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的cache使用说明

前言

对于SpringBoot的Cache,其实已经有很多文章对使用说明、底层详解等各个角度进行了讲解。

本文则会结合更加详细的使用场景,对cache的存储和查询逻辑进行说明。

缓存的增删改查

查询数据列表

先看一段代码

java 复制代码
@Cacheable(value = "devices")
public Set<Integer> getAllDeviceId() {
    LambdaQueryWrapper<DevicePo> queryWrapper = new LambdaQueryWrapper<>();
    queryWrapper.eq(DevicePo::getIsDelete,false);
    List<DevicePo> devicePos = deviceMapper.selectList(queryWrapper);
    if(CollectionUtils.isEmpty(devicePos)){
        return Collections.emptyList();
    }
    Set<Integer> deviceIds = devicePos.stream().collect(Collectors.toMap(DevicePo::getDeviceId, DevicePo::getDeviceName)).keySet();
    return deviceIds;
}

使用@Cacheable可以读取数据并存储到缓存中,这比较好理解。 在这里value则是代表了一个缓存池(请允许我暂时先这么叫),表示从数据库查询出的数据会保存到名为devices的缓存池中。

在下次调用时,则会先检测缓存池devices中是否有数据,如果有数据,就直接返回,没有数据就执行方法,产生新的数据。

为什么返回的是id集合?而不是数据集合?

在还没有讲到新增和删除缓存数据时,可以理解为,是为了节省内存的占用。

如果缓存的是数据集合,当有一个【根据id获取数据的方法时】就会造成内存中缓存了两份数据,这无疑造成了缓存的浪费。

本质上,你可以理解,在缓存数据集合和单条数据时,其实并没有共用一块数据内存。只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概念,千万不要误认为数据集合和单条数据共用一块数据内存。

查询单个数据

java 复制代码
@Cacheable(value = "devices", key = "#id")
public DevicePo getById(Integer id) {
    if (id == null) {
        return null;
    }
    return deviceMapper.selectById(id);
}

相比于【获取数据集合】,单条数据多了请求参数,在@Cacheable注解中也多了key,虽然value都是devices,如果还是以【缓存池】来代表value的话,表面看【查询所有数据集合方法】和【获取单条数据】的@Cacheable注解value都为devices,好像共用了一个缓存池,而key则会被误认为是从【缓存池】中在数据集合中进行了过滤,这也可能会让人为认为它们的数据地址也是相同的。

其实,共用【缓存池】这么说也没毛病,key作为过滤也没毛病,但最后的结论是错的。

其实springBoot的cache缓存,你可以理解为是两层嵌套的map,即Map<String,Map<String,Object>,map的key1为@Cacheable的value,key2为@Cacheable的key。

那【获取数据集合方法】和【获取单个数据方法】在这个map的存储就变为了:

【获取数据集合方法】: map.get("devices").put("all", list);

【获取单个数据方法】: map.get("devices").put("1", obj); //假设数据id为1

到这里,在新增、修改、删除时,如果你还是一味的只是更新单条数据缓存,就会发现【获取数据集合方法】为什么没有更新了吧。

新增一条新的数据

@CachePut(value = "devices", key = "#result.id")这是一个很标准的新增数据的注解。但是这里面会有两个问题。

首先,可能很多文章会这么写:

java 复制代码
@CachePut(value = "devices", key = "#device.id")
public Device add(Device device) {
...
}

这本身没毛病,但是,你的请求参数中有id么? 我猜肯定没有。那我换种写法:

java 复制代码
/**
 * @return 返回设备id
 */
@CachePut(value = "devices", key = "#device.id")
public int add(Device device) {
...
}

如果返回的是数据id,或者boolean类型呢?写入缓存的会是什么?还会是数据实体么?肯定不是,并且还会暴露上面那个问题,device中没有id。

那为什么第一种写法没有问题? 你共用一个device实体,在填充id时,请求参数中的id已经被填充了。如果你的请求参数与返回的device不同,这个缓存也就不会保存,因为请求参数的id为null,key为null不会保存到缓存

第二个问题,则是结合上面的查询,如果你也有【获取所有数据集合方法】,那这种写法一定不会更新所有数据集合的缓存。

我们换种写法:

java 复制代码
@Caching(evict = {
            @CacheEvict(value = "devices", allEntries = true),
            @CacheEvict(value = "devices", key = "#result")
    })
public int add(Device device) {
...
}

使用@Caching来处理,一个是删除所有数据集合缓存,一个是删除单条数据缓存,单条数据缓存的key则是用返回值(如果你的返回值是实体本身,也可以用put代替)

这样在下次调用查询接口时,就会重新生成缓存。

更新一条数据

逻辑与新增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删除一条数据

逻辑与新增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相关推荐
weixin_445476685 小时前
Java并发编程——synchronized的实现原理与应用
java·开发语言·并发·synchronized
lang201509286 小时前
打造专属Spring Boot Starter
java·spring boot·后端
曹牧7 小时前
C#:数组不能使用Const修饰符
java·数据结构·算法
YA3337 小时前
java设计模式六、装饰器模式
java·设计模式·装饰器模式
回忆是昨天里的海8 小时前
k8s集群-节点间通信之安装kube-flannel插件
java·docker·kubernetes
信仰_2739932438 小时前
Mybatis-Spring重要组件介绍
java·spring·mybatis
盖世英雄酱581368 小时前
java深度调试【第二章通过堆栈分析性能瓶颈】
java·后端
星月昭铭8 小时前
Spring MVC 接口匹配性能优化:.do后缀引发的性能瓶颈分析
spring·性能优化·tomcat
没有bug.的程序员8 小时前
AOP 原理深剖:动态代理与 CGLIB 字节码增强
java·spring·aop·动态代理·cgl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