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淘汰赛开启:新能源汽车面临生存大考

曾经高达三百多家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如今正经历着市场的残酷洗牌,而车主们可能正面对着"无法维修、无件可换"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突飞猛进,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与消费市场。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品牌数量一度超过三百家。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也从"规模竞赛"向 "价值突围"转变

资本、技术、生态三大因素正成为划分企业生死线的关键力量。


01 格局生变:资本实力决定生存空间

2025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零售量达140万辆,同比增长17%。数字背后,行业内部却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分化与重组。

赛力斯在港股上市创下年内全球车企IPO规模之最,而与此同时,高合、极越等车企却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

资本实力差异已成为车企增长断层的核心诱因。头部企业如比亚迪2024年研发投入高达542亿元,而部分二线品牌却面临生存危机。

技术层面,智能化已成为车企竞逐的焦点。小鹏汽车发布了其Robotaxi技术路线图,特斯拉FSD凭借海量数据持续迭代,华为则通过鸿蒙智行整合"五界"品牌。

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将被加速出清。

02 技术路线:多元路径的竞争与融合

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等不同类型。

纯电动汽车完全依靠电动机进行驱动,实现零排放、零油耗。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则同时拥有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和电动机,可以通过外接电源进行充电。

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内燃机给电池充电,由电动机负责驱动车辆。

氢燃料电池汽车以氢作为燃料,通过燃料电池产生电力驱动车辆。

目前,中国市场的主流是纯电动、增程式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03 历史演进:从兴起到复兴的百年轮回

电动汽车并非新生事物,它的历史比内燃机汽车更为久远。

第一辆电动汽车早在19世纪末就已诞生。

1828年,匈牙利发明家阿纽什·耶德利克在实验室试验了电磁转动的行动装置。

1834年,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制造出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电动汽车与蒸汽、内燃机汽车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1920年后,随着德州石油的开发和内燃机技术提高,电动汽车发展停滞了大半个世纪

直到1990年,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各大汽车厂家才开始投入资金和技术开发电动车。

04 双重挑战:研发瓶颈与售后困局

研发创新遭遇瓶颈成为行业面临的首要挑战。随着技术迭代速度加快,企业在电池能量密度、快充技术、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的研发投入呈指数级增长。许多二线车企难以承担高昂的研发费用,陷入"不投入就落后,投入则可能被拖垮"的两难境地。

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化工具正在为这一困境提供解决方案。大腾智能3D一览通作为云端轻量化CAD协作工具,支持50多种主流CAD格式,无需专业软件即可在多设备上查看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提供测量、旋转、剖切等交互操作,并支持多人在线评审与标注。通过精细的权限管理和全链路加密,在保障设计数据安全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研发协同成本,为中小车企提升研发效率提供了可行路径。

与此同时,售后体系面临崩塌风险。随着部分车企退市,售后"烂尾"问题日益凸显。车企退市后,原有的售后维修与配件供应体系随之崩解,导致一批新能源车陷入"无法维修、无件可换"的困境。

这一问题尤其棘手,因为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标准不统一。电池、电控等关键部件差异大、通用性差,维修信息和技术资料由车企保管。

以纯电动车为例,动力电池包的 "零整比"平均已超过50%,自费更换电池包的费用相当于原车价的一半以上。

车企退市后,质保承诺往往成了一纸空文。

例如2024年极越车企破产后,"终身质保"缩水为"整车4年"。

虽然法规要求车企停产后仍应保障配件供应,但缺乏强制执行与资金兜底机制。

05 破局之道:构建持续健康的产业生态

面对行业挑战,亟需建立新能源汽车售后保障长效机制。应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推行售后服务保证金制度,用于企业退出后的维修、配件与软件支持。

同时,完善标准体系,提升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通用化水平。

鼓励龙头车企开放维修技术接口和数据标准,推动关键部件兼容性建设,逐步提高动力电池、电控模块等关键部件的可替换率和互通率。

另一方面,应完善第三方维修与配件认证机制,开放必要的维修接口和技术标准。

允许具备条件的社会机构合法参与维保服务,确保车企退出后维修信息不断档、消费者权益有保障。

还需建立车企运营动态监测与分级预警制度,依托多部门数据,综合评估车企资金状况、售后服务能力与风险信号,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行业专家指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汽车产业竞争正从"产品交付"升级为"全生命周期服务"。

未来,资本决定生存底线技术划定竞争天花板 ,而生态能力最终决定价值分配权

只有在这三方面建立起全面优势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行业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关推荐
std78792 小时前
ISO 26262: 1~12部分,是汽车功能安全的国际标准,适用于道路车辆中的电气/电子系统。该标准分为12个部分,涵盖功能安全管理的全生命周期
安全·汽车
Triv20257 小时前
告别亏电损伤:Midtronics MSP-070,为专业汽车售后而生的智能“电池守护神”
汽车·汽车售后服务·电源充电器·电池维护·agm电池·反极性保护·can接口
马克学长7 小时前
SSM基于B_S的汽车售后服务管理系统e48c4(程序+源码+数据库+调试部署+开发环境)带论文文档1万字以上,文末可获取,系统界面在最后面。
汽车·ssm 框架·汽车售后服务管理系统·数字化报修
天天爱吃肉821813 小时前
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隐形守护者”:X电容、Y电容、支撑电容、共模电感与薄膜电容的关系全解析
汽车
终端域名1 天前
智能网联汽车与低空经济‌:结合5G技术拓展新兴产业
5g·汽车·智能网联
知行EDI1 天前
汽车EDI:基于知行之桥的 Gnotec EDI解决方案
汽车·edi·知行之桥·知行edi
MOS管-冠华伟业1 天前
微硕WSF3085 MOSFET,汽车电动尾门升降强效驱动
汽车
汽车仪器仪表相关领域1 天前
汽车排放检测的 “模块化核心”:HORIBA OBS-ONE GS Unit 气体分析单元技术解析
大数据·人工智能·功能测试·车载系统·汽车·安全性测试·汽车检测
罗宇超MS2 天前
汽车研发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从“流程驱动”到“价值驱动”
人工智能·汽车·a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