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前言
这个系列博客是为正在准备入门量化投资行业的程序员而写的,所以默认你会 Python,或者至少能看懂这些代码。
笔者也在系统性地学习金融、机器学习等相关内容,所以尽量会以"小白能看懂"的方式来讲解。如果有不准确或不足的地方,也欢迎指出~
基础金融概念
股票、债券、基金
搞量化投资,首先要对这些最基础的金融产品有个概念。不然写出来的回测连你自己都不知道在回测啥 。
下面我们就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三者的区别。
一家"钢笔公司"的故事
假设有一家钢笔公司,现在需要启动资金 100 万元。
它决定这样筹钱:
- 一半(50 万)通过借钱获得(比如找你借);
- 另一半(50 万)通过拉投资人入股获得(比如找我入股)。
于是我们俩都投了钱,但方式不同,结果也完全不同。
股票(Stock)
我投的这 50 万是入股 ,意味着我成为了公司的股东。
假如公司运营很好,一年赚了 1000 万,那么我持有的 50% 股份就意味着我能分得 500 万。
但是!
如果公司倒闭了呢?那我这 50 万就血本无归。没人会赔我,因为股东本身就要承担风险。
所以股票的核心逻辑是:高风险,高回报 。
股东不是债主,是合伙人,成则分红,败则清零。
换句话说,你买股票,不是在"借钱给公司",而是在"买公司的一部分"。
债券(Bond)
而你投的 50 万是以"借钱"的形式给公司的。
我们一开始就约定好了:每年给 10% 利息,也就是一年还你 5 万。
无论公司赚了多少、亏了多少,甚至垮了,你都能拿到这笔钱(当然前提是公司没跑路)。
所以债券的核心逻辑是:低风险,固定收益 。
债券不是股东权,而是债权。
债券的发行主体一般包括:
- 政府债券(最稳,比如国债)
- 金融机构债券(中等风险,比如银行债)
- 公司债券(风险偏高,因为企业可能经营不善)
永恒的真理是:高回报一定伴随高风险 。
想吃肉,就得能抗风险;想保本,那就别指望暴利。
基金(Fund)
基金可以理解为------"我不想自己选股票/债券,就交给专业的人帮我投"。
简单来说,基金就是一个投资组合,你出钱,基金经理出策略,赚了大家分,亏了大家扛。
按投资对象分:
| 类型 | 投资方向 | 风险/收益 | 
|---|---|---|
| 股票型基金 | 主要投资股票 | 高风险高收益 | 
| 债券型基金 | 主要投资债券 | 稳定低收益 | 
| 混合型基金 | 股票 + 债券 | 中等风险中等收益 | 
| 货币型基金 | 类似余额宝,投短期债 | 超稳但收益低 | 
按管理方式分:
- 公募基金:对所有人开放(大众理财产品,比如华夏、易方达这些)。
- 私募基金:面向少数合格投资者(门槛高,策略灵活)。
- 个人基金会:通常是个人成立的,用于特定目的,比如教育、科研、慈善等,不一定以盈利为目标。
所以基金其实就是"帮你理财的集体账户"。
你买基金的本质,就是"把选股这件事外包了"。
小结
| 类别 | 投资本质 | 收益来源 | 风险水平 | 适合人群 | 
|---|---|---|---|---|
| 股票 | 拥有公司股份 | 公司利润、股价上涨 | 高 | 有风险承受力、追求高收益者 | 
| 债券 | 借钱给公司/政府 | 固定利息 | 低 | 稳健型投资者 | 
| 基金 | 委托专业机构组合投资 | 视基金类型而定 | 中等 | 想理财但不想研究太多的人 | 
一句话总结:
股票是"搏未来",债券是"保现在",基金是"交给别人帮你管"。
市盈率
市盈率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名词,其实就是股价收益比 (Price to Earnings Ratio,简称 P/E)。
这里的收益(年化)指的并非个人投资组合中你通过低买高卖的年化,而是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
- 公式一: 每股股价 / 每股收益
- 公式二: 公司总市值 / 净利润
它反映的是:投资者为了获得每一元利润,愿意支付多少元的股价。
这两个公式分别是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理解的。
举例说明
假设有一家小许公司:
- 每股股价:10 元
- 每股收益:5 元
市盈率 = 10 ÷ 5 = 2 倍
含义:
- 投资者愿意为每 1 元收益支付 2 元价格
- 投入资金需约 2 年回本
- 市盈率的倒数(1/2)即为年化收益率 = 50%
市盈率的高低与公司状况
| 市盈率区间 | 含义 | 解读 | 年化收益率 | 
|---|---|---|---|
| > 50 | 泡沫严重 / 被高估 / 风险高 | 每赚1元要付出50元成本 | < 2% | 
| < 10 | 被低估 / 已衰退 / 市场不看好 | 每赚1元只需付出10元成本 | > 10% | 
| 10--30 倍 | 合理区间(主流企业) | 稳健成长型公司 | 3% ~ 10% | 
为什么高市盈率公司还会受欢迎呢?
- 因为投资者看中它的未来增长潜力;
- 很多科技公司会把利润继续投入扩张,而不是分红;
- 投资者靠的不是股息,而是股价上涨(也就是"炒股")。
市场市盈率与国家差异
- 美股平均市盈率:约 14 倍 → 平均回本周期 14 年,年化回报约 7%
- A 股平均市盈率:约 31 倍 → 投资者更乐观,但泡沫也更大
高市盈率的四种原因
- 市场预期公司未来增长快
- 公司扩张、研发投入大,暂时压低净利润
- 市场盲目跟风、投机炒作
- 行业稀缺(比如 AI、芯片),供需不平衡导致股价过热
简单说就是:股价涨了,利润没涨,所以市盈率变高。
高市盈率的市场后果
当整体市场市盈率过高时:
- 投资者回本周期变长
- 散户更倾向把钱存银行(3--4% 年化收益也香)
- 股市资金流出,活跃度下降
一句话总结:
当股市不香了,钱自然会流向更"靠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