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论信息系统项目的进度管理
子题目:
- 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过程的信息系统项目(项目背景、项目规模、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内容、组织结构、项目周期、交付的成果等),并说明你在其中承担的工作。(选择的背景要求本人真实经历,不得抄袭杜撰)
- 结合你描述的项目,写出你制定的进度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
- 结合你描述的项目,结合各子过程的主要成果,说明你是如何进行控制进度管理过程的
- 结合你描述的项目,说明你是如何进行资源优化的。
- 示例(内容为虚构)
项目背景与概述
项目为某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改造,规模属于中型信息系统项目(预算850万元)。发起单位为省大数据管理局,目的是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据共享交换和业务协同。项目内容包括:升级现有平台架构、开发12个业务子系统、对接36个厅局系统、实现200+高频事项全程网办。项目周期14个月,交付成果包括新平台系统、数据接口规范、运维手册等。项目组织结构采用强矩阵式,设立PMO办公室,本人担任项目经理,负责整体进度管控和跨部门协调。
进度管理计划内容
采用分级计划体系:里程碑计划(5个关键里程碑)、阶段计划(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上线各阶段)、周滚动计划。计划编制依据包括WBS分解(共128个工作包)、历史项目基准数据、专家判断结果。关键要素包含:资源日历(排除节假日影响)、进度储备(设置15%应急时间)、进度变更流程(需CCB审批)。使用P6软件进行关键路径计算,识别出数据治理模块开发为最长路径(耗时137天)。
进度控制实施过程
规划进度管理阶段输出《进度管理计划》,明确使用挣值分析(EVM)进行监控。定义活动阶段产出带逻辑关系的WBS词典,例如"智能表单引擎开发"前置任务为需求确认。估算活动持续时间采用三点估算,如数据清洗模块预计耗时为(12+4×15+30)/6=17天。制定进度计划时通过关键链法,在非关键路径设置缓冲带。监控阶段每周生成SPI报告,当出现连续两周SPI<0.9时触发预警,如测试阶段通过增加自动化测试工具将效率提升40%。
资源优化方法
资源平衡方面,在系统联调阶段出现3名DBA同时被多个子系统争用,采用"推迟非关键任务"策略,将社保子系统数据迁移延后2周。资源平滑阶段,利用RACI矩阵识别出需求分析阶段BA人员负载过高(达180%),通过培训开发人员承担部分需求梳理工作,将负载降至120%。关键路径资源保障方面,为PDF签章模块单独配置2名高级开发人员,缩短该关键活动工期10天。运用蒙特卡洛模拟预测资源冲突概率,提前准备5家外包公司作为备选资源池。
题目来源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