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杰哥。

最近麦肯锡联合 QuantumBlack 发布了 2025年最新版《2025年人工智能的现状:智能体、创新和转型 》(《The State of AI in 2025:Agents,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这份报告基于全球近 2000 位企业高管和从业者的调研数据,真实反映了当下AI 在企业的落地情况。简单来说:几乎所有公司都在用 AI,但大多数还停留在"玩票"阶段。

一、AI 使用率创历史新高,但大规模落地仍需时日

- 88%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公司至少在一个业务部门定期使用AI(去年是 78%),接近九成!
- **生成式AI(Gen AI)**的使用率也从去年的65%~71% 飙升到 79%。
- 但真正实现**全企业级规模化(Scaling)**的只有 7% ,**31%**还在扩大部署,**30%**刚开始试点,32%还在实验阶段。
换句话说:AI 已经从"高大上"变成"基础设施",但大多数公司还没把它真正用出生产力。
二、AI Agents(智能体)成最大亮点
报告里最吸睛的数据就是AI Agents了------那种能自主规划、执行多步任务的"智能小助手"。

- 62% 的公司已经在实验或试点AI Agents。
- 23% 的公司已经在某些部门开始规模化部署(Scaling)。
- 但注意:真正大规模落地的比例在每个具体业务部门都不超过10%。
目前AI Agents最常出现的领域是:
- IT(如自动服务台)
- 知识管理(深度研究、资料汇总)
- 软件工程 、服务运营等
领先行业是:科技、媒体电信、医疗保健 ,这些行业的受访者报告 AI Agents 落地比例明显更高。

麦肯锡高级合伙人 Michael Chui 一针见血地说:
"AI Agents 确实很火,但真正做好很难。很多人看到的是炒作,我们看到的是大量还在探索阶段的公司。"
三、AI 正在带来真实价值,但企业级收益仍有限

好消息是,AI 已经开始真金白银地省钱、赚钱:
- 用例层面(单个项目)大多数公司都看到了成本降低 和收入提升。
- 64% 的受访者明确表示AI正在帮助他们实现创新。
但坏消息是:
- 只有39% 的公司看到了**企业级EBIT(息税前利润)**的显著改善。
为什么?因为高绩效公司和普通公司的做法完全不一样。
四、什么才是真正吃到 AI 红利的公司?

报告把公司分成了**高绩效者(AI High Performers)**和普通玩家,差距非常明显:
| 项目 | 高绩效公司 | 普通公司 |
|---|---|---|
| AI目标 | 80% 把提效 作为目标,但同时追求增长+创新 | 大多数只盯着降本 |
| 业务转型意愿 | 50% 计划用AI彻底改造业务 | 大多只做局部优化 |
| 工作流重设计 | 大多数已经在重新设计工作流程 | 很少触及核心流程 |
| 落地阶段 | 更多已进入规模化部署 | 大多还在试点或实验 |
一句话总结:只想着省几个客服、写几篇文案的公司,基本赚不到大钱;把 AI 当成业务重塑工具的公司,才是真正赢家。
五、关于裁员的真实声音
报告里还问了一个敏感问题:明年AI会对公司总人数产生什么影响?
- 32% 的人预计会减少员工
- 43% 预计基本不变
- 13% 预计会增加员工
观点非常分裂,但整体来看,AI带来的不是简单"取代",而是岗位和技能的迁移与升级。
写在最后
2025年的 AI 格局,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工具已就位,能力待升级"。
AI不再是少数科技公司的玩具,而是几乎所有企业的标配。但从"用AI"到"靠AI赚钱",中间隔着无数个流程重构、组织变革和人才升级的坎。
麦肯锡的结论其实很清醒:
未来三年,决定公司生死的分水岭,可能不是你有没有AI,而是你有没有勇气把AI真正嵌入业务骨子里。
这份报告值得每一个关注AI 落地的人认真读一读。真正的AI红利,从来不属于最早喊口号的人,而是属于最会执行的人。
关注我,回复 666,即可获取这份 AI 行业报告。
AI 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它将如何塑造我们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