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字节 TRAE 璐娜老师的帮助下,和宇航老师一起举办了 TRAE Friends @ 济南 的第一场活动。


虽然现场出现了一些计划外的状况,但还算圆满地完成了本次活动。
这是济南社区第一次举办类似活动,感谢各位伙伴的体谅与支持,后续,我们也会为大家策划更多、更有价值的活动。
活动内容
整个活动从13:30开始,一直到17:30结束,包括:
- 《TRAE SOLO 主题分享》 by TRAE Fellow 张宇航
- 《TRAE SOLO DEMO 演示》 by TRAE Fellow 董鹏飞
- 《TRAE使用心得 暨 后Claude时代TRAE的发展展望》 by 郑凯,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教师,人工智能专业负责人
- 《TRAE 在团队内的应用体会》 by 尹鹏,济南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
- 多位伙伴在开放麦环节做了个人使用心得的体会和分享
整体活动内容还是非常充实的,也欢迎后续各位伙伴继续关注并参与进来。
我的分享
在活动中,我做了《TRAE SOLO DEMO 演示》部分的分享。
为了更能与大家产生共鸣,DEMO 都是根据官方 DEMO 定位,结合实际场景设计的。
由于今天是第一次活动,为了保持分享的普适性,内容以基础为主,后续会根据不同的主题和需求,进行更加深入的内容分享。
分享内容整理如下,其中每个章节的特性是现场对应 SOLO 新特性的简要演示,可忽略。
大纲
- CASE1:需求开发,从0到1搭建一个抽奖应用
- CASE2:bug 修复,终端与对话的集成,内置浏览器的集成
- CASE3:项目理解,接手旧项目的帮手
CASE1:需求开发
背景
背景比较简单,就是抽奖,我们设定为上传 Excel 的方式。
Excel 主要包括以下列:
- ID
- 姓名
- 手机号

指令
shell
请在当前路径下帮我实现一个抽奖应用。
## 业务
客户上传一个excel,excel中包括ID、姓名、手机号三列,然后录入抽奖数量,并点击"抽奖"按钮,开启随机抽奖,抽奖过程添加动效。
## 界面
- 界面风格请与截图保持一致
- 单一页面
- 尽量把元素呈现在首屏中,方便投屏展示
- 暂不使用后端服务
## 技术
- 在当前目录使用vue3 cli 初始化项目工程

特性
- 任务总结与摘要
- Tools Panels
- 上下文总结与压缩
- TO-DO List
- Subagent
CASE2:bug 修复
终端与对话的集成
后台在终端里面的编译错误,可以直接添加到对话。

内置浏览器
内置浏览器中,选择元素,更加精准的修复界面问题。

问答修复
当然,所有出现的bug,都可以通过 Chat 方式修复。
特性
- Multi Task
- 代码差异
CASE3:项目理解
使用了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的若依前后端项目源码进行分析,已经提前下载好了。
指令
bash
我想学习这个项目,以方便之后进行二次开发。我对前端比较熟悉,但是对于cli相关逻辑,以及服务端相关命令不太了解。
请详细分析这个项目结构,并且补充背景知识,帮助我了解和学习这个项目。以markdown+ mermaid 形式,输出到.trae/documents 文件夹下,可以有多个文件。
过程
采用了 SOLO Coder 智能体,选择了 Plan 模式。
先是规划了项目分析的计划,并形成了一份参考文档。

确认执行后,会生成非常详细的学习文档。

特性
- SOLO Coder
- Plan
交流内容整理
现场交流了几个问题,感觉比较典型,这里整理下,希望可以启发到有需要的人。
由于是现场回答,可能不那么严密,大家按需理解,也欢迎留言或者社区群里接着交流。
AI 针对大项目如何处理
现在模型的上下文虽然有很大提升,但依然存在上线,尤其是针对已存在多年的旧项目,很多时候直接分析的结果并不好。
最推荐的思路还是人工指导划分子模块,方便模型可以准确处理各个子模块,后续再通过 AI 进行汇总。
另一个思路是参考 Qoder 引入的 Wiki 特性,具体技术还没有研究,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了解。
TRAE 在非编程领域的应用
虽然 TRAE 的定位是 Coding Agent,但它可以提效的场景远不止 Coding 领域。
工程组织、上下文管理、各类工具、自定义智能体等特性可以非常方便的应用到各种场景。
比如,我根据自己的需要,做了个"写作智能体",负责帮我审查我的文章、提供灵感、润色不通顺的语句。
TRAE 对于产品经理的应用场景
大家比较熟悉的产品经理应用场景应该是:快速生成demo原型系统。
而我平时还有两个应用场景:
- 根据代码生成项目汇报文档素材,准确,还与最新代码同步。
- 通过 Code 为你设计测试用例 、或者初步审查。
编写AI指令/文档应该注意什么
提示词很重要,但随着模型能力的提升,原有的很多提示词技巧已经内置到模型或者工具内了。
那现在的提示词还需要注意哪些呢?
我感觉比较重要的是:条理清晰/结构化。
整体的结构化,大家应该都明白,这里我分享两个具体的体会:
- 不要出现某段内容归属模糊的情况,比如一个需求在多个模块中都有描述,但未说明哪个是主模块,哪个是依赖模块
- 各需求的篇幅应当和需求的重要程度正相关,不要为某个不重要但熟悉的需求编写大量内容,导致AI误判重要程度。
结语
好了,这次活动的自我总结也完成了。
准备考虑后续的活动了,也欢迎社区的伙伴发表各自的想法哈~
明天上班,各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