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上篇】001. 孙子兵法·计篇
原文
bash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三大兵书之一。
- 其中,《计篇》作为开篇章节,奠定了整部兵法的战略基础。
(关注不迷路哈!!!)
文章目录
- [【孙子兵法之上篇】001. 孙子兵法·计篇](#【孙子兵法之上篇】001. 孙子兵法·计篇)
-
-
- [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2.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2.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 [3.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3.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 [4.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4.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 [5.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5.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 [6.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6.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 [7.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7.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 [8.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8.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 [9.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9.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 [10.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10.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 [11. 吾以此知胜负矣。](#11. 吾以此知胜负矣。)
- [12.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12.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 [13.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13.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 [14.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14.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 [15.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15.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 [16.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16.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 [17.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17.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 [18.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18.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 总结要点
-
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拼音] Bīng zhě, guó zhī dà shì, sǐ shēng zhī dì, cún wáng zhī dào, bù kě bù chá yě.
句意: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生死存亡的关键,必须仔细考察。
2.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拼音] Gù jīng zhī yǐ wǔ shì, jiào zhī yǐ jì, ér suǒ qí qíng.
句意:因此需通过"五事"来综合分析,用计谋比较敌我优劣,从而探求实情。
3.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拼音] Yī yuē dào, èr yuē tiān, sān yuē dì, sì yuē jiàng, wǔ yuē fǎ.
句意:第一是"道",第二是"天",第三是"地",第四是"将",第五是"法"。
- 道 (dào):民心归向,上下同心。
- 天 (tiān):昼夜、寒暑、时节等自然条件。
- 地 (dì):地形远近、险易、广狭等地理因素。
- 将 (jiàng):将领的智慧、诚信、仁德、勇敢、威严。
- 法 (fǎ):军队编制、官职分工、后勤保障等制度。
4.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拼音] Dào zhě, lìng mín yǔ shàng tóng yì yě, gù kě yǐ yǔ zhī sǐ, kě yǐ yǔ zhī shēng, ér bù wèi wēi yě.
句意:"道"是让民众与君主心意相通,因此民众能甘愿为其赴死,也能安居乐业,不惧危险。
5.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拼音] Tiān zhě, yīn yáng, hán shǔ, shí zhì yě.
句意:"天"指阴阳变化、寒暑交替、四季更迭等自然规律。
6.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拼音] Dì zhě, yuǎn jìn, xiǎn yì, guǎng xiá, sǐ shēng yě.
句意:"地"指地形的远近、险峻或平坦、广阔或狭窄、生存或死亡的地理条件。
7.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拼音] Jiàng zhě, zhì, xìn, rén, yǒng, yán yě.
句意:优秀的将领需具备五种品质:智慧、诚信、仁爱、勇敢、威严。
8.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拼音] Fǎ zhě, qū zhì, guān dào, zhǔ yòng yě.
句意:"法"指军队的编制、官员职责、物资调配等管理制度。
9.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拼音] Fán cǐ wǔ zhě, jiàng mò bù wén, zhī zhī zhě shèng, zhī zhī zhě bù shèng.
句意:这五个方面,将领都应了解。精通者必胜,疏忽者必败。
10.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拼音] Gù jiào zhī yǐ jì, ér suǒ qí qíng. Yuē: Zhǔ shú yǒu dào? Jiàng shú yǒu néng? Tiān dì shú dé? Fǎ lìng shú xíng? Bīng zhòng shú qiáng? Shì zú shú liàn? Shǎng fá shú míng?
句意:因此需通过以下七点比较敌我:
- 君主谁更得民心?
- 将领谁更有能力?
- 谁更占天时地利?
- 谁的法令更严格执行?
- 谁的兵力更强盛?
- 谁的士兵更训练有素?
- 谁的赏罚更分明?
11. 吾以此知胜负矣。
[拼音] Wú yǐ cǐ zhī shèng bù yǐ.
句意:通过这些分析,就能判断战争的胜负。
12.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拼音] Jiàng tīng wú jì, yòng zhī bì shèng, liú zhī; jiàng bù tīng wú jì, yòng zhī bì bài, qù zhī.
句意:若将领采纳我的计策,则必胜,可留下重用;若拒绝,则必败,应撤换。
13.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拼音] Jì lì yǐ tīng, nǎi wéi zhī shì, yǐ zuǒ qí wài.
句意:若计策有利且被采纳,就创造声势辅助外部行动。
14.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拼音] Bīng zhě, guǐ dào yě. Gù néng ér shì zhī bù néng, yòng ér shì zhī bù yòng, jìn ér shì zhī yuǎn, yuǎn ér shì zhī jìn.
句意:用兵讲究"诡诈"。因此要:
- 能打却假装不能;
- 要用却假装不用;
- 近攻却伪装远袭;
- 远袭却伪装近攻。
15.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拼音] Lì ér yòu zhī, luàn ér qǔ zhī, shí ér bèi zhī, qiáng ér bì zhī, nù ér náo zhī, bēi ér jiāo zhī, yì ér láo zhī, qīn ér lí zhī.
句意:用利益引诱敌人,趁混乱夺取胜利,对强敌严密防备,对暴躁者挑逗激怒,对轻敌者示弱骄纵,对疲惫者袭扰消耗,对亲近者制造矛盾。
16.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拼音] Gōng qí wú bèi, chū qí bù yì. Cǐ bīng jiā zhī shèng, bù kě xiān chuán yě.
句意:攻击敌人无防备之处,出其不意。这是兵家的制胜法则,不可提前泄露。
17.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拼音] Fū wèi zhàn ér miào suàn shèng zhě, dé suàn duō yě; wèi zhàn ér miào suàn bù shèng zhě, dé suàn shǎo yě.
句意:未开战便在庙中推算取胜的人,是因为谋划充分;反之则是谋划不足。
18.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拼音] Duō suàn shèng, shǎo suàn bù shèng, ér kuàng yú wú suàn hū! Wú yǐ cǐ guān zhī, shèng bù jiàn yǐ.
句意:谋划多则胜,少则败,何况毫无计划?由此可知胜负已分。
总结要点
- 核心思想:战争需综合"道、天、地、将、法"五要素,强调未战先算。
- 战术核心:"诡道"与"出其不意",通过虚实结合迷惑敌人。
- 决策关键:将领需灵活应变,善用计谋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