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共识算法】Basic Paxos 算法

basic paxos算法:描述的是多个节点就某个值达成共识。

muti-paxos 算法:描述的是执行多个basic paxos实例,就一系列值达成共识。

共识其实,比如当多个客户端请求服务器,修改同一个值X 多个阶段达成共识。

原理

角色:提议者、接受者、学习者。

提议者 :说白了就是提出一个值,用于投票表决。
接受者 :对提议者提出的值进行投票表决,并存储对应的值。比如A、B、C三个节点,参与协商,并接收和存储数据。

所以一个节点即可能是提议者,也可能是接收者,比如对于一个集群来说,客户端发送请求,当一个节点接收到请求,就是提议者。
学习者:被告知投票的结果,接收达成共识的值,存储保存,不参与投票的过程。 就是一个数据备份的作用。

提议者代表的是接入和协调功能,收到请求后发起二阶段提交,进行共识协商。
接受者代表投票协商和存储数据,对提议的值进行投票,并接受达成共识的值,存储保存
学习者只保存共识的值,不参与投票

提案编号:每个提议者需要的一个编号。

提案值:需要达成共识的数据。

准备阶段

假设客户端1发送一个[1,] 提案编号,请求先达到节点A、B,客户端2发送提案编号[5,] 先达到节点C。因为准备节点不需要提议值,写需要写到提案编号就可以了。

整个处理过程是这样的。

节点A、B先收到1的提案编号,并且查看之前没有提案编号,并承诺以后不响应小于等于1的提案编号,不会通过小于1的提案

节点c接受到请求后,因为是提案5到达,所以不响应小于等于5的提案编号,不会通过小于5的提案。

所以整个过程来说的话,其实就是针对节点A、B 提案编号1返回了响应。节点C对于提案编号5返回了响应。然后节点A、B 对于提案编号5返回响应,因为5>1。而节点C针对提案编号1 不发挥响应。

接受阶段

客户端 接着发起接受阶段,比如客户端1发起的提议值是3,那么就是[1,3] 而客户端2发起提议值是7,所以就是 [5,7]。由于有规则限定,接受者不会接受比自己小的提案编号的提议值,所以接受者 A、B、C三个节点否决了客户端1的提议值。而接受了客户端2的提议值。

所以最终三个节点就x=7达成了共识。

而basic paxos算法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也就是集群中少于一半以上的节点出现故障的话,剩余节点依然可以就某个值达成共识。

小结

basic paxos是通过二阶段提交的方式进行达成共识的。
basic paxos可以实现容错能力,少于一半的节点故障,依然可以工作
提案编号其实就代表者优先级,
在请求阶段,如果接受者不会返回小于等于已经响应过的提案编号。比如请求 1、2,2如果先到达,1就不会响应
在接受阶段,如果接受请求的提案的提案编号,小于已经响应过的提案编号,接受者不会通过这个提案
如果接受者之前有通过提案,那么接受者将承诺,会在准备请求返回已经通过的最大编号的提案信息

三个说白了就是我不会响应小于提案编号。不会通过已经响应过的提案值。如果有结果,那么就不会在产生新的值。

相关推荐
拾忆-eleven4 小时前
区块链如何达成共识:PoW/PoS/DPoS的原理、争议与适用场景全解
区块链·智能合约
躺不平的理查德4 小时前
General Spark Operations(Spark 基础操作)
大数据·分布式·spark
talle20214 小时前
Zeppelin在spark环境导出dataframe
大数据·分布式·spark
渣渣盟4 小时前
大数据开发环境的安装,配置(Hadoop)
大数据·hadoop·分布式
Angindem5 小时前
SpringClound 微服务分布式Nacos学习笔记
分布式·学习·微服务
龙仔72513 小时前
离线安装rabbitmq全流程
分布式·rabbitmq·ruby
ProgramHan14 小时前
Web3革命——区块链技术重构数字世界的技术逻辑与产业未来
重构·web3·区块链
〆、风神16 小时前
Spring Boot 整合 Lock4j + Redisson 实现分布式锁实战
spring boot·分布式·后端
电报号dapp11916 小时前
Web3实战:从零开发你的ERC20代币合约
web3·去中心化·区块链·智能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