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央国企在推动数字化建设方面持续加码,无论是金融,能源,还是制造等行业,继强化降本增效和合规管控,已经成为共识。根据IDC发布的《中国RPA+AI解决方案市场份额报告(2024)》显示,中国RPA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并在金融与政务领域保持高速增长,央国企正在成为RPA落地的重要阵地,那么在厂商众多、技术路线各异的情况下,央国企该如何选择合适的RPA工具呢?
一、 央国企的核心需求与痛点
相比普通企业,央国企在选型时有更高要求:
1、极高的安全稳定性:涉及核心涉密数据,确保不外泄,并且在关键场景下,准确率需接近零失误。
2、强合规性:国产化适配,全程可追溯。
3、适合大规模部署:央国企涉及到的组织架构和流程往往比较复杂,需要跨越上百个系统、数千个流程,因此,选用的RPA工具必须具备强大的集成和扩展能力,可以进行跨网络、多系统、高并发、海量任务协同和IT运维自动化等。
4、智能化:除了简单地替代人工操作之外,对工具的要求也从"自动化"升级成"智能化",在重要部门以及场景中有更多的需求,比如智能体定制、智能文档、员工助手、知识库建设等。
5、可持续发展:央国企数字化转型是长期战略,厂商必须有稳定的资金实力和服务能力,避免后续的替换与连带的成本风险。
二、 代表性厂商与案例
1、金智维
作为连续多年在国内RPA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的厂商,金智维既有超强的研发能力又能提供完善技术服务,素来以"安全、稳定"著称。在国内RPA行业中,其产品的安全稳定性等核心能力已经久经行业标杆客户考验和获得广泛认可,提供金融级安全防护体系,通过了信通院3+级别产品标准认证、等保三级、CMMI5级等20项认证;拥有强大的原厂实施与服务团队,提供从咨询、流程梳理、开发实施到后期运维的全流程服务;同时也集成了AI能力,国产化信创生态(麒麟OS、统信UOS、华为鲲鹏等)适配度极高。

其推出的Ki-AgentS智能体平台与"认知+执行"架构,将流程执行与知识库结合,能够有效规避大模型"幻觉"问题,满足准确性与合规性要求。

典型案例:
与工商银行合作,覆盖前中后台1000+个场景,应用范围覆盖37个业务条线,落地2000+应用场景,日均任务量50000+,节省约2000人/年,包括合规稽核、客服辅助、财务处理等场景。
2、九科
九科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的高科技企业,具备天然的央企背景,这也是其在央国企市场中占有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九科在自主可控与国产化适配方面具有优势,产品线灵活,支持与低代码平台结合,适用于大规模、跨系统的复杂场景。
典型案例:
在国家电网部署智能报销与人力流程机器人,实现大规模财务与人事数据处理自动化。

3、艺赛旗
艺赛旗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最早的RPA厂商之一,早期便进入能源、金融、制造等行业,积累了丰富的流程模板和行业经验。凭借较强的交付能力和成熟的技术体系,在国企能源和制造领域有较高知名度。
4、来也
曾是国内RPA领域的明星公司之一,以"对话式RPA"概念打开市场,并获得多轮资本支持。早期在金融、电信和互联网行业布局广泛,用户体验一度口碑较好。但近年来受资本环境与竞争压力影响,扩张速度放缓,在央国企市场的存在感下降。不过,其产品在部分客服与工单自动化场景中仍具备价值。
三、 央国企选型要点
央国企在选择RPA时应重点考察以下几点:
安全稳定合规:确保数据安全和国产化适配。
关注行业案例:优先考虑已有央企、国企落地经验的厂商,降低试错成本。
评估持续发展性:避免选择缺乏持续服务能力的厂商。
关注智能化:具有真实且可落地的AI功能,而不是宣传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