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a中的基础函数是程序的基本构建块,用于封装可复用的逻辑。其定义格式为def 函数名(参数名: 参数类型): 返回值类型 = { 函数体 }
,参数需显式声明类型,返回值类型可省略(编译器自动推断),但递归函数必须指定。函数体中最后一个表达式的值即为返回值,无需显式return
。
基础函数支持多种特性:
- 参数默认值 :
def add(a: Int, b: Int = 10): Int = a + b
,调用时可省略默认参数。 - 可变参数 :
def sum(nums: Int*): Int = nums.sum
,通过*
接收不定数量参数,调用时用sum(1,2,3)
或sum(1 to 5:_*)
。 - 匿名函数 :
(x: Int, y: Int) => x + y
,可赋值给变量或作为高阶函数参数。 - 高阶函数 :接收或返回其他函数,如
def map(arr: Array[Int], f: Int => Int): Array[Int] = arr.map(f)
。
函数还可嵌套定义(内部函数),支持尾递归优化(避免栈溢出),并能通过元组((a, b)
)或样例类返回多个值。Scala鼓励函数式编程风格,函数为一等公民,可像值一样传递和操作,提升代码简洁性与模块化。
1.定义函数
要点:
-
特别注意要写=
-
返回值类型要指定
格式:

2.函数调用

上述代码实现了比较两个数之间的大小。以下为代码实例:
scala
object base32 {
//定义一个函数
//功能:求两个数的较大者
def max(x:Int, y:Int):Int ={
if(x > y)
x
else
y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rst = max(1,100)
println(s"${rst}")
}
}
3.函数规则
1.只有一行可以省略{}。当Scala的函数体中只有一行表达式时可以省略{},输出结果依然不变。
2.最后一条语句为函数的返回值。当函数体中有多个语句存在时,返回最后一条语句的值。
3.函数的返回类型可以省略。它会自动推断。
4.函数没有形参,在定义函数时可以省略(),那么在调用函数时也不需要添加()
代码实例如下:
scala
object base32 {
//定义一个函数
//功能:求两个数的较大者
def max(x:Int, y:Int):Int ={
if(x > y)
x
else
y
}
def say():Unit = {
printf("hahahaha~~~")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rst = max(1,100)
println(s"${rst}")
//调用一个没有()的函数,不用加()
say
}
}
实例1: 求取三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
scala
object base33 {
/* 1. 三选一 /
if(x>y && x >z){
x
} else if(y>x&&y>z){
y
} else{
z
}
*/
//2. 两次二选一
def max(x:Int, y:Int, z:Int) = {
var t = if(x>y) x else y
if(t>z) t else z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rst = max(1000,200,100)
println(s"${rst}")
}
}

上述代码和图片为例子的解答。
4.函数返回多个值
代码与图片如下:
scala
bject base34 {
// 定义一个函数
// 功能:求三个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注意:函数需要返回多个值。把要放回的数据使用()包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def max(x:Int, y:Int, z:Int):(Int, Int) = {
var maxValue = if(x>y) x else y
maxValue = if(maxValue>z) maxValue else z
var minValue = if(x>y) y else x
minValue = if(minValue>z) z else minValue
// println(minValue, maxValue)
(minValue, maxValue) // 是一个整体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rst = max(1000,200,100)
// 访问这个整体中的某个值: ._数字
println(s"最大值是:${rst._1},最大值是:${rst._2}")
}
}

5.元组
定义 元组:
第一种表示方式为:(元素1,元素2,...元素N)
第二种表示方式为:new TupleN(元素1,元素2,...元素N)。N最大为22
访问元组****
元组通过Tuple_INDEX的方式访问元组中的元素,Tuple表示元组,INDEX表示索引。
格式:
scala
t = new Tuple2(1,2); println(t._1, t._2)
实例2:
代码如下:
scala
object base35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 元组:容器,可以装入不同的数据类型的数据
// 1. 定义一个元组。使用()把数据包起来,就可以了。
val t = (1, "1", 1.2, false, 0)
// 2. 取出元素,通过 ._数字序号 访问
// 取出 1.2
println(t._3)
// 取出false
println(t._4)
}
}
图片与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