL 容器:stack
开发语言·c++
武清伯MVP5 小时前
阮一峰《TypeScript 教程》学习笔记——类型映射
笔记·学习·type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