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设计模式实战精讲」专栏

简要介绍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s)是软件工程中针对常见设计问题的可复用解决方案。它们不是具体的代码,而是在特定场景下经过验证的最佳实践模板,帮助开发者写出更灵活、可维护、易扩展的代码。
经典的 23 种设计模式源自《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GoF 一书),通常分为三类:
1.创建型(如 Singleton 单例、Factory 工厂、Builder 构建器)
2.结构型(如 Adapter 适配器、Decorator 装饰器、Composite 组合)
3.行为型(如 Observer 观察者、Strategy 策略、Command 命令)
在现代开发中,设计模式广泛应用于框架设计(如 Qt、Spring)、中间件、游戏引擎乃至日常业务逻辑中。掌握它们,意味着你能"站在巨人肩膀上"思考架构问题。
本专栏的目标受众
本专栏适合以下读者:
1.已掌握一门面向对象语言(如 C++、Java、Python),希望提升代码设计能力的开发者;
2.正在准备系统设计或中高级技术面试的工程师;
3.阅读开源项目时对其中架构感到困惑,想理解其设计思想的学习者;
4.希望摆脱"面条代码",写出高内聚低耦合系统的软件从业者。
无论你是学生、初级开发者,还是有多年经验但缺乏系统设计训练的工程师,这里的内容都将助你构建清晰的面向对象思维。
开设此专栏的初衷
很多开发者对设计模式的印象停留在概念抽象,过度设计甚至面试八股。但实际上,设计模式的价值不在于套用,而在于理解其背后的设计原则与权衡逻辑。 笔者在参与多个大型项目后发现:真正优秀的代码,往往自然地体现了某种模式的思想,而非生搬硬套。
已发布与计划中的文章
截至目前,已发布文章包括:
接下来计划撰写的内容有:
联系方式与资源仓库
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交流:
1.邮箱:3020922258@qq.com
2.GitHub 仓库:WildPointer.github.io
如果你发现文章中有错误,或有想了解的主题,欢迎提交 Issue 或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