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读懂MySQL+Redis双写一致性实现流程

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一致性一直是后台架构师们绕不开的话题。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分布式环境下MySQL与Redis双写一致性"这件事。

一、为什么数据会不一致?

在典型的架构中,MySQL作为可靠数据源,Redis作为缓存层

每一次数据写入(包括增删改)都需要同步到这两个存储点。但同步过程中可能出现:

  • 写MySQL成功,写Redis失败,导致Redis中存的是旧数据。

  • 写Redis成功,写MySQL失败,导致Redis中是"脏数据",数据库没有这份数据。

  • 并发读写时,一个线程还没更新缓存,另一个线程读取了旧缓存,导致数据不一致。

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源于多步骤写操作的原子性无法保证


二、主流一致性策略与模式

1. Cache-Aside模式(旁路缓存)

最经典的缓存模式。应用直接与数据库和缓存交互,缓存不是写入的必经之路。

读流程:

  1. 查询Redis,命中则返回。

  2. 未命中则查MySQL,将结果写入Redis再返回。

写流程:

  1. 更新MySQL。

  2. 删除(Invalidate)Redis缓存,而非直接更新缓存。

为什么是删除(Invalidate)缓存,而不是更新缓存?

这是一个关键设计点!

性能:如果更新缓存,每次数据库写操作都要伴随一次缓存写操作,如果该数据并不经常被读取,那么这次缓存写入就是浪费资源的。

并发安全:在并发写场景下,更新缓存的顺序可能与更新数据库的顺序不一致,导致缓存中是旧数据。而删除操作是幂等的,更为安全。

这种模式通过"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最大程度保证一致性。但在高并发场景仍可能出现极短暂的不一致窗口。

1,线程 A 更新数据库。

2,线程 B 读取数据,发现缓存不存在,从数据库读取旧数据(因为 A 还没提交或刚提交)。

3,线程 B 将旧数据写入缓存。

4,线程 A 删除缓存。

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较低,因为通常数据库写操作(步骤1)会比读操作(步骤2)耗时更长(因为涉及锁、日志等),所以步骤2在步骤1之前完成的概率很小。但这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

2. Write-Through / Read-Through模式

缓存层负责与数据库同步。应用只和缓存交互。

  • 写操作:先写缓存,缓存同步写入数据库,两者都成功才算写入成功。

  • 读操作:读取缓存,未命中由缓存自动从数据库加载。

优点:逻辑对应用透明,一致性比 Cache-Aside 更好。

缺点:性能较差,因为每次写操作都必然涉及一次数据库写入。通常需要成熟的缓存中间件支持。

3. Write-Behind模式(异步写回模式)

应用写入缓存后立即返回,缓存层异步批量同步到数据库。

优点:写性能极高。

缺点:有数据丢失风险(缓存宕机),一致性最弱

适合对一致性要求不高、允许少量数据丢失的场景,比如点赞计数。


三、进阶方案:保证最终一致性

1. 延迟双删

在Cache-Aside基础上,写完数据库后,先删一次缓存,休眠一段时间后再删一次缓存。这样能清理掉并发读写场景下可能出现的旧数据。

1, 线程 A 更新数据库。

2, 线程 A 删除缓存。

3, 线程 A 休眠一个特定的时间(如 500ms - 1s)。

4, 线程 A 再次删除缓存。

第二次删除是为了清理掉在第1次删除后、其他线程可能写入的旧数据。这个休眠时间需要根据业务读写耗时来估算。

优点 :简单有效,能很大程度上解决并发读写导致的不一致。缺点:降低了写入吞吐量,休眠时间难以精确设定。

2. 消息队列异步删除

将删除缓存的操作通过消息队列(如RocketMQ、Kafka)异步处理。消息消费失败可重试,提高删除操作的可靠性。

更新数据库。

向消息队列发送一条删除缓存的消息。

消费者消费该消息,执行删除 Redis 的操作。如果删除失败,消息会重试。

3. Binlog同步(推荐)

这是目前最成熟对业务侵入性最小一致性最好的方案。其核心是利用 MySQL 的二进制日志(Binlog)进行增量数据同步。

利用MySQL的Binlog日志,借助如Canal、Debezium等中间件实时订阅数据库变更,自动同步到Redis。业务代码无需关心缓存一致性,性能和一致性都非常高,但实现复杂度也较大。

工作原理:

1, 业务系统正常写入 MySQL。 2, 由一个中间件(如 Canal, Debezium)伪装成 MySQL 的从库,订阅 Binlog。 3, 中间件解析 Binlog,获取数据的变更详情(增、删、改)。 4, 中间件根据变更,调用 Redis 的 API 来更新或删除对应的缓存。

优点:

  • 业务无侵入:业务代码只关心写数据库,完全不知道缓存的存在。

  • 高性能:数据库和缓存的同步是异步的,不影响主业务链路的性能。

  • 强保证:由于基于 Binlog,它能保证只要数据库变了,缓存最终一定会被同步。顺序也与数据库一致。

缺点:

  • 架构复杂,需要维护额外的同步组件。

  • 同步有毫秒级到秒级的延迟。


四、策略选择与最佳实践

策略 一致性保证 性能 复杂度 适用场景
Cache-Aside + 删除 最终一致性(微弱风险) 读多写少,首选
Cache-Aside + 延迟双删 更好的一致性 一致性要求高,且能接受一定延迟的写操作
Write-Through 强一致性 写多读少,且对一致性要求非常高的场景
Binlog同步 最终一致性(推荐) 大型项目最佳实践

通用建议:

  • 多数应用推荐Cache-Aside(先数据库再删缓存)。

  • 不一致窗口不可接受时,引入延迟双删或消息队列异步删除。

  • 高要求项目采用Binlog同步。

  • 一定给Redis缓存设置过期时间(TTL),保证旧数据自动失效。

  • 与产品经理确认业务对一致性的容忍度,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架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对双写一致性有什么想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相关推荐
bbmmqq8 小时前
根据角色ID获取完整角色信息(异步)
数据库·spring·oracle
阿波罗尼亚8 小时前
查询修正字段sql记录
数据库·sql·mysql
一个儒雅随和的男子8 小时前
Redis性能调优指南
数据库·redis·spring
老华带你飞8 小时前
动漫资讯|基于Springboot的动漫交流网站设计与实现(源码+数据库+文档)
java·数据库·spring boot·后端·论文·毕设·国产动漫网站
JIngJaneIL8 小时前
机器人信息|基于Springboot的机器人门户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数据库+文档)
java·数据库·spring boot·机器人·论文·毕设·机器人门户展示系统
QQ12958455048 小时前
ThingsBoard部件数据结构解析
数据结构·数据库·物联网·iot
江湖人称小鱼哥8 小时前
Redisson 与 Spring Boot 3.4 整合指南
spring boot·redis·后端·redission
苦学编程的谢9 小时前
Redis_1_初识Redis+浅谈分布式系统
数据库·redis·缓存
Hello.Reader9 小时前
用 Flink CDC 将 MySQL 实时同步到 Doris
大数据·mysql·f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