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Cookie、Session、Token 是 Web 开发中常用的身份认证和状态管理技术,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一、JWT(JSON Web Token)
JWT 是一种开放标准(RFC 7519),用于在网络应用之间安全地传输信息(通常是身份认证信息)。它是一个自包含的、可验证的、不可篡改的字符串,格式如下:
css
Header.Payload.Signature
三部分组成:
- Header(头部):声明类型和签名算法(如 HS256)。
- Payload(载荷):包含用户信息(如用户 ID、角色等)和元数据(如过期时间)。
- Signature(签名):用密钥对 Header 和 Payload 签名,防止篡改。
特点:
- 无需服务器存储(无状态)。
- 可跨域使用(常用于分布式系统、微服务)。
- 一旦签发,在过期前无法撤销(除非引入黑名单机制)。
二、Cookie
Cookie 是浏览器存储的一小段文本信息,由服务器通过 HTTP 响应头 Set-Cookie 设置,浏览器在后续请求中自动携带。
特点:
- 自动携带(浏览器行为)。
- 可设置过期时间、作用域、HttpOnly、Secure 等属性。
- 容量小(约 4KB)。
- 可用于存储 Session ID 或 JWT。
三、Session(会话)
Session 是服务器端维护的用户会话状态。通常流程如下:
- 用户登录后,服务器创建一个 Session,生成一个唯一的 Session ID。
- Session ID 通过 Cookie 返回给浏览器。
- 浏览器后续请求自动携带该 Cookie,服务器通过 Session ID 查找对应的用户状态。
特点:
- 状态存储在服务器端(通常是内存、Redis、数据库)。
- 安全性较高(用户无法直接篡改)。
- 不适合分布式系统(需要共享 Session 存储)。
四、Token(令牌)
Token 是一个广义概念,指用于身份验证的凭证。JWT 就是一种 Token。
常见 Token 类型:
- Access Token(访问令牌):用于访问资源。
- Refresh Token(刷新令牌):用于获取新的 Access Token。
- JWT:一种结构化的 Token。
五、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 名称 | 存储位置 | 状态管理 | 安全性 | 适用场景 |
|---|---|---|---|---|
| JWT | 客户端 | 无状态 | 中 | 分布式系统、移动端、API 认证 |
| Cookie | 客户端 | 无状态 | 低 | 存储小量数据、自动携带 |
| Session | 服务器端 | 有状态 | 高 | 传统 Web 应用 |
| Token | 客户端 | 无状态 | 中 | 通用身份凭证(JWT 是其一) |
六、常见组合方式
方式一:Session + Cookie(传统 Web)
- 登录后服务器创建 Session,Session ID 存 Cookie。
- 每次请求带 Cookie,服务器查 Session 验证身份。
方式二:JWT + Header(前后端分离)
- 登录后服务器返回 JWT,前端存 localStorage 或 Cookie。
- 每次请求手动在 Header 中加
Authorization: Bearer <JWT>。
方式三:JWT + Cookie(安全增强)
- JWT 存 Cookie,设置 HttpOnly + Secure,防止 XSS。
- 浏览器自动携带,服务器解析 JWT 验证身份。
七、总结
- JWT 是一种自包含的 Token ,不依赖服务器存储。
- Cookie 是浏览器存储机制,可存 Session ID 或 JWT。
- Session 是服务器存储的用户状态,依赖 Cookie 传递 ID。
- Token 是身份凭证,JWT 是其中一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