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意间发现一个产品可以仅使用一个提示词,同时使用GPT-5、Claude 4、Gemini 2.5、Deepseek、Kimi、Qwen等多热门chatbot,并排展示它们的回答。
我使用了一下,发现差异比想象得更大。
先说结论:
我最看重的维度从高到低分别为:1、回答全面 2、排版和语言简洁直观,能快速抓到重点 3、回答速度
基于这3个维度来评价这次回答质量,我心里的前三名依次是:Claude、Gemini、DeepSeek ,然后是Qwen、GPT。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Kimi的回答质量可以说差得完全无法进入比较了。

从运行速度上,GPT和DeepSeek最慢,可能存在墙的部分影响,其他4个chatbot回答的用时主观感受上相差不多。
从回答质量上,Claude可以说是压倒性地碾压其他几个bot。
首先,Claude的回答非常全面,先是用一个学生的例子简述有RAG和无RAG就像一个 学生有没有参考资料的区别。

然后,迁移到AI场景里,用更专业的词汇来讲清楚这种区别在于:用了RAG,回答更靠谱

基本概念有了,接着举了3个例子说明RAG的执行过程:

最后总结RAG的核心主要在于检索和生成,也拉表格和传统AI做了全面对比,最后的一句话总结


该有的内容都有了,并且内容的排序非常符合我们输入信息的接受过程:先具体再抽象。
每一个部分的内容也都用分割线和彩色图标,非常清楚明确地划分开,方便我们快速抓住重点和找到相应的模块回看。
从我的学习习惯上来说,我觉得接近完美了。
Gemini好在哪里呢
首先它举的例子很好,简洁直观

然后用标准术语来讲RAG是什么

最后,回答内容相对完整。也做了对比有无RAG的AI场景,和一句话总结。
同时它的排版也比较舒服,有明显的分隔。
再说说DeekSeek。
DeekSeek 首先也举例说明了,比较好
但明显不好的地方是这个例子很长,字数很多,可读性差 。
然后就开始对比RAG比普通AI好在哪里,完全没有抽象出来RAG标准化的核心内容,然后一句总结就结束了。在Claude的回答对比之下,显得简陋了不少。
如果想了解清楚RAG,还需要再追问一些问题,比如RAG主要分哪几个步骤,实现的流程是怎么样的,举一些实际实用的例子等等。
整体信息获取的过程就要更加耗时了。

Qwen 呢其实回答还是比较丰富的,也有好看的排版和图片,举例也是比较通俗易懂,能吸引阅读兴趣的。问题在于,重点可以更突出一些。
GPT回答只举例说了下RAG是什么,好处是什么,就没有了。回答的维度比较少。
**也没有做排版。**差评。
Kimi 简直就离谱了,短短一段话就说完了 。。。

总结来说,ChatBot的回答差异还是很大的。
Claude是全能发展的ACE,Germini和DeepSeek、Qwen也在优等生行列。
GPT显得稍有逊色。
在日新月异的AI发展趋势下,Kimi就显得已经落后于发展节奏了。
以上仅针对基于本次Q&A质量的个人主观分析,不喜勿喷,有不同想法欢迎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