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实战:从零搭建CV模型的技术文章大纲
引言
- 计算机视觉(CV)在现代AI领域的核心地位
- PyTorch作为主流深度学习框架的优势
- 文章目标:从零开始实现完整CV模型的全流程

环境配置与PyTorch基础
- PyTorch安装与GPU加速配置(CUDA/cuDNN)
- 张量(Tensor)操作与自动微分(Autograd)
- 数据集加载工具(
torch.utils.data.Dataset与DataLoader)
数据预处理与增强
- 常见CV数据集介绍(CIFAR-10/ImageNet等)
- 数据标准化与归一化方法
- 使用
torchvision.transforms实现数据增强(翻转、裁剪、色彩变换)
模型架构设计
- 卷积神经网络(CNN)基础结构解析
- 经典模型组件: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
- 残差连接(ResNet)与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的简化实现
训练流程实现
- 损失函数选择(交叉熵、MSE等)
- 优化器配置(SGD、Adam等)与学习率调度
- 训练循环编写(前向传播、反向传播、参数更新)
模型评估与调优
- 验证集划分与指标计算(准确率、F1-score)
- 过拟合应对策略(Dropout、正则化、早停法)
- 可视化工具(TensorBoard)监控训练过程
实战案例:图像分类任务
- 完整代码实现(从数据加载到模型推理)
- 模型保存与加载(
.pt或.pth文件处理) - 测试集性能分析与错误样本排查
扩展与优化方向
- 迁移学习(Fine-tuning预训练模型)
- 模型轻量化技术(剪枝、量化)
- 部署到生产环境(ONNX转换、LibTorch推理)
结语
- PyTorch在CV领域的生态总结
- 进一步学习资源推荐(官方文档、开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