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架构设计师笔记第35期:表现层框架设计

表现层框架设计是指在软件系统中,将用户界面(UI)和用户交互逻辑与后端业务逻辑分离,使用特定的框架来组织和管理表现层的功能和结构。下面是表现层框架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技术:

  1. 确定需求和功能:首先,明确系统的需求和功能,确定用户界面需要展示的内容和交互逻辑。这包括界面元素、用户操作、数据展示和输入等方面的要求。
  2. 选择适合的框架:根据系统的需求和技术栈,选择适合的表现层框架。常用的表现层框架包括MVC(Model-View-Controller)框架、MVVM(Model-View-ViewModel)框架和MVP(Model-View-Presenter)框架等。
  3. 设计界面布局:根据需求和功能,设计用户界面的布局和组织结构。这包括确定页面结构、组件布局、导航结构等方面的设计。
  4. 划分模块和组件:根据功能和逻辑的关系,将界面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和组件。这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5. 设计数据交互和通信:确定用户界面与后端服务或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和通信协议。这可能涉及API调用、异步请求、数据绑定等技术。
  6. 实现界面逻辑:根据设计的界面布局和组件,编写界面逻辑代码。这包括处理用户输入、数据展示、事件处理等方面的功能实现。
  7. 进行界面测试和调试:在开发过程中,进行界面测试和调试,确保界面的功能和交互逻辑的正确性。这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等方面。

常用的表现层框架包括:

  • MVC框架:将应用程序分为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三个组件,实现界面逻辑与数据处理的分离。常见的MVC框架有Spring MVC(Java)、asp.net、MVC(.NET)等。
  • MVVM框架:将应用程序分为模型(Model)、视图(View)和视图模型(ViewModel)三个组件,通过数据绑定实现界面和数据之间的自动更新和同步。常见的MVVM框架有AngularJS、Vue.js等。
  • MVP框架:将应用程序分为模型(Model)、视图(View)和展示者(Presenter)三个组件,通过展示者来管理界面逻辑和数据交互。常见的MVP框架有GWT(Google Web Toolkit)、WinForms MVP(.NET)等。

通过使用表现层框架设计,可以实现表现层与业务逻辑的解耦,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可测试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能提升开发效率和用户体验。

相关推荐
Magnetic_h18 分钟前
【iOS】锁的原理
笔记·学习·macos·ios·objective-c·cocoa·xcode
Olrookie19 分钟前
ruoyi-vue(十一)——代码生成
笔记·后端
yuxb731 小时前
Ansible 学习笔记:变量事实管理、任务控制与文件部署
linux·运维·笔记
鸢栀w1 小时前
前端css学习笔记7:各种居中布局&空白问题
前端·css·笔记·学习·尚硅谷网课
之歆2 小时前
大模型微调分布式训练-大模型压缩训练(知识蒸馏)-大模型推理部署(分布式推理与量化部署)-大模型评估测试(OpenCompass)
人工智能·笔记·python
十行代码九行报错3 小时前
Docker基础学习笔记
笔记·学习·docker
所愿ღ8 小时前
JavaWeb-Servlet基础
笔记·servlet
岑梓铭9 小时前
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第五章(2)——CPU指令执行过程
笔记·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组
oe101912 小时前
读From GPT-2 to gpt-oss: Analyzing the Architectural Advances(续)
笔记·gpt·学习
Include everything16 小时前
Rust学习笔记(三)|所有权机制 Ownership
笔记·学习·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