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入门C语言之深入了解指针2

阅读本文之前,希望读者先阅读一下本专栏内前面的文章。

目录

前言

一、数组名的理解与指针访问数组

二、一维数组传参本质

三、冒泡排序

四、二级指针

五、指针数组

总结


前言

本文接着上篇文章,继续介绍关于指针的知识。


一、数组名的理解与指针访问数组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使用指针访问数组的内容时,出现了如下的代码:

cpp 复制代码
int arr[10] = {1,2,3,4,5,6,7,8,9,10};
int *p = &arr[0];

我们在这里使用&arr[0]的方式拿到了数组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但是其实数组名本身就是地址,并且是数组首元素的地址,我们来简单测试一下: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
 printf("&arr[0] = %p\n", &arr[0]);
 printf("arr = %p\n", arr);
 return 0;
}

其结果如下:

这就证明了确实数组名的确实表示数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但是这时候可能读者会有疑问,如果数组名是数组首元素的地址,那我们该如何理解下面的代码呢?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
 printf("%d\n", sizeof(arr));
 return 0;
}

其运行结果如下:

如果说数组名是数组首元素的地址的话,那这里不应该显示的是指针类型的大小吗?这是不是说明我们之前的说法是错误的呢?不,我们之前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它有两个例外:

第一个例外是sizeof(数组名),sizeof中单独放入数组名的话,这里面的数组名表示的是整个数组,计算的是整个数组的大小,单位是字节;第二个例外是&数组名,这里的数组名也表示整个数组,取出的是整个数组的地址,这与数组首元素的地址是有区别的。

我们键入如下的代码: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
 printf("&arr[0] = %p\n", &arr[0]);
 printf("arr = %p\n", arr);
 printf("&arr = %p\n", &arr);
 return 0;
}

其结果如下:

我们发现三者的值一模一样,那岂不是说这三个东西不就是一个意思吗?这是不对的,如果说仅仅从值的角度来看,三者确实相等,但我们再运行下面这个代码试试: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
 printf("&arr[0] = %p\n", &arr[0]);
 printf("&arr[0]+1 = %p\n", &arr[0]+1);
 printf("arr = %p\n", arr);
 printf("arr+1 = %p\n", arr+1);
 printf("&arr = %p\n", &arr);
 printf("&arr+1 = %p\n", &arr+1);
 return 0;
}

我们得到的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arr[0]+1和&arr[0]相差了四个字节,arr和arr+1相差了四个字节,这是因为二者都是首元素的地址,+1就是跳过一个元素而已。但是&arr和&arr+1相差了四十个字节,这就说明&arr是数组的地址,+1跳过了整个数组。

那么有了上面的知识基础,结合数组的特点,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访问数组了: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0};
 //输⼊
 int i = 0;
 int sz = sizeof(arr)/sizeof(arr[0]);
 //输⼊
 int* p = arr;
 for(i=0; i<sz; i++)
 {
 scanf("%d", p+i);
 //scanf("%d", arr+i);//也可以这样写
 }
 //输出
 for(i=0; i<sz; i++)
 {
 printf("%d ", *(p+i));
 }
 return 0;
}

其结果如下:

那我们做一些细微的改动,在刚才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说明上面代码的p就是arr,那我可不可以把p+i换成arr+i呢?我们换一下试试: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0};
 //输⼊
 int i = 0;
 int sz = sizeof(arr)/sizeof(arr[0]);
 //输⼊
 int* p = arr;
 for(i=0; i<sz; i++)
 {
 scanf("%d", arr+i);
 }
 //输出
 for(i=0; i<sz;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其运行结果如下:

证明是可行的!那既然如此的话,我们知道访问数组的时候使用arr[i]是可以的,那会不会也存在p[i]呢?我们也可以试试: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0};
 //输⼊
 int i = 0;
 int sz = sizeof(arr)/sizeof(arr[0]);
 //输⼊
 int* p = arr;
 for(i=0; i<sz; i++)
 {
 scanf("%d", p+i);
 }
 //输出
 for(i=0; i<sz; i++)
 {
 printf("%d ", p[i]);
 }
 return 0;
}

其结果如下:

证明这也是可行的!

