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 TRAE 进行升级,发布了 SOLO 正式版,今天,我们就试试新版实战效果具体如何。
这篇文章包括一个"实战过程"和"使用后的体会",如果你正在考虑要不要尝试 TRAE SOLO,这篇文章应该可以帮到你。
目标
计划搭建一个共同学习的平台,用户可以设置自己的学习主题,并设置学习计划的里程碑节点,每个人可以加入自己想要学习的主题,并每天打卡。
这个项目包括前后端 ,核心需求主要是3张关联表,应该可以当做一个比较典型的实战场景。

实战记录
由于今天的分享重点在实战效果,因此具体操作会稍微简略一点。
初版生成
使用 SOLO Builder 智能体生成初版。
指令
diff
我们有一个技术社区,集中学习交流TRAE SOLO,想要搭建一个学习打卡平台。
- 可以创建学习计划,包括主题、周期和里程碑。
- 可以针对每一个里程碑进行打卡记录。
- 提供打卡完成排行榜
- 整体风格参考截图
前端使用vue+elementui+javascript,后端使用springboot+h2内存数据库。
过程
过程没有太大变动,依然是先生成相关的文档,文档内容确实详细。

按照任务清单进行生成,同时可以看到任务过程自动进行了总结,看起来更加有条理了。

结果
这次生成持续运行了1个小时仍未结束。
后来我跟踪了详细的执行过程,在30分钟左右,主要代码已经基本生成完成,剩余时间,一直在反复解决一个问题,但没有成功。
多次尝试解决失败后,我中断了生成,并手动修复了 bug。
这个 bug 修复完成后,项目的完成度倒是还可以。
先看几个界面。



注:界面风格是在文档中分析错了,不是生成偏离的。

接下来看下代码,一波对话,一共 65 个文件,包括前后端。

实战体会
因为这次是个大版本,我们专门分出一个章节分享下实际使用体会,方便大家判断。
上面实战记录是最后成功的一次,之前为了探索 SOLO 正式版的基本边界,我尝试了很多情况,包括提示词详细程度、不同智能体效果、Plan模式。
第1点
SOLO Coder 的响应速度相对 SOLO Builder 速度更快,包括生成文档,但是,对从 0 到 1 的这种需要处理多方面内容杂糅的问题不太擅长。
这类问题,尤其是包含前端界面的,还是更适合 使用 SOLO Builder 处理。
因此,模型尚未再次大幅提升前,推荐使用方法:
- 先用 SOLO Builder 进行分析,并生成文档;
- 然后使用 SOLO Builder 进行前端部分开发;
- 再通过 SOLO Coder 进行后端功能开发。
第2点
Max 模式确实爽,不会出现需要手动"继续"的情况,就是 token 不知道扛不扛得住。
像我这次直接跑了1个小时,要是 token,不敢想。
第3点
新模型的直观体验还是不错的,并且是国内最近几个头部模型中少有的支持上传图片的。
但是,有几个问题感觉需要注意:
- 中文控制不太稳定,对话长了之后有较大几率开始使用英文输出,不太方便跟踪调试。
- 对于小问题的定位不太"聪明",总是会尝试多种方法,最后才选择了一种较好的方案,是否可以参考 GPT-5.1 设置模型偏好,比如:保守型、激进型。
第4点
这是今天这次实战碰到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是前面提到卡了接近半个小时的原因。
vbnet
VueCompilerError: Element is missing end tag.

错误其实很简单,就是 vue 页面 <style> 缺少闭合标签 </style>。我手动加上后就好了。
但这个问题在之前使用过程中也碰到过几次,每次碰到后,想要依赖 SOLO 自己解决都很难,给人感觉像是这块的训练数据被污染了。
已经反馈给官方,希望可以尽早解决。
结语
实战表现虽不完美,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刻意选择了较复杂的三表关联需求,以试探 SOLO 正式版的能力边界。
综合下来,TRAE SOLO 正式版的整体体验还算不错,但仍需进步。
如果你有意向,强烈建议试试,当前还在免费中~
也希望 TRAE 后续继续进化,为大家提供更加智能的产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