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逻辑运算符

引入

通过比较运算符我们知道,当比较数据大小、是否相等时,可以直接用>、<、==、!=、>=、<=来操作。但是,有很多时候不仅仅是简单的对比大小还有:并且、或者、不。

举个例子:

  • 成年并且是女性
  • 本科生或者研究生
  • 不是18周岁以下学生

为了能够实现并且、或者、不,Python提供了逻辑运算符:

  • and实现并且的功能

  • or实现或者的功能

  • not实现不的功能

    '并且'、'或者'、'不': 是为了大家好理解,我给它们起的名字,但是专业术语中把它们称之为:'与'、'或'、'非'

逻辑运算符的简单使用

and

实现与的功能,通俗的说就是并且

一般的用法:两边都为True,结果才为True

例如:

复制代码
100 > 50 and 90 < 200  # 100 > 50结果为True  90 < 200结果为True,就相当于 True and True 所以最后结果是True

or

实现或的功能,通俗的说就是或者

一般的用法:两边只要有一个True,结果就为True

例如:

复制代码
100 > 50 or 90 > 200  # 100 > 50结果为True  90 > 200结果为False,就相当于 True or False 所以最后结果是True

not

实现非的功能,通俗的说就是不

一般的用法:之前结果为True,那么not True就是False,如果之前是False,那么not False就是True

例如:

复制代码
not (100 > 50)  # 结果为False,本来100>50的结果是True,但前面加了not就相当于反义,所以最后结果为False
not (100 < 50)  # 结果为True, 本来100<50的结果是False, 但前面加了not其反义的作用,所以最后结果是True

逻辑运算符与比较运算符一起使用

示例一:

需求:怎样实现的用户名与密码同时都相同呢?

参考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name = input("请输入用户名:")  # 获取用户名
password = input("请输入密码:")  # 获取密码

print("用户名和密码能校验通过吗?")
print(name == "顾安" and password == "123456")  # 输出用户名与密码是否相同

示例二:

需求:怎样实现老板或者领导就能开门呢?

参考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role = "老板"  # 定义角色变量,存储职位

print("能开门吗?")
print(role == "老板" or role == "领导")  # 输出结果

示例三:

需求:怎样实现不小于十八岁的判断呢?

参考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age = 20

print("大于18岁吗?")
print(age > 18)  # 方式一:直接用比较运算符
print(not(age <= 18))  # 方式二:用了比较运算符与逻辑运算符

示例四:

需求:年龄在18 - 50之间的女性

参考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age = 20
gender = "女性"

print("符合要求吗?")
print(18 <= age <= 50 and gender == "女性")  # 方式1:简单的写法
print(age >= 18 and age <= 50 and gender == "女性")  # 方式2:一般的写法

示例五:

需求:年龄在18 - 60岁之间的男性或者年龄在18 - 50岁之间的女性

参考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age = 20
gender = "男性"

print("符合要求吗?")
print((18 <= age <=50 and gender == "女性") or (18 <= age <= 60 and gender == "男性"))

特殊情况下的逻辑运算符

我们一般用逻辑运算符时,左右两边的结果是True或者False,最后得到一个True或者False。

但是有时逻辑运算符的左右两边不是True或者False,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小心一点。

and

看下面的示例,猜猜看,结果是多少

复制代码
print(100 and 200)  # 输出什么呢?
print(100 and 100 > 50)  # 输出什么呢?
print(0 and 200)  # 输出什么呢?
print(0 and 100 > 50)  # 输出什么呢?

运行结果:

复制代码
200
True
0
0

为什么呢?

答:想要搞懂这个问题,需要有两点:

  1. Python中的布尔类型也就是True和False:用True表示真;用False表示假。而在一些其它编程语言中没有,例如C语言中是没有布尔类型的,因此C语言为了能够表示出真、假,就发明了一个规定,只要数字不是0无论是正数还是负数都表示真,只要是0就表示假。后来,虽然Python发明了True和False,但它依然保留了C语言中的这种开发者都已经习以为常的习惯,所以Python中也用:非0表示真,0表示假
  2. 我们知道and实现的是两边都是True最后结果才是True,否则是False,但是它有个隐藏的功能,如果左边的表达式不是True那么右边根本不会执行,且将左侧的值当做最后结果;如果左边的表达式是True那么右边才会执行,且将右侧的值当做最后的结果。之所以有这个隐藏的功能是因为:and是与的功能,既然左侧已经为假了,也就没有必要看右边了,结果一定是假,只不过此时把左侧的结果当做最后结果而已。

根据上述两点来看:

  • print(100 and 200),因为100不是0所以and左边为真,接下来执行右边,此时将200当做最后的结果
  • print(100 and 100>50),因为100不是0所以为真,执行右边100>50且将它的结果当做最后的结果,所以最后为True
  • print(0 and 200),因为and``左侧为0所以为假,不会执行右边,且将左边的结果当做最后结果,所以最后为0
  • print(0 and 100>50),原因与上一条一样,结果为0

or

有了前面and的额外经验,我们再看or时就简单多了

or的特殊规则如下:

  • 如果左边为真,那么就把左边的值当做最后的结果
  • 如果左右为假,那么就把右边的值当做最后的结果

or之所以有这样功能是因为:or是或的功能,既然左侧已经为真了,也就没有必要看右边了,结果一定是真,只不过此时把左侧的结果当做最后结果而已。

代码示例:

复制代码
print(100 or 200)  # 输出什么呢?
print(100 or 100>50)  # 输出什么呢?
print(0 or 200)  # 输出什么呢?
print(0 or 100>50)  # 输出什么呢?

运行结果:

复制代码
100
100
200
True

总结

逻辑运算符 表达式 描述 实例

and x and y 布尔"与":如果 x为False,x and y返回False,否则它返回 y的值 True and False, 返回False

or x or y 布尔"或":如果 x是True,它返回True否则它返回 y的值 False or True, 返回True

not not x 布尔"非":如果 x为 True,返回 False。如果 x为 False,它返回 True not True返回False, not False返回 True

相关推荐
摇滚侠6 小时前
Spring Boot3零基础教程,StreamAPI 介绍,笔记98
java·spring boot·笔记
lzptouch6 小时前
Django项目
后端·python·django
火车叨位去19496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R2025秋(TYUT)【计算机网络】第5章 运输层
网络·tcp/ip·计算机网络
扫地僧过江南6 小时前
Kanass零基础学习,如何进行任务管理
java·禅道·项目管理工具
无敌最俊朗@6 小时前
C++ 值类别与移动语义详解(精简版)
java·数据结构·算法
脸大是真的好~6 小时前
黑马JAVA+AI 加强14-2 网络编程-UDP和TCP通信-线程和线程池优化通信-BS架构原理
java
金銀銅鐵6 小时前
[Java] 浅析 Map.of(...) 方法和 Map.ofEntries(...) 方法
java·后端
邪恶紫色秋裤6 小时前
解决IntelliJ IDEA控制台输出中文乱码问题
java·ide·乱码·intellij-idea·报错·中文
摇滚侠6 小时前
Spring Boot3零基础教程,StreamAPI 的基本用法,笔记99
java·spring boot·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