那么就总结说明一下:本质上p[i]是等价于*(p+i)的,arr[i]是等价于*(arr+i)的。数组元素的访问在编译器处理的时候,也是转换成首元素的地址+偏移量求出元素的地址,然后解引用来访问。

我们再来一个很匪夷所思的更改,有些颠覆认知,我们试试把arr[i]改写成i[arr]可以吗?键入如下的代码: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0};
 //输⼊
 int i = 0;
 int sz = sizeof(arr)/sizeof(arr[0]);
 //输⼊
 int* p = arr;
 for(i=0; i<sz; i++)
 {
 scanf("%d", p+i);
 }
 //输出
 for(i=0; i<sz; i++)
 {
 printf("%d ", i[arr]);
 }
 return 0;
}

其运行结果如下:

天呐......这竟然也运行成功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了我们刚才说的编译器是如何访问数组内元素的,这两种形式的访问过程分别是这样的:

cpp 复制代码
arr[i] == *(arr + i)
i[arr] == *(i + arr)

这不就是一个简单的三年级小学生都会的加法交换律吗????所以二者其实本质上是相同的。只不过是两个操作数的运算顺序发生了无伤大雅的调换而已。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种形式是可以的,但是我们极其不推荐后面这种写法,正常使用常规写法即可!!!!

二、一维数组传参本质

在学习过数组之后,我们知道数组可以传递给函数,那么数组传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之前都是在函数外部去计算数组的元素个数,那我们可不可以把数组先传递给函数,然后在函数内部进行计算呢?很简单,我们将二者都实现一下,然后比对两个值就可以了: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void test(int arr[])
{
 int sz2 = sizeof(arr)/sizeof(arr[0]);
 printf("sz2 = %d\n", sz2);
}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int sz1 = sizeof(arr)/sizeof(arr[0]);
 printf("sz1 = %d\n", sz1);
 test(arr);
 return 0;
}

其结果运行如下:

可以看到,在函数内部没有正常获得数组内元素的个数。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向函数传递数组时,我们虽然输入的是数组名,但是它并不在我们上面所说的那两个例外的范畴中,所以我们的数组名代表的含义就是数组首元素的地址,那么传送到函数内部之后,由于我这是64位的环境,指针类型的大小是8字节,故而算得sz大小为2。

我们再次键入如下的代码:

cpp 复制代码
void test(int arr[])//参数写成数组形式,本质上还是指针
{
 printf("%d\n", sizeof(arr));
}
void test(int* arr)//参数写成指针形式
{
 printf("%d\n", sizeof(arr));//计算⼀个指针变量的⼤⼩
}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test(arr);
 return 0;
}

我们先测试第一种形式:

根据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它写成了数组的形式,但是它本质上还是指针,即使在[]中有确切的数字,也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我们再测试一下第二种形式:

相对来说,这第二种形式是比较直接的,它直接向我们交代了我们就是传的指针,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指针变量的大小。

所以我们此时就可以得出结论,数组传参的本质就是传递了数组首元素的地址,所以形参访问的数组和实参的数组是同一个数组。形参的数组是不会单独再创建数组空间的,所以形参的数组是可以省略数组大小的。

三、冒泡排序

我们有很多很多的排序算法,比如说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和堆排序等等等等,我们这里先介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一种,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核心思想就是两两相邻的元素进行比较。我们会进行两层循环,第一个循环是为了确定趟数,我们的每一趟都能让至少一个数据到达正确的位置,第二个循环则是为了保证将这个数据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我们可以如下举例:

cpp 复制代码
输入一个倒序排序数组:
9 8 7 6 5 4 3 2 1 0
它会经历如下过程:
8 9 7 6 5 4 3 2 1 0
8 7 9 6 5 4 3 2 1 0
8 7 6 9 5 4 3 2 1 0
...................
8 7 6 5 4 3 2 1 0 9
然后以此类推下去

最终我们会得到正序排序的数组。那我们思考一下大概如何实现这个代码呢?我给出一个示例代码:

cpp 复制代码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sz)//参数接收数组元素个数
{
 int i = 0;
 for(i=0; i<sz-1; i++)
 {
 int j = 0;
 for(j=0; j<sz-i-1; j++)
 {
 if(arr[j] > arr[j+1])
 {
 int t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mp;
 }
 }
 }
}
int main()
{
 int arr[] = {3,1,7,5,8,9,0,2,4,6};
 int sz = sizeof(arr)/sizeof(arr[0]);
 bubble_sort(arr, sz);
 int i = 0;
 for(i=0; i<sz;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其运行结果如下:

