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简介:
说白了就是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表 ,表里有什么字段 ,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表与表的关系:
1. 一对多。例如一个部门对应多个员工
2. 一对一。例如一个人就一个身份证
3. 多对多。例如一个商品对应多个订单,一个订单包含了多个商品
各个关系的实现方式:
1. 一对一: 多见于表拆分 ,例如用户信息表,通常会把一张表拆成两份 ,一般是简表,一种是详情表。然耨从一个表对另一个表进行唯一外键约束 (因为一个id只能对应一个人,不能说id为1的人却能关联到id为2的人)
2. 一对多: 从 "多" 的一方建立外键到 "一" 的一方
3. 多对多: 创建一张中间表,关联两张表的某两个表的字段。可能也会有其他的一些字段,例如在商品-订单情景中,确定好订单方式和商品后,表中会添加商品的数量字段。
多表查询:
概念:从多个表中查询数据。
sql
1. select * from 表1,表2;
获取两张表的"笛卡尔积" --- 即第一张表和第二张表的全部组合
2. select * from 表1,表2 where 条件;
获取两张表的交集部分
查询方式:
隐式连接:使用where作为关键字
显式连接:使用join作为关键字
sql
(一)连接查询:
1. 内连接:取两集合的交集部分 --- 既能使用显式连接,又能使用隐式连接
select * from 表1,表2 where 条件;
2. 外连接:--- 只能使用显式连接
2.1 右外连接:取右边集合的全部和交集部分
select * from 表1 right inner join 表2 on 条件;
2.2 左外连接:取左边集合的全部和交集部分
select * from 表1 left inner join 表2 on 条件;
(二)子查询:嵌套查询,就是把将一个sql语句作为另外一个sql语句的某个元素的替代物
1. 单行单列: 得到的结果信息是单行单列
select * from 表1 where 条件 ---> 得到了某个结果后使用第二个句子:
select * from 表2 where (第一句得到的结果)
|(可以简化成)
-----> select * from 表2 where 字段 = (select * from 表1 where 条件);
2. 多行单列:与单行单列的区别就是,从第一个语句获取的结果可能是多个的,因此关键字也需要修改:使用in作为关键字
select * from 表1 where 条件1;
select * from 表2 where 条件2;
|
-----> select * from 表2 where 字段 in (select * from 表1 where 条件);
3. 多行多列:常见作为虚拟表(就是一个sql语句如果获取出来的是一个表,就使用这个表进行子查询,因此这个表叫做虚拟表)替代sql语句中的表名。
select * from (select * from 表1 where 条件) where 条件;
事务:
概念 :不可分割的一个逻辑单元。
组成 :一系列的sql语句。
关键字:在sql中,事务有三个关键字:
1.begin / start transaction --- 开启事务
2.commit --- 提交
3.rollback --- 回滚
自开启到提交事务之间的操作都是同成功 / 同失败的,例如在转账场景中,A扣除200块和B增加200块是同成功和同失败的。
四大特征---ACID :
1.原子性(atomic) :是不可分割的最小 操作单元
2.一致性(consistent) :事务完成后,数据要保持一样的状态。例如转账前后,两方的总金额应保持不变
3.隔离性(isolation) :事务的执行相互独立,一个事务执行时不影响另一个事务执行。
4.持久性(durablity):事务一旦经过提交或者回滚,数据的改变都是永久的
sql
select @@autocommit;
结果是1就代表自动提交,结果是0就代表需要手动提交
操作语句的提交方式一般是自动提交,也就是执行完语句后立刻修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