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EDLA开发认证说明和开发流程
文章目录
- [Android EDLA开发认证说明和开发流程](#Android EDLA开发认证说明和开发流程)
-
- 一、前言
- 二、EDLA认证相关基础内容
-
- 1、认证前提条件
- 2、核心认证流程
-
- (1)**协议申请与商务准备**
- [(2) **硬件与软件准备**](#(2) 硬件与软件准备)
- [(3) **预测试与整改**](#(3) 预测试与整改)
- [(4) **正式测试与谷歌审核**](#(4) 正式测试与谷歌审核)
- [(5) **认证通过与维护**](#(5) 认证通过与维护)
- 3、关键资源与成本
- 4、常见挑战与应对
- 6、参考案例与机构推荐
- [六、Android EDLA开发主要流程](#六、Android EDLA开发主要流程)
一、前言
Android 13之后所有往国外售卖的产品都要进行EDLA认证,否则会被Google禁售。
Android EDLA(Enterprise Device Licensing Agreement)开发认证是针对屏幕尺寸超过 18 英寸或不带电池的安卓设备(如商用平板、会议一体机、工业终端等)的谷歌官方认证流程。
其核心目标是确保设备符合谷歌兼容性要求,授权使用 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套件及相关品牌标识。
如果未进行EDLA认证的Android系统设备,会造成GMS会被禁用,Google Play商店无法使用,并且会被Google起诉。
在国内的商显设备是不需要EDLA认证的,如果是国外并且需要安装GMS套件的必须是要进行EDLA认证才能使用。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EDLA相关内容:
二、EDLA认证相关基础内容
1、认证前提条件
-
设备类型匹配
设备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 屏幕尺寸超过 18 英寸(如教育平板、会议平板);
- 不带电池(如工业控制终端、数字标牌);
- 面向企业级市场销售。
-
系统版本要求
设备需运行安卓 11 及以上版本(谷歌每年可能更新版本要求,需实时确认)。
-
硬件与软件合规性
- 硬件需通过 CE、FCC、蓝牙、Wi-Fi 等基础认证;
- 软件需符合 GMS-CDD(Compatibility Definition Document)规范,包括 CTS(兼容性测试)、GTS(GMS 套件测试)等。
2、核心认证流程
(1)协议申请与商务准备
-
选择认证机构
需通过谷歌授权的第三方实验室(如华商检测、深光标准)提交申请,这些机构具备预测试环境和直接对接谷歌的通道。
-
签署协议
与认证机构签订服务合同,支付预付款(通常占总费用的 30%-50%),并签署 NDA(保密协议)和 ACC(Android Compatibility Commitment)协议。
-
提交基础信息
提供公司资质、产品照片、出货地区及预计首批出货量等资料,申请 EDLA 协议授权。
(2) 硬件与软件准备
-
样机调试
准备 2-3 台测试样机,确保硬件功能(如触摸屏、麦克风、扬声器、USB 接口)正常,并预装 GMS 相关应用(如 Google Play、Chrome)。
-
系统配置优化
根据 GMS-CDD 要求调整系统参数,例如:
- 启用 Google Wallpaper 以支持主题图标功能;
- 配置正确的 Google Key 和证书。
(3) 预测试与整改
-
实验室预测试
认证机构使用 CTS、GTS、VTS(Vulkan 测试)等工具对设备进行全面测试,覆盖 API 兼容性、GMS 服务稳定性、安全漏洞等。
-
问题修复与复测
针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如 CTS 通过率低于 95%),开发团队需进行代码修改或系统优化,通常需 2-3 轮复测才能通过。
(4) 正式测试与谷歌审核
-
第三方实验室测试
预测试通过后,将设备寄送至谷歌指定的 3PL 实验室(如 SGS、TÜV)进行正式认证测试,测试结果直接提交谷歌审核。
-
谷歌审批
谷歌审核周期约 2-4 周,重点审查设备是否符合最新 CDD 要求及区域合规性(如俄罗斯版本需单独配置)。
(5) 认证通过与维护
-
获取认证证书
审核通过后,设备将获得谷歌官方认证,可在谷歌开发者控制台查看状态,并授权使用 GMS 服务及 Android 品牌标识。
-
后续维护
- 每季度需更新安全补丁(SMR),每 18 个月至少升级一次大版本(LR);
- 若设备硬件或软件架构变更,需重新提交认证。
3、关键资源与成本
-
费用结构
- 认证服务费:约 3-4 万美元(EDLA 因流程复杂略高于 MADA 协议);
- 硬件成本:样机采购、工具开发等额外费用约 2-5 万美元。
-
周期规划
从启动到完成认证通常需 6-8 周,若涉及重大整改可能延长至 3 个月。
-
工具与文档
- 测试工具:CTS Verifier(手动测试)、GTS 自动化测试套件、ADB 调试工具;
- 官方文档:GMS-CDD、EDLA 协议条款(需通过认证机构获取)。
4、常见挑战与应对
-
测试通过率低
- CTS 难点:摄像头、传感器等硬件驱动兼容性问题,可通过内核补丁或厂商提供的兼容性库解决;
- GTS 失败:重点排查 Google Play 服务更新机制、账号同步功能,需严格遵循谷歌 API 文档。
-
区域合规性差异
- 例如俄罗斯市场要求设备支持 Yandex 搜索引擎替代部分 Google 服务,需在系统配置中添加对应 Feature 声明。
-
协议授权限制
EDLA 协议目前仅开放给少数大厂,中小厂商需通过 OEM 合作或认证机构协调获取授权。
6、参考案例与机构推荐
-
成功案例
华商检测协助深圳某公司完成 85 寸教育平板 EDLA 认证,通过与谷歌多次沟通解决了无屏显设备的分类争议;深光标准在半年内完成 10 个版本的多型号设备认证,覆盖 ROW、EEA、俄罗斯等区域。
-
推荐机构
华商检测(CTS 预测试通过率 98%+)、深光标准(支持多芯片平台)、SGS(全球覆盖的 3PL 实验室)。
上面的实验室都是比较贵一点,在深圳很多公司合作的是 风和实验室等小机构 ,这个j价格应该便宜很多。
通过以上流程,开发者可系统性地完成 Android EDLA 认证,确保设备在全球市场的合规性与竞争力。
建议尽早与认证机构合作,提前规划测试资源,以应对日益严格的谷歌认证要求。
这个EDLA认证从零摸索肯定很麻烦,要招一个专业的进行开发才行。
开发过一次后面流程都是差不多的,最难和耗时最多一般就是在EDLA认证的具体修改内容。
六、Android EDLA开发主要流程
流程总结:
1、拿到源码,有条件的可以用公板测认证项,可以对比哪些是自己修改出来的Failed项
2、导入gms、mainline包,确保编译通过
3、修改产品相关属性,系统启动后查看属性是否对应
4、测试GTS,GtsEdiHostTestCases模块,为了或者基础报告
5、根据GtsEdiHost的报告文件+公司信息+设备相关信息向Google申请KEY
6、给设备烧录KEY
7、进行EDLA认证自测并进行适配修改
8、EDLA认证项修改后送测实验室,中间可以送测多次送测,因为有些问题自测不一定准确
9、实验室测试所有项都Pass后,提交报告+相关资料到Google实验室送测
10、拿到Google EDLA认证后,正常生产、销售,维护。
前面五点都是认证修改的基本准备,主要耗时在第七、八点;
有些EDLA 的Failed项是供应商/Google 的问题,比较难部分需要供应商帮忙分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