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大概率问的是 "欠驱动系统",自动控制原理里核心关联 "欠驱动系统" 与 "全驱动系统" 对比,面试应答抓 3 个核心点,简洁好记:
一、核心概念(必答)
- 欠驱动系统:控制输入维度<系统自由度维度(比如单电机控制双摆的倒立摆、无人自行车),没法直接控制所有状态,需靠系统动力学耦合间接调控。
- 对应全驱动系统:控制输入维度 = 系统自由度维度(比如工业机械臂单关节单电机),每个状态可直接独立控制,控制逻辑更简单。
二、关键区别(加分)
- 控制难度:欠驱动>全驱动(欠驱动有非完整约束、状态耦合,仅局部可控)
- 系统特性:欠驱动轻量化、低成本、节能;全驱动精度高、稳定性强
- 典型场景:欠驱动(双足机器人、桥式吊车);全驱动(工业伺服机械臂)
面试话术版(直接用)
"欠驱动核心对应欠驱动系统,和全驱动系统是控制里的两类典型系统。欠驱动是控制输入数量少于系统自由度,比如单电机控双摆,没法直接控所有状态,得利用动力学耦合间接控制,优势是轻量化节能,常见于机器人领域;全驱动则输入和自由度数量相等,每个状态可独立控制,精度稳但成本高,像工业机械臂多是全驱动。两者核心差异就在输入与自由度的匹配关系,控制策略也因特性不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