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Web3 行业,Balaji Srinivasan 的每一次发声都备受关注。这位深耕加密领域多年的观察者,近期在播客访谈中抛出了一个重磅判断:加密货币的未来核心,藏在"隐私"二字里。从比特币的可行性验证,到以太坊的可编程爆发,加密行业正站向下一个技术拐点。

以下内容是 OpenBuild 翻译整理他在博客节目中的核心洞见。
核心总结
-
发展周期: 加密货币以8年为一周期,已完成"去中心化货币验证""可编程应用落地"阶段,2025-2033年将进入"隐私升级期"。
-
核心技术: ZK 是下一阶段核心,可实现"证明事实却不泄露细节",为加密应用加设"隐私图层"。
-
核心价值: 加密货币本质是"自主主权"的技术载体,隐私保护是其从"小众工具"走向"大众应用"的必要条件。
-
开发者机遇: 聚焦 ZK 算法优化、隐私公链搭建、传统应用隐私改造,是把握行业红利的关键方向。
加密货币的本质:自主主权的技术载体
Mert: 从 Web3 视角来看,您如何解读加密货币的核心价值?它在当下的技术生态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Balaji: 简单来说,加密货币是现有价值体系的"备份方案",更是其升级版本。从发展脉络看,这是一个从普通规则到刚性约束,再到智能合约的演进过程------就像互联网让不同背景的人拥有平等参与权一样,智能合约也让全球用户在数字世界中享有完全平等的权利。在智能合约规则下,你无需依赖传统支付机构,基于底层协议构建的价值网络本身就构成了数字世界的"价值通行证"。

这背后的核心是"代码即规则"------它为数字世界提供了传统法律体系无法覆盖的确定性。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能否将这种数字世界的确定性"映射"到物理世界?就像谷歌文档可以打印成纸质文件,亚马逊购物车的商品能送到家门口,优步**的订单能调度车辆到你面前一样,我们能否将去中心化的社群和网络,在现实中构建出实体形态?
实际上,这种"数字到物理的落地"已经在发生:创业社区的聚集、经济特区的发展、加密生态的基地建设,甚至特斯拉的线下空间,都是将虚拟网络转化为实体生态的实践。这和历史上的文明演进逻辑相似------某种核心价值通过技术或思想载体留存,最终重构出全新的文明形态。加密货币的价值就在于,它为数字时代的价值重构提供了"不可篡改"的技术基础。
加密货币的发展脉络:从可编程到隐私保护
Mert: 站在当前节点,你认为加密货币的发展已经完成了哪些阶段,未来的核心方向又是什么?
Balaji: 如果以8年为一个发展周期,加密货币的演进路径非常清晰。
2009到2017年
2009到2017年是第一个周期,核心是证明"去中心化货币"的可行性------比特币的诞生和运行,验证了无需中介的价值传输是能够实现的。
2009到2017年
2017到2025年是第二个周期,重点转向"可编程性"的落地------以太坊带来的智能合约、Solana 等公链的性能提升,以及 DeFi、NFT 等生态的爆发,证明了加密网络不仅能传价值,还能承载复杂的应用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可访问性",在部分金融服务不完善的地区,加密货币实现了"无银行账户人群的金融包容"------在玻利维亚,人们用稳定币计价;在尼日利亚,人们用比特币储蓄,智能手机就是他们的移动金融工具,这已不是理论,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二是"可扩展性",早期加密网络受限于区块空间,就像互联网早期受限于带宽一样,只能承载简单应用;而现在,随着区块处理能力的提升,复杂的社交应用、高频交易都能在链上实现,就像互联网带宽升级后催生了视频平台、移动应用一样。

2025到2033年
接下来,2025到2033年的第三个周期,核心方向将是"隐私保护"------也就是用 ZK 技术,为所有已有的加密应用加上"隐私图层"。这意味着我们将实现"必要信息最小化":无论是 DeFi 交易、智能合约执行,还是身份验证,都能在不泄露敏感数据的前提下完成。比如用 ZK-KYC 替代传统的实名认证,用 ZK-DeFi 保障交易信息的私密性,这会是整个行业的下一个技术爆发点。
为什么说隐私是加密货币走向大众的最后一块拼图?
Mert: 为什么隐私技术会成为下一个核心?它的技术门槛和行业影响会是怎样的?
Balaji: 隐私保护不是"可选功能",而是加密货币实现大规模落地的"必要条件"。如果用户的交易记录、资产状况、身份信息都能被随意查看,加密货币就无法真正成为普通人的金融工具------毕竟,没人希望自己的财务状况完全透明。而零知识证明技术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能在"证明某件事为真"的同时,不泄露任何相关细节,这是实现"可信且私密"的关键。
从技术难度上看,零知识证明的复杂程度堪比人工智能,它涉及离散数学等专业领域,需要大量高智商人才投入研发。这一技术的落地可能需要改造现有公链的底层架构,也可能催生出全新的公链和应用,甚至会诞生一批专注于隐私技术的头部企业。但无论路径如何,这都是加密生态从"可用"走向"好用"的必经之路------就像互联网从"文字时代"走到"视频时代"离不开带宽升级,加密货币从"小众工具"变成"大众应用",离不开隐私技术的突破。
加密货币的核心------思想与技术的共生
Balaji: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加密货币从来都不只是"赚钱工具",它的核心是一种思想------当传统金融和价值体系出现局限时,我们需要一种去中心化、自主可控的替代方案。而隐私技术,就是让这种思想落地的关键技术支撑。就像有人会在脑中构思机械设计,有人会在脑中勾勒艺术草图,我始终在思考如何用技术将"自主主权"这个核心思想变得更具体、更可行。加密货币的未来,就是思想与技术不断融合的未来。
原文:https://x.com/balajis/status/1988875262700781792?s=20
作者:@balajis
(OpenBuild 翻译整理,原文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