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32】输出时钟配置

GD32微控制器(特别是基于ARM Cortex-M内核的系列,如GD32F1xx, GD32F3xx, GD32E2xx等)可以通过内部时钟源,在特定的引脚上输出时钟信号。

此功能的核心是配置复用功能重映射和调试支持(AFIO) 以及相应的定时器(Timer)

最典型的两种方法

GD32输出时钟主要有两种常见方式:

  1. 从MCO引脚输出系统时钟
  2. 从定时器的通道引脚输出时钟

方法一:从MCO引脚输出主时钟

MCO(Microcontroller Clock Output)是芯片专门用于时钟输出的引脚。它可以直接输出内部的主要时钟源(如内部高速RC振荡器HSI、外部高速晶振HSE、PLL输出、系统时钟SYSCLK等)。

步骤(以GD32F103系列为例,输出SYSCLK):

  1. 使能GPIO端口时钟:MCO引脚通常是PA8。

    c 复制代码
    rcu_periph_clock_enable(RCU_GPIOA);
  2. 配置GPIO模式:将PA8设置为复用推挽输出模式,并选择较高的速度。

    c 复制代码
    gpio_init(GPIOA, GPIO_MODE_AF_PP, GPIO_OSPEED_50MHZ, GPIO_PIN_8);
  3. 配置时钟源:选择你想要从MCO引脚输出的时钟源。

    c 复制代码
    /* 例如,输出PLL的2分频时钟(这是最常用的SYSCLK来源) */
    rcu_ckout_config(RCU_CKOUT_SRC_PLLPSC2);
    
    /* 其他可选时钟源:
       RCU_CKOUT_SRC_HSE    - 外部高速晶振
       RCU_CKOUT_SRC_HSI    - 内部高速RC振荡器
       RCU_CKOUT_SRC_PLLPSC2 - PLL时钟的2分频(通常是SYSCLK)
       RCU_CKOUT_SRC_LSE    - 外部低速晶振(32.768KHz)
       RCU_CKOUT_SRC_LSI    - 内部低速RC振荡器(40KHz)
    */

注意 :MCO输出的时钟可能会经过一个预分频器(例如PLLPSC2),具体请参考对应型号的参考手册,查看RCU_CFG1寄存器中MCO相关的配置位。


方法二:从定时器输出时钟

这种方法更为灵活,可以输出一个频率可编程的、非常稳定的方波。其原理是将定时器配置为某种特定的PWM模式(翻转模式),使其通道引脚在每个定时器周期都产生一次翻转,从而输出一个频率为定时器更新频率一半的方波。

步骤(以使用TIMER1的CH0(PA8)输出1MHz时钟为例,假设系统时钟为108MHz):

  1. 使能时钟:使能定时器和GPIO的时钟。

    c 复制代码
    rcu_periph_clock_enable(RCU_GPIOA);
    rcu_periph_clock_enable(RCU_TIMER1);
  2. 配置GPIO:将定时器通道对应的引脚(如PA8)配置为复用推挽输出。

    c 复制代码
    gpio_init(GPIOA, GPIO_MODE_AF_PP, GPIO_OSPEED_50MHZ, GPIO_PIN_8);
  3. 配置定时器

    • 预分频器(PSC):用来对定时器时钟进行分频。
    • 自动重载值(ARR):决定计数周期。

    我们希望输出的时钟频率为 Fout = 1MHz

    定时器通道引脚会在每个更新事件时翻转一次,因此引脚翻转的频率就是定时器的更新频率 Fupdate

    而方波频率 Fout = Fupdate / 2

    所以,我们需要定时器的更新频率 Fupdate = 2 * Fout = 2MHz

    假设定时器的输入时钟 Ftimer = 108MHz

    则所需的定时器分频系数为:Ftimer / Fupdate = 108M / 2M = 54

    配置如下:

    c 复制代码
    timer_parameter_struct timer_initpara;
    timer_oc_parameter_struct timer_ocinitpara;
    
    /* 初始化定时器基本参数 */
    timer_struct_para_init(&timer_initpara);
    timer_initpara.prescaler         = 53;        // PSC = 53, 实际分频系数为 53+1=54
    timer_initpara.alignedmode       = TIMER_COUNTER_EDGE;
    timer_initpara.counterdirection  = TIMER_COUNTER_UP;
    timer_initpara.period            = 1;         // ARR = 1, 计数2次(0和1)后产生更新
    timer_initpara.clockdivision     = TIMER_CKDIV_DIV1;
    timer_init(TIMER1, &timer_initpara);
    
