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索引是啥吧。简单讲,它就像一本书的目录,没目录你得一页页翻,有了目录直接定位到章节,嗖嗖快。MySQL里索引也是这个理,它能帮数据库快速找到数据,避免全表扫描。常见的索引类型有B-Tree索引(最常用)、哈希索引(适合等值查询)和全文索引(对付文本搜索)。不过咱平时打交道最多的还是B-Tree,因为它支持范围查询,比如WHERE age > 18这种。
但索引不是随便建的,搞不好反而拖后腿。比如,你给每个字段都建索引,写操作(INSERT、UPDATE、DELETE)时就惨了,每次改动都得更新索引,磁盘I/O蹭蹭涨,性能直接跳水。所以啊,索引得精打细算。一般来说,优先考虑查询频繁的字段,比如用户表的user_id、订单表的order_date。还有,复合索引(多个字段组合)用好了能顶大事,但顺序很重要。假如你有个复合索引(name, age),查询时如果只用age条件,这索引就废了,因为MySQL索引遵循最左前缀原则------好比查电话簿,你得先按姓找,再按名查,跳着来就不行。
具体优化时,有几个实战技巧你得记牢。第一,用EXPLAIN命令分析查询计划,看看有没有全表扫描(type列显示ALL),有的话赶紧加索引。第二,避免在索引列上用函数或计算,比如WHERE YEAR(create_time) = 2023,这种索引失效,改成范围查询WHERE create_time BETWEEN '2023-01-01' AND '2023-12-31'就好多了。第三,留意覆盖索引(Covering Index),如果索引包含了查询需要的所有字段,数据库就不用回表查数据,速度飞起。比如你只要user_id和name,建个(user_id, name)索引,查询直接走索引就搞定。
再举个实际例子:我有个日志表,原来查询用户最近操作得10秒,后来我在user_id和action_time上建了复合索引,再用EXPLAIN一查,原来全表扫描变成了索引范围扫描,时间降到毫秒级。不过索引也别乱堆,我有回在个小表上建了好几个索引,结果写操作慢成狗,最后删了多余的才缓过来。
总之,索引优化是个平衡艺术------查询要快,写操作也不能崩。平时多监控慢查询日志,结合业务需求调整。记住,没有万能钥匙,每个表都得量身定制。好了,今天唠到这儿,大家快去检查自己的数据库吧,保不准就能挖出个性能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