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建模在干这样一件事:
假设你收到了1000封没有标题、也没有分类的信件。这些信里有的在聊"健康饮食",有的在讨论"股票投资",有的在讲"旅游攻略",还有的在吐槽"职场压力"......但你并不知道每封信具体属于哪一类话题。你的任务是:不靠人工阅读,而是让计算机自动帮你把这些信分成几类,并给每一类起个名字(比如"健康"、"理财"、"旅行"等)。这就是主题建模要解决的问题!
一、主题建模的定义
主题建模是一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技术,用来从大量文本中自动发现隐藏的主题(topics)。
【注】"主题"不是指文章的标题,而是指一组经常一起出现、语义相关的词语。它不需要提前告诉模型有哪些主题(所以叫"无监督"),模型自己从数据中"猜"出来。
对刚才的例子做一个具体的情景描述,假设计算机分析了下面三段文字:
- "我每天吃苹果、胡萝卜和鸡胸肉,坚持健身。"
- "最近买了基金,关注新能源和半导体板块。"
- "上个月去了云南,洱海特别美,民宿也很舒服。"
主题建模可能会发现两个(或多个)主题:
- 主题1(健康):关键词包括 *苹果、胡萝卜、健身、鸡胸肉*
- 主题2(投资):关键词包括 *基金、新能源、半导体*
- 主题3(旅游):关键词包括 *云南、洱海、民宿*
然后它会告诉你:
第1段属于"健康"主题,第2段属于"投资"主题,第3段属于"旅游"主题。甚至还能告诉你某篇文章可能同时包含多个主题,比如"健康饮食+旅游美食"。
二、常用主题建模方法
(1)LDA
最经典的传统方法,基于统计(词频)。假设每篇文章由几个主题混合而成,每个主题是一组词的概率分布。
(2)BERTopic
新一代的方法,用深度学习模型(如 BERT)理解语义。不仅看"哪些词一起出现",还看"这些词在语境中是不是意思相近"。单独对BERTopic的介绍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BERTopic主题建模
三、总结
**主题建模就是让电脑自动从一堆杂乱的文字里,找出"大家在聊什么",并把相似内容归成一类,还能给每类起个名字。**它广泛用于新闻分类、用户评论分析、学术文献挖掘、社交媒体监控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