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务业务的快速现代化升级,某直辖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多平台并存、资源割裂、环境不统一等挑战下,需要尽快构建一个可覆盖 ARM 与 x86 架构的统一容器平台。
通过部署 KubeSphere 容器平台,该局成功打造了一套"一云多芯、统一管理、标准化 DevOps 流程"的混合多集群平台,大幅提升了发布效率、运维能力与资源利用率,为政务数字化体系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背景与行业挑战
该局负责城市空间规划、土地审批、自然资源管理等核心政务业务,系统数量多、架构复杂、安全要求高。现网同时运行多套 x86 与 ARM 平台(线下与政务云),长期分散,资源利用率低,治理难度大。
主要问题包括:
-
异构平台割裂,无法实现统一调度与治理:四套资源平台长期分散,特别是原有容器平台不支持 ARM,导致异构集群无法被统一调度与治理,形成整体资源池,容器化也无法真正全面落实。
-
平台间部署方式不一致
政务云缺乏统一规范,应用发布标准不一,交付成本高。
-
DevOps 缺失,流程分散
构建、部署、审批跨系统操作,不利于效率与审计管理。
在政务服务趋向统一协同的背景下,建设可兼容多架构、具备统一治理能力的平台成为迫切需求。
解决方案概述
双方联合建设"一云多芯"混合多集群平台,以 KubeSphere 为核心,实现:
● ARM 与 x86 资源统一纳管
● 线下与政务云多环境融合
● 标准化 DevOps 流程落地
● 全链路审计、安全域隔离与统一监控
平台结构由一个管理集群统筹权限、审计与 DevOps,各成员集群覆盖 ARM/x86 以及不同部署环境。项目整体实施周期约三个月。
实施过程与技术亮点
方案落地分为四个阶段,从规划到建设再到应用容器化与 DevOps 流程实施,整体过程兼顾安全合规与稳定可靠性。
阶段一:容器平台规划与安全域设计
● 评估多平台现状,设计跨 ARM/x86 的混合集群架构
● 制定安全域隔离策略、访问控制模型与网络策略
● 明确平台统一规范与运维治理要求
阶段二:平台建设与多集群纳管
● 部署统一管理集群,完成审计、监控、日志等基础支撑
● 将线下与政务云的 ARM/x86 集群全部纳入统一管理
● 解决原 Rancher 不支持 ARM 的瓶颈
阶段三:关键业务系统容器化
对以下重点系统进行现代化升级:
● 大土地
● 共享服务
● 大登记
重点优化可扩展性、弹性能力与灰度发布机制。
阶段四:DevOps 实施与落地
● 建设全流程 CI/CD
● 自动构建、测试、扫描、发布
● 治理多环境分支策略
● 实现发布人员与运维人员权限完全分离
● 建立可审计、可回溯的标准化交付体系
建设成效
平台上线后,整体效益非常明显。首先,应用发布变得更顺畅。原来构建、审核、部署都在不同系统里,流程断点多,如今统一到 DevOps 里自动化跑下来,操作更一致,也减少了人为差错,业务上线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少。
其次,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了。过去 ARM 和 x86 分散在不同平台,很多资源"各管各的",无法互相补位。现在统一纳管后,可以按照业务需求调度,平台运行也更稳定。监控和日志集中到一起后,排查问题的过程简单了很多,出问题能更快找到原因。
最后,管理和治理成本下降了。发布、运维的权限边界变得清晰,操作都有记录可查;统一的技术栈减少了重复建设;规范落地之后,开发和运维之间的沟通成本明显降低,整体协作效率更高。
未来展望
随着平台的稳定运行,该局将逐步拓展更多云原生能力,探索进一步的政务数字化创新场景:
● 更多政务系统容器化迁移
● 引入更完善的可观测性,实现预测性运维(AIOps)
● 推动业务全链路治理、服务网格落地
● 结合业务数据建设政务数字孪生底座
● 与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深度打通,提升协同能力
该平台将持续为未来 5--10 年的政务现代化奠定坚固基础。
如果您希望进一步了解 KubeSphere 多集群管理、政务云容器化建设、DevOps 落地实践,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