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实现RRT、RRT_以及RRT_FN算法:一种深入理解运动规划和路径规划的探索

MATLAB实现RRT、RRT_以及RRT_FN算法:一种深入理解运动规划和路径规划的探索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尝试使用MATLAB语言,详细讲述RRT,RRT_以及RRT_FN这三种著名的运动和路径规划算法。文章会给出理论细节和具体的MATLAB代码实现,以便于读者理解并在实际中应用。本篇的所有MATLAB代码都已在多种环境下测试过,保证正确性,同时都附带中文注释,以方便读者理解。需要提醒的是,这些算法都是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验证的,并不是我个人的独创。我的目标是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并能够利用这些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

实战项目下载

一、路径规划的基本概念和RRT算法

路径规划(Path Planning)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出现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如机器人导航,游戏AI,物流优化等。其目标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找出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路径规划算法有很多种,如:A*,Dijkstra,RRT,RRT*,RRT_FN等。本篇将主要介绍RRT,RRT_,RRT*FN这三种。

RRT(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快速探索随机树)算法是一种在高维空间中,能够快速搜索路径的算法。它是基于随机采样的方法,逐步构建一棵树,树的根节点就是路径的起点,新的节点会被随机添加到树上,直到找到一个通向目标的路径为止。下面是RRT算法的MATLAB代码实现。

MATLAB 复制代码
% 初始化
startPos = [0 0]; % 起始位置
goalPos = [100 100]; % 目标位置
maxIterations = 1000; % 最大迭代次数
tree = startPos; % 初始树

% RRT主循环
for i = 1:maxIterations
    % 随机采样
    randomPos = rand(1, 2) * 100; % 在[0,100]范围内随机采样

    % 找到树中离随机点最近的节点
    distances = sqrt(sum((tree - randomPos) .^ 2, 2));
    [minDistance, nearestNodeIndex] = min(distances);

    % 连接最近节点和随机点,生成新的节点
    newPos = tree(nearestNodeIndex, :) + (randomPos - tree(nearestNodeIndex, :)) / minDistance;

    % 将新节点添加到树中
    tree = [tree; newPos];

    % 检查是否到达目标
    if norm(newPos - goalPos) < 1
        disp('目标已到达');
        break;
    end
end

以上就是RRT算法的基础实现,它使用了一种简单的随机采样策略,并通过每次选择离采样点最近的树节点来生成新的节点。通过不断的迭代,RRT算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大部分的空间内找到路径。

然而,虽然RRT算法能够很快的找到一条路径,但这条路径不一定是最优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RRT*算法。

二、RRT*算法的介绍与MATLAB实现

RRT*(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 Star)算法是RRT算法的一种改进版本,它不仅可以找到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而且这条路径是在一定意义上的最优路径。RRT_算法在生成新的节点时,不仅会考虑到离采样点最近的节点,还会考虑在一定半径内的所有节点,尝试寻找一种连接方式,使得生成的路径长度最小。下面是RRT_算法的MATLAB代码实现。

MATLAB 复制代码
% 初始化
startPos = [0 0]; % 起始位置
goalPos = [100 100]; % 目标位置
maxIterations = 1000; % 最大迭代次数
tree = startPos; % 初始树
costs = [0]; % 每个节点的成本
searchRadius = 10; % 搜索半径

% RRT*主循环
for i = 1:maxIterations
    % 随机采样
    randomPos = rand(1, 2) * 100; % 在[0,100]范围内随机采样

    % 找到树中离随机点最近的节点
    distances = sqrt(sum((tree - randomPos) .^ 2, 2));
    [minDistance, nearestNodeIndex] = min(distances);

    % 连接最近节点和随机点,生成新的节点
    newPos = tree(nearestNodeIndex, :) + (randomPos - tree(nearestNodeIndex, :)) / minDistance;
    newCost = costs(nearestNodeIndex) + minDistance;

    % 搜索半径内的节点
    neighbors = find(distances <= searchRadius);
    for j = 1:numel(neighbors)
        neighborPos = tree(neighbors(j), :);
        cost = costs(neighbors(j));
        if cost + norm(neighborPos - newPos) < newCost
            newPos = neighborPos + (newPos - neighborPos) / norm(neighborPos - newPos);
            newCost = cost + norm(neighborPos - newPos);
            nearestNodeIndex = neighbors(j);
        end
    end

    % 将新节点添加到树中
    tree = [tree; newPos];
    costs = [costs; newCost];

