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显示的是公网 IP ,cmd 的 ipconfig 显示的是内网 IP。
核心原因:IP 的 "内外分工"
- 内网 IP 是路由器分配给设备的 "内部地址",仅在家庭、公司等局域网内使用,无法直接访问互联网。
- 公网 IP 是运营商分配给路由器的 "公共地址",是设备连接互联网的唯一标识,用于和外部网络通信。
- 路由器会通过 "NAT 转换" 技术,让局域网内所有设备共享一个公网 IP 访问互联网,因此两者必然不同。
补充说明
- 内网 IP 通常以 192.168.x.x、10.x.x.x、172.16.x.x-172.31.x.x 开头,是私有地址段。
- 公网 IP 是全球唯一的,可通过它定位设备的大致网络位置(如城市)。
- 部分宽带可能使用 "共享公网 IP",此时浏览器显示的可能是运营商网关的 IP,而非路由器专属公网 IP,但仍与内网 IP 不同。
内网 IP 与公网 IP 详细区别对照表
| 对比维度 | 内网 IP(私有 IP) | 公网 IP(公有 IP) |
|---|---|---|
| 核心定义 | 路由器分配给局域网内设备的专属地址 | 运营商分配给网络设备(如路由器)的公共地址 |
| 分配主体 | 路由器(局域网网关) |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 |
| 地址范围 | 192.168.x.x、10.x.x.x、172.16.x.x-172.31.x.x | 除私有地址段外的所有 IPv4/IPv6 地址,全球唯一 |
| 使用范围 | 仅局域网内(家庭、公司等小网络) | 互联网全局范围 |
| 访问功能 | 仅能访问局域网内设备,无法直接被外网访问 | 可与全球互联网设备通信,支持外网主动访问 |
| 重复特性 | 不同局域网内可重复使用(如两个家庭都有 192.168.1.100) | 全球范围内不可重复,是设备的互联网唯一标识 |
| 获取方式 | 设备开机后由路由器自动分配(DHCP 协议) | 宽带拨号时自动获取,部分为固定分配(静态公网 IP) |
| 定位能力 | 无法定位具体设备位置 | 可定位设备所在城市、运营商等大致网络位置 |
| NAT 转换依赖 | 需通过路由器 NAT 转换,借助公网 IP 访问互联网 | 无需 NAT 转换,直接接入互联网 |
以下是快速判断自身 IP 类型的实操步骤:
- 查看 IP 地址范围 :通过
ipconfig命令(Windows 系统)或ifconfig、ip a命令(Linux/macOS 系统)查看本机 IP 地址。如果 IP 地址属于 10.0.0.0-10.255.255.255、172.16.0.0-172.31.255.255 或 192.168.0.0-192.168.255.255 范围内,则为内网 IP,否则可能是公网 IP。 - 使用在线 IP 查询工具 :打开任意一个常用的 IP 查询网站,如https://www.ipinfo.io/、https://www.iplocation.net/等,网站会自动显示当前的公共 IP 地址。将此地址与通过命令查看的本机 IP 地址进行对比,如果不一致,那么设备使用的是内网 IP。
- 查看路由器设置: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找到 WAN 口(广域网)的 IP 地址。如果 WAN 口 IP 地址是公网 IP 范围,则说明路由器使用了 NAT 技术,将内网 IP 地址映射到公网 IP 地址,此时设备处于内网环境。
- 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 :从外部网络,如使用手机的 4G 网络,尝试访问该 IP 的某个端口。可以使用
telnet <IP> <端口号>命令(或curl/nmap等工具),如果能够连通,则该 IP 为公网 IP,若无法连通,则可能是内网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