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 指令基础:认识 Shell 与命令格式
1. 指令的基本格式
Linux 指令的通用格式为:
命令 [选项] [参数]
- 命令:核心操作指令(如 ls、cd),决定要执行的功能;
 
- 选项:用于调整命令的执行方式(如 -l、-a),通常以 - 开头(短选项)或 -- 开头(长选项);
 
- 参数:命令作用的对象(如文件、目录路径),可省略或多个。
 
例如:ls -l /home 中,ls 是命令(列出内容),-l 是选项(以详细格式显示),/home 是参数(指定操作目录)。
二、必备基础指令:文件与目录操作
Linux 系统中 "一切皆文件",目录(文件夹)是特殊的文件,因此文件与目录的操作指令是最常用的基础指令。以下是高频指令的详细用法与案例。
1. 查看目录内容:ls 指令
ls(list)是 "查看目录内容" 的核心指令,可列出指定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默认显示当前目录内容。
常用选项与案例
|----|---------------------------------|-----------------------------|
| 选项 | 功能说明                            | 案例                          |
| -l | 以 "详细格式" 显示(包含权限、大小、修改时间等)      | ls -l(显示当前目录详细信息)           |
| -a | 显示所有文件(包括以 . 开头的隐藏文件,如 .bashrc) | ls -a /home(显示 /home 下所有文件) |
| -d | 将目录当作文件显示(不展开目录内内容)             | ls -d /home(仅显示 /home 目录本身) |
| -t | 按 "修改时间" 排序(最新修改的文件在前)          | ls -lt(按时间排序显示当前目录详细内容)     |
2. 切换工作目录:cd 指令
cd(change directory)用于 "切换当前工作目录",是操作目录时的高频指令。使用时需理解 Linux 的路径规则:
- 绝对路径:从根目录 / 开始的完整路径(如 /home/whb/test),唯一性强,适合配置文件;
 
- 相对路径:相对于当前目录的路径(如 ../temp,.. 表示上级目录),便捷性高,适合命令行操作。
 
常用用法与案例
|---------|----------------|---------------------------------------|
| 用法      | 功能说明           | 案例                                    |
| cd 目录路径 | 切换到指定目录        | cd /home/whb(切换到 /home/whb)           |
| cd ..   | 切换到 "上级目录"     | cd ..(从 /home/whb/test 到 /home/whb)   |
| cd ~   | 切换到 "当前用户的家目录" | cd ~(普通用户默认是 /home/用户名,root 是 /root) |
| cd -    | 切换到 "上一次访问的目录" | cd -(在 /home 和 / 之间切换)                |
3. 查看当前目录路径:pwd 指令
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用于 "显示当前所在的工作目录路径",尤其在切换多个目录后,可快速确认当前位置,避免路径混淆。
4. 创建文件 / 修改时间:touch 指令
touch 指令有两个核心功能:
- 若文件不存在,创建空文件;
 
- 若文件已存在,修改文件的 "访问时间"(Access Time)或 "修改时间"(Modify Time)。
 
常用选项与案例
|-----|---------------|-----------------------------------|
| 选项  | 功能说明          | 案例                                |
| 无选项 | 创建空文件(若文件不存在) | touch newFile.txt(创建 newFile.txt) |
| -a  | 仅修改文件的 "访问时间" | touch -a newFile.txt(更新访问时间,不改内容) |
| -m  | 仅修改文件的 "修改时间" | touch -m newFile.txt(更新修改时间,不改内容) |
5. 创建目录:mkdir 指令
mkdir(make directory)用于 "创建新目录",支持创建单个目录或递归创建多级目录(需加 -p 选项)。
常用选项与案例
|-----|-----------------------|------------------------------------|
| 选项  | 功能说明                  | 案例                                 |
| 无选项 | 创建单个空目录               | mkdir mydir(创建 mydir 目录)           |
| -p  | 递归创建多级目录(父目录不存在时自动创建) | mkdir -p path1/path2/path3(创建三级目录) |
6. 删除文件 / 目录:rm 与 rmdir 指令
删除操作需谨慎!Linux 中没有 "回收站",删除后难以恢复,建议操作前确认路径和文件。
(1)rmdir:删除空目录
仅能删除空目录,若目录内有文件或子目录,会报错。
- 选项 -p:删除子目录后,若父目录为空,一并删除。
 
(2)rm:删除文件或目录(更常用)
支持删除文件和非空目录,核心选项如下:
|----|-------------------------|--------------------------------|
| 选项 | 功能说明                    | 案例                             |
| -f | 强制删除(不提示,即使文件只读)        | rm -f oldFile.txt(强制删除文件)      |
| -i | 删除前提示确认(避免误删)           | rm -i newFile.txt(删除前问 "是否删除") |
| -r | 递归删除(删除目录及内部所有文件 / 子目录) | rm -r mydir(删除非空目录 mydir)      |
三、文件内容查看:cat、more、less、head、tail
当需要查看文件内容(如日志、配置文件)时,以下指令可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1. cat:快速查看小文件
cat(concatenate)可直接输出文件全部内容,适合查看内容较少的文件(如配置片段)。
- 选项 -n:显示行号;
 
- 选项 -b:仅对非空行显示行号。
 
2. more 与 less:查看大文件
对于内容较多的文件(如日志文件),cat 会一次性输出所有内容,难以浏览,此时用 more 或 less 分页查看。
(1)more:基本分页查看
- 按 Enter 键:向下翻一行;
 
- 按 Space 键:向下翻一页;
 
- 按 q 键:退出查看
 
(2)less:更灵活的分页查看(推荐)
功能比 more 更强,支持向前翻页、搜索内容:
- 按 PageUp/PageDown:向前 / 向后翻页;
 
- 输入 /关键词:向下搜索关键词(按 n 找下一个,N 找上一个);
 
- 按 q 键:退出查看。
 
3. head 与 tail:查看文件首尾内容
- head:默认显示文件前 10 行,选项 -n 行数 可指定显示行数;
 
- tail:默认显示文件后 10 行,选项 -f 可 "实时跟踪文件更新"(常用于查看日志)。
 
四、实用辅助指令:提升操作效率
除了文件和目录操作,以下辅助指令能帮你更快上手 Linux。
1. 查看命令帮助:man 指令
忘记指令选项时,man(manual)是 "随身手册",可查看指令的详细说明(包括选项、案例、参数)。
- 格式:man [选项] 命令;
 
- 选项 -k:按关键词搜索相关命令;
 
- 按 q 键退出帮助页面。
 
2. 复制文件 / 目录:cp 指令
cp(copy)用于 "复制文件或目录",核心选项 -r 支持复制目录(递归复制内部内容)。
- 选项 -i:复制前若目标文件已存在,提示确认覆盖;
 
- 选项 -f:强制覆盖目标文件(不提示)。
 
3. 移动 / 重命名文件:mv 指令
mv(move)有两个核心功能:
- 移动文件 / 目录到指定路径;
 
- 重命名文件 / 目录(目标路径与原路径相同,仅文件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