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mount
是 Linux 系统中用于挂载文件系统的命令,它能将存储设备(如硬盘分区、U盘、光盘、网络共享等)或镜像文件连接到文件系统的某个目录(称为挂载点),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该目录访问设备中的内容。- 资料合集:
https://pan.quark.cn/s/6fe3007c3e95
基本功能
- 挂载各种类型的存储设备或镜像文件到指定目录
- 查看系统中已挂载的所有文件系统信息
- 卸载已挂载的文件系统(需配合
umount
命令)
常用格式
bash
# 挂载设备
mount [选项] 设备路径 挂载点目录
# 查看已挂载的文件系统
mount
核心用法与示例
-
查看已挂载的文件系统
直接执行
mount
命令,显示系统中所有已挂载的设备及其挂载信息:bashmount
示例输出(简化):
/dev/sda1 on / type ext4 (rw,relatime) tmpfs on /dev/shm type tmpfs (rw,nosuid,nodev) /dev/sdb1 on /data type xfs (rw,relatime,attr2)
各字段含义:
- 设备路径(如
/dev/sda1
) - 挂载点(如
/
、/data
) - 文件系统类型(如
ext4
、xfs
) - 挂载选项(如
rw
表示可读可写)
- 设备路径(如
-
挂载硬盘分区
假设要将
/dev/sdb1
分区挂载到/mnt/mydisk
目录:bash# 先创建挂载点目录(若不存在) sudo mkdir -p /mnt/mydisk # 挂载分区(需指定文件系统类型时加 -t 选项) sudo mount -t ext4 /dev/sdb1 /mnt/mydisk
-t ext4
:指定文件系统类型为ext4
(常见类型还有xfs
、ntfs
等),多数情况下系统会自动识别,可省略
-
挂载U盘
U盘通常被识别为
/dev/sd*
设备(如/dev/sdc1
),挂载方法类似:bashsudo mount /dev/sdc1 /mnt/usb
-
挂载ISO镜像文件
使用
-o loop
选项挂载ISO镜像:bashsudo mount -o loop /home/user/image.iso /mnt/iso
-o loop
:将普通文件视为块设备
-
挂载网络共享(NFS)
挂载远程NFS服务器的共享目录:
bashsudo mount -t nfs 192.168.1.100:/shared /mnt/nfs
-
只读挂载
使用
-o ro
选项以只读方式挂载(防止误操作):bashsudo mount -o ro /dev/sdb1 /mnt/mydisk
-
永久挂载(重启不失效)
上述挂载均为临时挂载,重启后会失效。若要永久生效,需编辑
/etc/fstab
文件:bashsudo vim /etc/fstab
添加类似以下行(格式:设备路径 挂载点 类型 选项 0 0):
/dev/sdb1 /mnt/mydisk ext4 defaults 0 0
保存后,执行
sudo mount -a
使配置生效(会挂载/etc/fstab
中所有未挂载的项)。
卸载文件系统
使用 umount
命令(注意不是 unmount
):
bash
# 通过挂载点卸载
sudo umount /mnt/mydisk
# 通过设备路径卸载
sudo umount /dev/sdb1
注意事项
- 挂载点目录必须存在,且挂载时该目录需为空
- 普通用户通常需要
sudo
权限才能执行mount
命令 - 卸载时确保没有进程正在使用挂载点中的文件(否则会报错,需先关闭相关进程)
mount
命令是管理Linux存储设备的核心工具,理解其用法对于访问外部存储、配置持久化存储等场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