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多路复用的两种触发机制:ET和LT触发机制。以及IO操作是异步的还是同步的理解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两个关键问题:

  1. 为什么 ET(边缘触发)模式必须结合非阻塞 I/O 使用?

  2. 如何准确判断一个 I/O 操作是同步还是异步?


🔍 一、ET 触发机制为何必须搭配非阻塞 I/O?

在深入讨论之前,我们先简要回顾 I/O 多路复用的几种事件通知模式:selectpollepoll。其中,epoll 支持两种事件触发机制:

  • LT(Level-Triggered,水平触发) :每次调用 epoll_wait 时,只要对应的文件描述符(FD)处于就绪状态,就会通知用户程序。如果缓冲区中的数据未被完全读取,下一次调用 epoll_wait 时该 FD 会再次被返回。

  • ET(Edge-Triggered,边缘触发) :仅在 FD 状态发生变化时(例如从不可读变为可读)通知一次。调用 epoll_wait 后,内核会清空就绪列表,若用户未一次性读完缓冲区数据,剩余数据将无法被再次通知,从而导致事件丢失。

🔥 因此,ET 模式必须搭配非阻塞 I/O 使用,以避免数据漏读和事件丢失。

从系统调用行为理解"阻塞"与"非阻塞":
  • 阻塞 I/O :用户进程调用 read 后,若内核无数据可读,进程将进入挂起状态,直到数据到达才返回。

  • 非阻塞 I/O :用户进程调用 read 后,若内核无数据可读,立即返回 -1,并设置 errnoEAGAINEWOULDBLOCK,不会等待数据。

场景推演:四种组合的对比
场景 模式组合 行为描述
① 用户 buffer 1KB 内核 buffer 2KB LT + 非阻塞 用户读取 1KB 后,因缓冲区未空,epoll_wait 再次触发,继续读取剩余数据。
② 用户 buffer 2KB 内核 buffer 1KB LT + 阻塞 用户读取 1KB 后,因未满足期望读取量,进程阻塞等待新数据;新数据到达后再次触发。
③ 用户 buffer 2KB 内核 buffer 1KB ET + 非阻塞 用户读取 1KB 后立即返回,不阻塞;待新数据到达后再次触发,完成读取。
④ 用户 buffer 2KB 内核 buffer 1KB ET + 阻塞 用户读取 1KB 后因未读满而阻塞,但 ET 模式不会再次通知,导致永久等待

✅ 只有"ET + 非阻塞"能避免进程阻塞与事件丢失的双重风险。


🧠 二、如何判断 I/O 操作是同步还是异步?

判断一个 I/O 操作是同步还是异步,关键在于观察数据在内核缓冲区与用户缓冲区之间的拷贝过程

  • 同步 I/O :数据从内核缓冲区拷贝到用户缓冲区的过程由用户线程完成,线程在此期间会阻塞等待。

  • 异步 I/O :数据拷贝过程由内核线程完成,完成后通知用户线程,用户线程在整個过程中不会被阻塞。

简言之:"谁在搬数据,线程等不等"------用户线程搬并等待为同步;内核线程搬且用户不等即为异步。


💎 总结

  • ET 模式 必须搭配非阻塞 I/O,以避免因单次未读完数据而导致的事件丢失与进程死锁。

  • 判断 I/O 的同步与异步,本质是看数据拷贝的执行者是否为用户线程 ,以及用户线程是否会被阻塞

理解这两点,有助于我们在高并发、高性能网络编程中做出更合理的技术选型与问题排查。

相关推荐
_extraordinary_2 小时前
Java SpringBoot(一)--- 下载Spring相关插件,创建一个Spring项目,创建项目出现的问题
java·spring boot·spring
岑梓铭2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8)——网络层《ICMB网际控制协议》
网络·计算机网络
聪明的笨猪猪2 小时前
Java Spring “核心基础”面试清单(含超通俗生活案例与深度理解)
java·经验分享·笔记·面试
_Power_Y2 小时前
SSM面试题学习
java·开发语言·学习
毕业设计论文2 小时前
个人备忘录的设计与实现
运维·服务器·网络
不要再敲了3 小时前
Spring Security 完整使用指南
java·后端·spring
夕泠爱吃糖3 小时前
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网络·网络协议·tcp/ip
还是鼠鼠3 小时前
《黑马商城》微服务保护-详细介绍【简单易懂注释版】
java·spring boot·spring·spring cloud·sentinel·maven
YoungLime3 小时前
DVWA靶场之三:跨站请求伪造(CSRF)
网络·安全·web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