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迁移指南》编号:T/CIITA122-2024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 发布,2024年7月23日发布实施
版权归标准发布及起草者所有,仅作学习交流用途。
归口单位:中国信息产业商会
起草单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麒麟软件有限公司。

一、迁移适用范围与基础概念
本迁移指南适用于基于 Linux 内核的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迁移场景 ,重点针对 X86 架构环境 。迁移对象为 服务器操作系统本身,不涉及文件系统、数据存储及上层应用软件迁移内容。
标准中明确相关术语,包括内核、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X86架构、迁移概念、平滑迁移与性能调优等,为后续统一技术理解提供严格定义基础。
二、迁移整体流程框架
迁移由五个阶段构成:
调研评估、迁移准备、迁移实施、测试验证、服务保障

迁移参与方包括用户方、操作系统厂商、应用服务厂商、测试机构,各方职责明确、协同分工清晰,有助于在实施过程中形成闭环机制。
三、调研评估
调研工作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应用软件运行环境: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依赖项等基础设施与运行参数。
技术路线选型评估:基于内核一致性、定制能力、可持续性、兼容性、技术支持能力以及服务周期开展选择。
兼容性与适配性调研:通过可视化工具进行组件、接口、软件包差异对比及评估建议分析。
调研结论将决定迁移方式与实施策略,是影响迁移风险与周期的关键环节。
四、迁移准备
迁移准备包括迁移原则、迁移方式选择、环境准备、数据及系统备份、组件比对以及兼容性评估。迁移方式包含三类典型场景:
| 场景 | 部署状态 | 说明 |
|---|---|---|
| 新建 | 系统尚未投入生产 | 在新环境部署国产OS |
| 扩容 | 运行中需扩展节点 | 新节点部署国产OS |
| 存量迁移 | 已正式运行 | 替换原有 CentOS |
为确保可回退能力,备份验证必须先于迁移动作执行。
五、迁移实施
迁移方式包括 平滑迁移 与 迁移适配。
迁移适配可通过 重装、升级、降级、新增、删除、定制 等不同方式实现,对应场景与目标需按照评估结果制定计划。
迁移执行要求:成功 → 进入应用验证;失败 → 分析后重新执行或按方案回退
迁移过程遵循可验证、可追踪、可恢复原则。
六、测试验证:迁移结果的技术保证
验证包含五大方向:
功能测试:确认应用功能完整性
性能测试:验证响应、吞吐、并发及稳定性
安全性测试: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加密、安全审计等
可靠性测试:长期稳定性与容错能力
备份与回退验证:确保数据与系统可重建
验证结果将决定系统是否具备进入正式运行的条件。
七、服务保障:迁移后的持续运维体系
服务保障从以下内容展开:
项目服务团队与响应机制;
知识库建设;
补丁、镜像、源仓库与迁移流程规范;
制定操作系统安全漏洞响应机制
目标是实现 长期稳定运行、可维护、可进化 的自主操作系统环境。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迁移,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体系化工程。




本文来源:《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迁移指南》T/CIITA122-2024,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具体实施请以标准正式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