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JIE VS QIANKUN 微前端框架选型(一)

引言

两个不同UI架构的项目均开发完成后,遭遇需要将两个项目合并成一个的迭代开发需要。

一个react一个vue,一个是elementui,一个是antdesign......

而且两个项目业务复杂度均比较高。如果直接合并修改语法糖成本过高。

于是...

调研微前端

微前端通过将项目拆分为多个独立自治的微应用,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栈无关:支持 Vue、React、Angular 等框架混合开发

独立部署:各团队可独立开发、测试、发布

渐进升级:允许逐步重构旧系统

动态加载:按需加载减少首屏耗时

逆向思维,降多个不同技术栈开发的项目,视为微应用进行组合,也是可以的。

框架选型

首批先调研和对比了乾坤和腾讯无界

实现方式对比

特性 无界(Momentum) 乾坤(Qiankun)
技术实现 WebComponents + iframe single-spa + proxy + function-based sandbox
样式隔离 依赖 WebComponent 原生影子DOM JS 沙箱 + 实验性样式隔离
浏览器兼容性 IE11+(需处理 iframe 弹窗) 支持 IE11(通过 polyfill)
学习成本 极低(接近原生开发) 中等(需理解生命周期函数)
最佳适用场景 中小型项目、快速集成 大型复杂项目、多团队协作

核心特性对比

  1. 样式隔离

无界:利用 WebComponent 的影子DOM自动隔离样式

乾坤 :需开启严格样式隔离(sandbox: { strictStyleIsolation: true }),否则可能污染全局样式

  1. JS 沙箱

无界:通过 iframe 天然隔离,但跨帧通信成本较高

乾坤:采用函数代理沙箱,性能更优但需注意变量泄漏

  1. 动态路由

无界:支持动态注册路由,适合频繁变化的导购系统

乾坤:依赖主应用路由配置,更适合固定入口的场景

关键区别

无界:无需显式启动,注册即自动加载

乾坤 :需调用 start() 激活沙箱环境

样式隔离 :无界依赖 WebComponent 影子DOM,乾坤需配置 sandbox: { strictStyleIsolation: true }

主应用配置

  1. 创建主应用(Vue 3)

    vue create main-app
    cd main-app
    npm install momentum-ui # 无界框架
    npm install qiankun # 乾坤框架

  2. 目录结构

main-app/

├── public/

│ └── index.html

├── src/

│ ├── components/

│ │ └── NavBar.vue

│ ├── App.vue

│ ├── main.js

│ └── ...

├── package.json

无界框架实现

1、main.js 配置

复制代码
import { createApp } from'vue'
import App from'./App.vue'
import NavBar from'./components/NavBar.vue'
import { registerMicroApps } from'momentum-ui'

const app = createApp(App)
app.component('NavBar', NavBar)
app.mount('#app')

// 注册子应用
registerMicroApps([
  {
    name: 'project',
    entry: '//localhost:8081',
    activeRule: '/project',
    container: '#subapp-container'
  },
  {
    name: 'demand',
    entry: '//localhost:8082',
    activeRule: '/demand',
    container: '#subapp-container'
  }
])
  1. 导航组件(src/components/NavBar.vue

    <template> </template>

注:每个系统还有很多菜单项,缩减成两个

  1. 主应用模板(public/index.html

    <body>
    <NavBar />
    </body>

乾坤框架实现

  1. 主应用配置(src/main.js

    import { createApp } from'vue'
    import App from'./App.vue'
    import NavBar from'./components/NavBar.vue'
    import { registerMicroApps, start } from'qiankun'

    const app = createApp(App)
    app.component('NavBar', NavBar)
    app.mount('#app')

    // 注册子应用
    registerMicroApps([
    {
    name: 'project',//vue2的
    entry: '//localhost:8081',
    activeRule: '/project',
    container: '#subapp-container',
    props: { allowRouter: true }
    },
    {
    name: 'demand',//vue3的
    entry: '//localhost:8082',
    activeRule: '/demand',
    container: '#subapp-container'
    }
    ])

    // 启动乾坤
    start()

子应用开发

1、无界

复制代码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import App from './App'

if (window.__POWERED_BY_MOMENTUM__) {
  __webpack_public_path__ = window.__INJECTED_PUBLIC_PATH_BY_MOMENTUM__
}

ReactDOM.render(<Ap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2、乾坤

复制代码
import React from'react'
import ReactDOM from'react-dom'
import App from'./App'

let instance = null

function render(props) {
  ReactDOM.render(<App {...prop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

if (!window.__POWERED_BY_QIANKUN__) {
  render()
}

exportasyncfunction bootstrap() {
console.log('React 子应用启动')
}
exportasyncfunction mount(props) {
console.log('React 子应用挂载')
  render(props)
}
exportasyncfunction unmount() {
  ReactDOM.unmountComponentAtNode(instance.container.querySelector('#root'))
console.log('React 子应用卸载')
}

部署到生产

构建顺序

先构建主应用,再依次构建子应用

使用带哈希的指纹版本避免缓存问题

Nginx 配置示例

复制代码
server {
  listen 80;
  location / {
    root /path/to/main-app/dist;
    try_files $uri $uri/ /index.html;
  }
  location /project/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8081;
  }
  location /demand/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8082;
  }
}

跨域处理

子应用需设置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推荐使用 CDN 加速静态资源加载

适用场景分析

乾坤

适用场景

需要动态加载多个子应用的中大型项目。

团队技术栈统一(如 React/Vue),且能接受较高的子应用适配成本。

局限性

不支持多应用保活、Vite 子应用,沙箱性能问题在高频交互场景下显著。

无界

适用场景

快速集成老项目或混合框架(如 Vue2 + Vue3 + React)。

需要同时激活多个子应用或保留子应用状态(如后台管理系统)。

对性能和兼容性要求较高(如兼容 IE9)。

局限性

弹窗受 iframe 限制(仅降级模式下无法全局覆盖,正常模式下子应用DOM与主应用同源,可以全局展示)。

新推出的框架,更新迭代较慢,可能存在部分问题?

总结

乾坤:适合需要动态路由管理和复杂状态共享的大型项目,但需接受较高的改造和维护成本。

无界:适合追求低接入成本、高性能隔离和多应用协作的场景,尤其适合快速迭代和混合技术栈项目。

最后这俩个都没有选,so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
咚咚咚小柒4 小时前
【前端】用el-popover做通用悬停气泡(可设置弹框宽度)
前端·javascript·vue.js·elementui·html·scss
Ares-Wang4 小时前
CSS3》》 transform、transition、translate、animation 区别
前端·css·css3
fsnine4 小时前
Python Web框架对比与模型部署
开发语言·前端·python
RunningShare4 小时前
高可用架构实战:SpringBoot+MongoDB构建AI原生应用
spring boot·mongodb·架构
Xxtaoaooo4 小时前
Sora文生视频技术拆解:Diffusion Transformer架构与时空建模原理
人工智能·架构·音视频·transformer·sora
广州华水科技4 小时前
单北斗GNSS形变监测系统在桥梁安全中的应用与技术解析
前端
打小就很皮...5 小时前
ShowCountCard 功能迭代:新增周月对比属性,完善数据可视化场景
前端·react.js·信息可视化
JAVA学习通5 小时前
OJ竞赛平台----C端题目列表
java·开发语言·jvm·vue.js·elasticsearch
IT_陈寒5 小时前
Redis性能翻倍的7个冷门技巧:从P5到P8都在偷偷用的优化策略!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