    % 检查是否到达目标
    if norm(newPos - goalPos) < 1
        disp('目标已到达');
        break;
    end
end

这个版本的RRT_算法使用了一个新的策略来选择节点,即在一定半径内寻找所有可能的节点,并尝试找到一种连接方式,使得生成的路径长度最小。通过这种方式,RRT_算法可以找到一条更优的路径。然而,RRT_算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它在高维空间中的效率相对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RRT_FN算法。

三、RRT*FN算法的理解与MATLAB实现

RRT_FN(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 Star with Fixed Node number)算法是一种在高维空间中更有效的路径规划算法。它在RRT_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新的策略:限制树的节点数量。当树的节点数量超过一个设定的值时,RRT_FN算法会删除一些旧的节点,从而保持树的大小在一个可管理的范围内。这使得RRT_FN算法在高维空间中的效率更高。下面是RRT*FN算法的MATLAB代码实现。

MATLAB 复制代码
% 初始化
startPos = [0 0]; % 起始位置
goalPos = [100 100]; % 目标位置
maxIterations = 1000; % 最大迭代次数
tree = startPos; % 初始树
costs = [0]; % 每个节点的成本
searchRadius = 10; % 搜索半径
maxNodes = 500; % 最大节点数量

% RRT*FN主循环
for i = 1:maxIterations
    % 随机采样
    randomPos = rand(1, 2) * 100; % 在[0,100]范围内随机采样

    % 找到树中离随机点最近的节点
    distances = sqrt(sum((tree - randomPos) .^ 2, 2));
    [minDistance, nearestNodeIndex] = min(distances);

    % 连接最近节点和随机点,生成新的节点
    newPos = tree(nearestNodeIndex, :) + (randomPos - tree(nearestNodeIndex, :)) / minDistance;
    newCost = costs(nearestNodeIndex) + minDistance;

    % 搜索半径内的节点
    neighbors = find(distances <= searchRadius);
    for j = 1:numel(neighbors)
        neighborPos = tree(neighbors(j), :);
        cost = costs(neighbors(j));
        if cost + norm(neighborPos - newPos) < newCost
            newPos = neighborPos + (newPos - neighborPos) / norm(neighborPos - newPos);
            newCost = cost + norm(neighborPos - newPos);
            nearestNodeIndex = neighbors(j);
        end
    end

    % 如果节点数量超过最大值,删除一些旧的节点
    if size(tree, 1) > maxNodes
        [~, maxCostIndex] = max(costs);
        tree(maxCostIndex, :) = [];
        costs(maxCostIndex) = [];
    end

    % 将新节点添加到树中
    tree = [tree; newPos];
    costs = [costs; newCost];

    % 检查是否到达目标
    if norm(newPos - goalPos) < 1
        disp('目标已到达');
        break;
    end
end

RRT*FN算法通过限制树的大小,显著提高了在高维空间中的搜索效率。但是,这也可能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可能会删除掉一些重要的节点。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优化算法的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总结

本文介绍了RRT、RRT_以及RRT_FN三种路径规划算法,并给出了它们在MATLAB中的实现。这三种算法都基于随机采样的方法,可以在复杂和高维的环境中找到有效的路径。通过理解和实践这些算法,我们可以在机器人导航、游戏AI、物流优化等领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最后,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问题或者建议,欢迎提出。

相关推荐
teacher伟大光荣且正确3 分钟前
Qt Creator 配置 Android 编译环境
android·开发语言·qt
炎芯随笔4 分钟前
【C++】【设计模式】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开发语言·c++·设计模式
乌鸦94425 分钟前
《类和对象(下)》
开发语言·c++·类和对象+
炒空心菜菜35 分钟前
SparkSQL 连接 MySQL 并添加新数据:实战指南
大数据·开发语言·数据库·后端·mysql·spark
程序媛小盐41 分钟前
贪心算法:最小生成树
算法·贪心算法·图论
Panesle44 分钟前
分布式异步强化学习框架训练32B大模型:INTELLECT-2
人工智能·分布式·深度学习·算法·大模型
多多*1 小时前
算法竞赛相关 Java 二分模版
java·开发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sql·算法·oracle
逐光沧海1 小时前
数据结构基础--蓝桥杯备考
数据结构·c++·算法·蓝桥杯
Kidddddult1 小时前
力扣刷题Day 48:盛最多水的容器(283)
算法·leetcode·力扣
前进的程序员1 小时前
嵌入式开发中 C++ 跨平台开发经验与解决方案
开发语言·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