这个代码也是成功了,但是我们现在来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代码有没有什么可以优化的地方呢?换句话说,这个代码有没有一些问题呢?我们设想一个稍微极端一些的例子,如果说我这组数据一共有十个,但是我其中的九个都已经是正确的顺序了,只有一个不正确,比如如下的情况:

cpp 复制代码
0 1 2 3 5 4 6 7 8 9

如果说我们依旧采用上面的算法,显而易见,我们还是和操作一个完全乱序的数组一样,会运行相同的过程,但是这中间有大量的过程都是无效且冗余的,那么我们能不能设立一个机制,就是判断一下我即将运行的这趟过程是不是有序了,如果有序我就不需要进入第二个循环了。基于上面这种想法,我们可以对代码作出如下的优化:

cpp 复制代码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sz)//参数接收数组元素个数
{
 int i = 0;
 for(i=0; i<sz-1; i++)
 {
 int flag = 1;//假设这⼀趟已经有序了
 int j = 0;
 for(j=0; j<sz-i-1; j++)
 {
 if(arr[j] > arr[j+1])
 {
 flag = 0;//发⽣交换就说明,⽆序
 int t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mp;
 }
 }
 if(flag == 1)//这⼀趟没交换就说明已经有序,后续⽆序排序了
 break;
 }
}

四、二级指针

我们知道,指针变量其本质来说也是变量,既然是变量就一定会有地址,那么指针变量的地址我们存放在哪里呢?答案就是二级指针。我们用下面这个图来进行说明:

可以看到我们将变量a的地址存放在了一级指针pa之中,pa又有着自己的地址,我们又把这个地址存放在了一个二级指针之中,这样我们在解引用的时候就能够找到这个一级指针的地址了。既然有二级指针,那么肯定还会有多级指针,只不过是一层一层类推下去就可以了。对于二级指针来说,存在如下的运算形式:

cpp 复制代码
int b = 20;
*ppa = &b;//等价于pa = &b
**ppa = 30;
//等价于*pa = 30;
//等价于a = 30;

这样就是说*ppa通过对ppa的地址进行解引用,找到的就是pa,而*ppa其实访问的就是pa。*ppa先通过*ppa找到pa,然后对pa进行解引用操作那就会得到a。

五、指针数组

在介绍这个概念之前,我们需要先想一个问题,指针数组究竟是指针还是数组?我们之前见过各种各样的数组,整型数组中存放的都是整型元素,字符数组中存放的都是字符元素,那么同理来说指针数组本质来说还是一个数组,只不过它其中的元素都是指针而已。就类似于下面这个图:

我们指针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指针,用于表示地址,而这每个地址又可以指向一个区域。但是这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可以借用这个概念来模拟一个二维数组!

我们键入如下的代码: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 = {1,2,3,4,5};
 int arr2[] = {2,3,4,5,6};
 int arr3[] = {3,4,5,6,7};
 //数组名是数组⾸元素的地址,类型是int*的,就可以存放在parr数组中
 int* parr[3] = {arr1, arr2, arr3};
 int i = 0;
 int j = 0;
 for(i=0; i<3; i++)
 {
 for(j=0; j<5; j++)
 {
 printf("%d ", parr[i][j]);
 }
 printf("\n");
 }
 return 0;
}

其运行结果如下:

我们画图进行演示一下:

parr[i]是访问parr数组的元素,它能够找到的数组元素指向了一个整型一维数组,parr[i][j]就是其中的一个元素。我们上面的代码模拟出二维数组的效果,但实际上并非完全是二维数组,因为它每一行并非连续。


总结

本文深入探讨了指针与数组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 数组名的本质是数组首元素地址,但存在两个例外(sizeof单独使用和&数组名操作);数组传参的本质是传递首元素地址,形参接收的是指针而非完整数组;通过冒泡排序示例展示了指针在算法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优化方案;介绍了二级指针的概念及其运算方式;解析了指针数组的特性及其模拟二维数组的应用。文章通过大量代码示例,直观展示了指针与数组的密切关系,特别揭示了数组访问的本质是首地址加偏移量的指针运算,为深入理解指针和数组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关推荐
程序员黄同学4 小时前
Python中的列表推导式、字典推导式和集合推导式的性能和应用场景?
开发语言·python
AI小云4 小时前
【Python高级编程】类和实例化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python
道之极万物灭4 小时前
Python uv虚拟环境管理工具详解
开发语言·python·uv
OC溥哥9994 小时前
C++2D地铁跑酷代码
开发语言·c++
一念&4 小时前
每日一个C语言知识:C 预处理器
c语言·算法
hazy1k4 小时前
51单片机基础-I²C通信与EEPROM读写
c语言·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51单片机·1024程序员节
「QT(C++)开发工程师」5 小时前
【LUA教程】LUA脚本语言中文教程.PDF
开发语言·pdf·lua
小莞尔5 小时前
【51单片机】【protues仿真】基于51单片机热敏电阻数字温度计数码管系统
c语言·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物联网·51单片机
我不会插花弄玉5 小时前
c语言实现队列【由浅入深-数据结构】
c语言·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