    /* 验证频率: Fout = (108MHz / (53+1)) / (1+1) / 2? 
        更正思路: 
        定时器时钟 = 108MHz / (PSC+1) = 108M / 54 = 2MHz。
        更新事件频率 = 2MHz / (ARR+1) = 2M / 2 = 1MHz。
        引脚在每次更新时翻转,输出频率 = 更新频率 / 2? 这里需要修正理解。
        更准确的计算:
        - 引脚被设置为"翻转"模式。
        - 定时器从0计数到ARR,然后溢出产生更新事件。
        - 每次更新事件,引脚电平翻转一次。
        - 因此,引脚要完成一个完整周期(高->低->高),需要两次更新事件。
        - 所以,输出频率 = 定时器更新频率 / 2。
    
        定时器更新频率 = Ftimer / ((PSC+1) * (ARR+1))
        所以 Fout = [108MHz / (54 * 2)] / 2 = (1MHz) / 2 = 500KHz? 这不对。
    
        正确配置和计算:
        目标 Fout = 1MHz。
        因为 Fout = Fupdate / 2, 所以 Fupdate = 2MHz。
        又因为 Fupdate = Ftimer / ((PSC+1) * (ARR+1))
        令 ARR = 0, 则 (ARR+1) = 1, 则 Fupdate = Ftimer / (PSC+1)
        所以 PSC+1 = 108MHz / 2MHz = 54 -> PSC = 53.
        此时 Fupdate = 2MHz, Fout = 1MHz。 正确。
    
        所以配置应为: PSC=53, ARR=0.
    */
    timer_initpara.period = 0; // ARR = 0, 计数2次(0和1?)不对,从0到0是1次?标准理解:ARR=0时,计数值从0到0,即只计数1次就更新。
    修正: 定时器计数值从0到ARR,计数次数是ARR+1次。
        所以,更新频率 = Ftimer_input / ( (PSC+1) * (ARR+1) )
        要输出1MHz, 令 ARR=1, 则:
        Fupdate = 108M / (54 * 2) = 1MHz。
        Fout = Fupdate / 2 = 500KHz。 不符合目标。
    
        重新计算,目标是 Fout=1MHz:
        Fout = Ftimer_input / (2 * (PSC+1) * (ARR+1))
        所以 (PSC+1) * (ARR+1) = 108M / (2 * 1M) = 54.
        我们可以取 PSC=53, ARR=0 -> (54 * 1) = 54. 正确。
        所以配置应为 PSC=53, ARR=0.
    */
    
    // 因此,更正后的配置:
    timer_initpara.prescaler = 53;
    timer_initpara.period    = 0; // ARR = 0
    timer_init(TIMER1, &timer_initpara);
  4. 配置输出比较通道为翻转模式

    c 复制代码
    /* 初始化输出比较参数 */
    timer_channel_output_struct_para_init(&timer_ocinitpara);
    timer_ocinitpara.outputstate  = TIMER_CCX_ENABLE;
    timer_ocinitpara.ocpolarity   = TIMER_OC_POLARITY_HIGH;
    timer_ocinitpara.ocidlestate  = TIMER_OC_IDLE_STATE_LOW;
    
    /* 设置通道0为翻转模式 */
    timer_channel_output_mode_config(TIMER1, TIMER_CH_0, TIMER_OC_MODE_TOGGLE);
    timer_channel_output_config(TIMER1, TIMER_CH_0, &timer_ocinitpara);
  5. 使能定时器

    c 复制代码
    timer_auto_reload_shadow_enable(TIMER1);
    timer_enable(TIMER1);

总结与选择

特性 MCO 输出 定时器输出
时钟源 固定的系统时钟源(HSI, HSE, PLL, SYSCLK等) 来自定时器的时钟(通常也是系统时钟)
频率 固定或有限分频(取决于RCU配置) 高度可编程,频率范围广,非常灵活
精度 高,直接来源于时钟源 高,依赖于系统时钟精度
用途 为外部芯片提供系统主时钟、时钟监控 生成任意频率的方波、驱动需要时钟的器件
占用资源 几乎不占用 占用一个定时器通道

建议:

  • 如果需要输出一个与系统核心时钟相关的固定频率(例如为另一个MCU提供时钟),使用MCO
  • 如果需要生成一个特定频率的方波信号(例如1.8432MHz用于UART),使用定时器
相关推荐
liujing102329296 小时前
stm32_小乌龟使用手册
stm32
二进制coder7 小时前
深入浅出:I²C多路复用器PCA9546详解 - 解决地址冲突,扩展你的I²C总线
c语言·开发语言·单片机
Lhj06168 小时前
stm32 can错误中断不处理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啃硬骨头9 小时前
AURIX-TC3xx-GTM详解六-DPLL(Digital PLL Module)
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hazy1k9 小时前
51单片机基础-RS485通信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51单片机
三佛科技-1341638421210 小时前
脱毛仪方案开发,家用激光毛仪/电动脱毛仪MCU方案设计
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阿川!10 小时前
嵌入式软件--STM32 SPI通信(上)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芯岭10 小时前
内含32位MCU的无线收发芯片XL2422
单片机·嵌入式硬件·信息与通信·射频工程
宫瑾11 小时前
STM32USB学习
stm32·嵌入式硬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