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工作繁忙一直没有写文章,正好最近有一点点空,写一下最近几个项目用 AI 编程辅助方面的各种情况吧。
有的时候 AI 辅助一个顶仨,但是有的项目上,能顺利推进没出大问题,都算是自己耐心足够了。
后台
现在工作主要是写后台项目,基于一些考虑,最多就是用 AI 插件来辅助自己。目前的配置是IDEA + 通义灵码(Lingma)插件 + Trae 插件。我感觉这两个插件一起使用,在提示和辅助编程方面效果很好。
目前用得最多的场景,是借助 AI 写需要算法逻辑的代码、统计类 SQL 或者复杂查询 SQL。以前要花半天到 1 天才能搞定的复杂 SQL,现在和 AI 多次沟通后,1-2 个小时就能解决。而且用久了之后,通义灵码会逐渐熟悉我的编程习惯和思考方式,后续效率还能更快。
最近遇到一个统计 SQL,逻辑复杂、涉及多条目多类型,按以前的思路,能半天写完就不错了。但现在打开 IDEA 项目,直接把需求告诉 AI,30 分钟内完成修改和测试,数据基本无误,比自己琢磨着写快太多。
另外,用 AI 辅助写算法相关逻辑时,也比以前百度搜索案例好太多,有种开箱即用的感觉。
整体提效很明显,唯一的缺憾就是插件无法直接修改文件,不过对我来说这个方式反而合适 ------ 生成的代码先自己审核或通读,确认没问题后再放入项目,能减少潜在风险。
之前用Trae CN 运行 Spring Boot 项目时,出现过安装插件与 AI 聊天框重合的问题,导致无法关闭聊天窗口,体验非常难受。

不过排除这个小问题,后台项目仍是 AI 编程辅助中运行最顺畅的场景。
前端
我对前端只能说是了解但不精通,毕竟前端和移动端一起被称为 "大前端",两者在技术逻辑上是互通的。
从零开始一个项目
从零开始搭建项目,我感觉对 AI 编程来说会更适配(一家之言)。

比如之前用 uni-app 构建项目就很顺利,全程没遇到什么问题。只是到了最后打包阶段,涉及 Android 环境配置时,麻烦就多了。

最近还用TRAE.CN生成了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网站 ------ 毕竟网上很多测试工具,测完不花钱就不让看分析结果,自己做一个反而方便。


这两个从零开始的项目都很顺利,我提需求,AI 来实现,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功能本身比较简单,没涉及复杂逻辑。
老项目升级
可能是前两个项目太顺利,让我产生了 "AI 编程无所不能" 的错觉。
之前看到一个能实现 MD 文档跨平台发布的技术方案,其中提到了 markdown-nice 这个老项目,于是就想把它下载到本地调试看看。
本地最初只装了 Node.js 24 版本,发现和项目不兼容;后来多方查找资料,下载了 nvm 管理 Node 版本,安装 Node.js 18 后终于能正常运行。这时候我就想,能不能用 AI 把这个项目升级到适配 Node.js 24 版本。
没想到麻烦就此开始。这里我用了 3 个独立的 AI 编程工具,分别是TRAECN、CodeBuddy 和通义灵码(Lingma):
- 第一步先让三个工具分别总结项目架构,输出适配 Node.js 24 的升级文档。但通义灵码在本地无法生成文档,第一个就排除了;
- 接着测试 TRAE 和 CodeBuddy,发现 CodeBuddy 生成的升级文档逻辑更清晰,但代码生成能力不如 TRAE(暂时没找到具体原因);
- 最后决定用 TRAE 推进升级,却遇到了之前一位知乎粉丝提到过的问题 ------ 这个问题在升级过程中反复出现,我之前从没遇到过。

最终项目也没能完美升级。第一次升级时,TRAE 大幅修改了代码,虽然能在 Node.js 24 环境下运行,但很多原有功能丢失了;于是基于之前的升级文档做了第二次尝试,即使遵循 "最小修改原则",折腾了一周还是没成功,最后只能放弃。期间 AI 反复简化代码、生成测试文件,但项目升级毫无进展。
想法:如果本身不熟悉项目涉及的技术,这类老项目升级还是建议放弃 ------ 无法在过程中给 AI 提供明确需求,全靠 AI 自主把控,最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移动端
移动端老项目
我在TRAE CN上询问能否运行 Android 项目,工具提示需要用 Android Studio,并先下载必要的依赖包,这是项目运行的前提。之前用 Flutter 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不过 uni-app 这类框架能自动下载依赖,会更省心。
综合考虑后,还是下载了 Android Studio,并搭配通义灵码(Lingma)插件。目前刚刚开始,Gradle和各种包都还没下载下来,还没完成完整体验,后续会补充具体使用情况 ------ 暂时不确定能否在 AI 编辑器中完整适配使用。
最后思考
目前AI编程在熟悉的项目上可以完成几倍提速。在新项目可以快速完成从零到一,但是不熟悉的项目从50到100,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 难!但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