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软正式宣布Azure容器存储(Azure Container Storage)v2.0.0(国际版)重磅发布。这款专为Kubernetes量身打造的云原生卷管理和编排服务,凭借与AKS的无缝集成能力,能够为生产规模的有状态容器应用迅速创建并管理存储卷,且可在Kubernetes的任意环境中稳定运行。
性能飞跃:打造Azure最快、最强的Kubernetes存储平台
微软此次推出的新版本在性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经测试,IOPS提升最高可达7倍,延迟降低4倍,资源利用率也得到显著优化。该版本全面支持本地NVMe硬盘,将企业级性能与云原生简洁性完美融合,成为当前Azure上速度最快、性能最强的Kubernetes存储平台。
在架构方面,微软几乎重构了整个系统,从内核到底层控制平面均进行了全面升级,将存储编排器的性能推向了全新高度。以往,本地NVMe存储有三种性能模式,分别会占用节点池12.5%、25%或50%的CPU核心。而在v2.0.0版本中,微软彻底淘汰了原有的分级模式,采用统一模式,不仅性能更强,资源占用还比以往最低模式更少,释放了更多CPU资源,让应用运行更加流畅。
基准测试结果令人瞩目。在fio(Flexible I/O Tester)存储测试这一开源行业标准下,基于NVMe的Azure容器存储相比上一版本,IOPS性能提升约7倍,延迟降低4倍。以PostgreSQL for AKS部署指南进行测试,每秒事务处理能力提升了60%,延迟降低了30%以上,为数据库驱动型应用带来了更快的查询响应、更高的吞吐量和更流畅的用户体验。
定价调整:专业更实惠,服务零费用
除了性能的大幅提升,微软在定价模式上也进行了重大调整,让用户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专业服务。此前,Azure容器存储(国际版)在存储池超过5TiB时,会按GB按月计费。而从2.0.0版本开始,无论是官方托管版还是开源版本,都无需再为超过部分支付任何存储编排费用。用户只需为底层使用的存储后端付费,不再受存储池规模限制,真正实现了用多少存多少,且服务本身免费。

AI加速:模型加载速度大幅提升
在AI和机器学习工作负载领域,微软同样带来了创新突破。v2.0.0版本利用本地NVMe优化模型加载速度,同时集成KAITO(Kubernetes原生AI模型部署控制器),大幅提升了模型文件加载速度。开发者现在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完成模型部署和扩展,显著缩短推理启动时间,提升整体AI应用的响应速度。
实测数据显示,在加载Llama - 3.1 - 8B - Instruct大模型时,模型文件加载速度提升了5倍,为AI应用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扩展灵活:支持单节点部署
微软充分考虑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在扩展方式上进行了优化。过去,使用临时磁盘至少需要三个节点,而现在Azure容器存储v2.0.0(国际版)支持任意规模的集群运行,甚至包括单节点部署。这种灵活性在多种场景下具有重要价值,且成本更低、性能不打折。例如,对于应用自身具备强大复制或备份能力的场景、开发/测试环境需要轻量级高性能存储的场景,以及边缘部署需要高性能但又不希望承担大规模集群开销的场景,都能够从中受益。
开源共享:社区共建,安装更简单
微软秉持开源精神,Azure容器存储v2.0.0(国际版)基于全新开源代码库搭建,面向整个Kubernetes社区开放。无论用户选择与AKS无缝集成的Azure托管版,还是偏好自托管集群的社区开源版,都能获得同样出色的功能与体验。开源的方式不仅使安装更加简单、透明度更高,还为开发者提供了直接参与和贡献项目演进的机会,促进了技术的共享与创新。
微软此次发布的Azure容器存储v2.0.0(国际版)是一次全方位的升级,为Kubernetes带来了一个更快、更轻量的高性能存储平台。它开箱即用,全面支持临时磁盘(本地NVMe和临时SSD),覆盖L系列(存储优化型)、ND系列(GPU加速型)、Da系列(通用型)等VM规格;更强的工作负载支持,专门优化了PostgreSQL数据库和KAITO管理的AI模型部署场景;卓越的性能表现,读写IOPS提升7倍,延迟降低4倍,PostgreSQL吞吐量提升60%;开源驱动,基于开源社区仓库构建,支持更灵活的安装和社区共建;灵活扩展,最低支持单节点部署,无需再受最小集群规模限制;零服务费,在存储编排方面完全免费,用户只需为底层存储付费。这一系列优势将为用户在Kubernetes环境下的存储管理带来全新的体验和价值。
作为微软中国南区核心合作伙伴及HKCSP 1T首批授权云服务商之一,领驭科技正积极整合Azure OpenAI的强大功能,包括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分析和推理能力,到其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中。
Azure OpenAI服务通过其大规模生成式AI模型,支持企业客户根据特定需求和场景,开发创新应用,涵盖辅助写作、代码编写、多媒体内容生成以及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为互联网、游戏、金融、零售、医药等行业以及自动驾驶和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领域带来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