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基础
C++
- 基础语法:变量声明与作用域、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布尔型)、流程控制(条件语句、循环)、函数定义与调用、类与对象(封装、继承、多态)。
- 核心特性 :STL(标准模板库)容器(
vector、map)、算法(sort、find)、迭代器;模板编程(泛型函数与类);C++11~C++20新特性(std::shared_ptr、Lambda表达式、范围for循环、概念约束)。 - 工程能力:GCC/G++编译与GDB调试、CMake构建系统、跨平台开发(Windows/Linux/macOS)、ABI(应用二进制接口)兼容性处理。
Python
- 基础语法 :动态类型与数据结构(列表、字典、集合)、函数式编程(
lambda、map)、面向对象编程(类与实例)。 - 常用库 :
- 数据处理:NumPy(多维数组运算)、Pandas(数据清洗与分析)。
- 可视化:Matplotlib(2D/3D绘图)、Seaborn(统计图表)。
- 深度学习:PyTorch(动态计算图、自动微分)、TensorFlow(静态图优化、Keras高层API)。
Linux开发
- Shell脚本 :Bash语法(变量、循环、函数)、系统命令(
grep、awk)、权限管理(chmod)。 - 系统与服务 :进程管理(
ps、kill)、服务部署(systemd单元配置)。 - 网络配置 :TCP/UDP协议调试(
netcat、tcpdump)、环境变量(~/.bashrc)。
工具与协议
- 容器化 :Docker镜像构建(
Dockerfile)、容器编排(docker-compose)、虚拟化隔离。 - 通信协议:TCP可靠性(三次握手)、UDP低延迟(视频流传输)、串口通信(波特率配置)。
基础理论
- 数据结构:哈希表(快速查找)、堆(优先级队列)、图(邻接表表示)。
- 算法分析:时间复杂度的渐进表示(O(n))、动态规划(状态转移方程)。
硬件架构
- x86_64: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工作站)。
- ARM64:低功耗嵌入式设备(树莓派、车载ECU)。
感知算法
传感器
- 视觉传感器:单目/立体相机(内参标定)、鱼眼镜头(广角畸变校正)。
- 激光雷达:点云密度(16线/64线)、机械式与固态LiDAR(如禾赛AT128)。
- 毫米波雷达:FMCW(调频连续波)测距原理、多目标跟踪。
- GNSS/IMU:RTK(实时动态定位)厘米级精度、IMU预积分(位姿估计)。
计算机视觉
- 传统方法:Harris角点检测、SIFT特征匹配、光流法(LK算法)。
- 深度学习 :
- 目标检测:YOLOv8(Anchor-Free)、DETR(Transformer架构)。
- 语义分割:PSPNet(金字塔池化)、Swin-Transformer(层次化特征)。
- 模型部署:TensorRT量化(FP16/INT8)、ONNX跨框架转换。
点云处理
- PCL库:体素滤波(降采样)、ICP(迭代最近点配准)、欧式聚类(障碍物分割)。
- 深度学习:PointNet(点云分类)、PointPillars(自动驾驶检测)。
多源数据融合
- 时间同步:硬件触发(PPS信号)、软件同步(消息时间戳对齐)。
- 标定方法:棋盘格相机标定、LiDAR与相机联合标定(手眼标定)。
- 融合算法: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多模态BEV(鸟瞰图)特征融合。
SLAM
- 视觉SLAM:ORB-SLAM3(特征点法)、VINS-Fusion(紧耦合IMU)。
- 激光SLAM:LOAM(特征提取与匹配)、LIO-SAM(激光-IMU紧耦合)。
控制算法
经典控制
- PID控制:比例参数调优(Ziegler-Nichols方法)、抗积分饱和。
- LQR:状态反馈矩阵设计、代价函数权重调整。
现代控制
- MPC:预测时域与控制时域选择、QP(二次规划)求解器(OSQP)。
- 轨迹跟踪:Pure Pursuit(纯跟踪算法)、Stanley(横向偏差控制)。
数据驱动控制
- 强化学习:SAC(柔性Actor-Critic)、模仿学习(Behavior Cloning)。
路径规划算法
全局规划
- A*:启发式函数设计(曼哈顿距离 vs. 欧式距离)。
- Dijkstra:优先级队列优化(Fibonacci堆)。
局部规划
- RRT*:渐进最优性证明、碰撞检测(KD-Tree加速)。
- DWA:动态障碍物速度障碍法(VO)。
行为决策
- 博弈论:纳什均衡(多车交互场景)、蒙特卡洛树搜索(MCTS)。
端到端智能
核心模型
- Transformer:ViT(图像分块编码)、BEVFormer(多视角融合)。
- 世界模型:Dreamer(强化学习与预测模型结合)。
物理与空间智能
- 物理引擎:PyBullet(刚体动力学仿真)、NVIDIA Isaac Gym(GPU加速)。
- 空间推理:3D Occupancy Networks(占据栅格预测)。
注:实际开发中需结合具体场景(如自动驾驶的ISO 26262功能安全、无人机的PX4飞控框架)进行算法选型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