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nk、Yarn架构,以Flink on Yarn部署原理详解

Flink、Yarn架构,以Flink on Yarn部署原理详解

Apache Flink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流处理框架,它可以处理实时数据流和批处理数据。Flink的架构原理是其实现的基础,架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JobManager、TaskManager、JobGraph、Checkpoint。

  1. JobManager

    JobManager是Flink集群的控制节点,负责接收用户提交的任务,将任务分配给TaskManager进行执行,并监控任务的执行状态。JobManager还负责保存和恢复Flink应用程序的状态信息,以及维护JobGraph,对任务进行调度和优化。

  2. TaskManager

    TaskManager是Flink集群的工作节点,负责执行由JobManager分配的任务。每个TaskManager可以执行多个任务,每个任务对应一个或多个并行的TaskSlot。TaskSlot是TaskManager中的一个线程池,它负责执行任务的具体业务逻辑。TaskManager还负责将任务的状态信息发送给JobManager,以便JobManager能够监控任务的执行状态。

  3. JobGraph

    JobGraph是Flink应用程序的执行图,它描述了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和数据流向。JobGraph由JobManager维护,它包含了所有任务的信息,包括任务的输入输出、并行度、任务类型等等。JobManager在接收到用户提交的任务后,会将任务解析成JobGraph,然后对JobGraph进行调度和优化,最终将任务分配到TaskManager上执行。

  4. Checkpoint

    Checkpoint是Flink用于实现容错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Flink支持两种类型的Checkpoint:精确一次(Exactly Once)和至少一次(At Least Once)。Checkpoint会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周期性地将任务状态信息保存到持久化存储中,以确保在任务失败或系统故障时能够恢复任务状态。在Flink中,Checkpoint的实现采用了异步快照机制,即在Checkpoint过程中不会阻塞任务的执行,从而保证任务的高吞吐量和低延迟。

用户通过 DataStream API、DataSet API、SQL 和 Table API 编写 Flink 任务,它会生成一个 JobGraph。JobGraph 是由 source、map()、keyBy()、window()、apply()和 sink 等算子组成的。当 JobGraph 提交给 Flink 集群后,能够以 Local、Standalone、Yarn 和kubernetes 四种模型运行。

接下来,深入关注Flink中两个关键组件:JobManager和TaskManager

JobManager架构

JobManager是Flink集群的控制节点,负责接收用户提交的任务,将任务分配给TaskManager进行执行,并监控任务的执行状态。

Flink JobManager架构原理的核心是JobMaster和ResourceManager,其中JobMaster负责任务的调度和监控,ResourceManager负责集群资源的管理。JobMaster和ResourceManager之间通过RPC通信进行交互。

JobMaster主要负责以下几个方面:

  1. 任务管理

JobMaster负责接收用户提交的任务,并将任务转换为JobGraph。JobGraph是Flink应用程序的执行图,它描述了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和数据流向。JobMaster会对JobGraph进行优化和调度,并将任务分配给TaskManager进行执行。

  1. 任务监控

JobMaster会监控任务的执行状态,包括任务的启动、暂停、恢复和取消等操作。如果任务执行失败,JobMaster会重新分配任务,或者通知用户进行处理。

  1. 状态管理

Flink支持任务的状态管理和恢复,JobMaster负责保存和恢复任务的状态信息。在任务执行过程中,JobMaster会周期性地将任务状态信息保存到持久化存储中,以确保在任务失败或系统故障时能够恢复任务状态。

  1. 高可用性

为了保证JobMaster的高可用性,Flink采用了主备模式。即在Flink集群中,有一个主JobMaster和若干备JobMaster。当主JobMaster发生故障时,备JobMaster会接管任务的管理和调度。

TaskManager架构

Flink TaskManager架构原理的核心是TaskExecutor和Slot,其中TaskExecutor是Flink集群中的工作节点,负责执行任务,Slot是TaskExecutor中的任务执行单元,用于执行任务的并发执行。

TaskExecutor是Flink集群中的工作节点,它是执行Flink任务的基本单元。一个Flink TaskExecutor节点可以运行多个Slot,每个Slot是TaskExecutor中的任务执行单元,用于执行任务的并发执行。

在Flink任务启动时,JobManager会将任务的JobGraph分配给一组TaskManager节点,每个TaskManager节点会启动一个或多个TaskExecutor进程。在TaskExecutor进程启动时,会为每个Slot创建一个独立的线程池,用于执行任务。

Slot是TaskExecutor中的任务执行单元,每个Slot都可以同时执行一个任务。任务被分配给Slot后,Slot会启动一个线程来执行任务,从输入数据流中读取数据,并将处理结果输出到输出数据流中。

每个Slot都有自己的资源限制,包括CPU、内存、网络等资源。任务的执行会根据资源限制进行调度,以达到最优的资源利用率。当任务执行结束后,Slot会释放资源,以供其他任务使用。

Flink支持任务的动态调整,包括任务的扩容和缩容。当任务需要更多的资源时,Flink可以动态地增加TaskExecutor节点来满足任务的需求。反之,当任务执行结束后,Flink会回收空闲的TaskExecutor节点,以节省资源。

TaskManager主要负责以下功能:

  1. 执行任务

    TaskManager负责接收来自JobManager的任务,并将任务分配到Task执行器中执行。每个TaskManager可以运行一个或多个任务。

  2. 管理任务状态

    TaskManager负责管理任务的状态和执行上下文,并向JobManager报告任务的状态。

  3. 数据交换

    TaskManager中的网络组件负责数据交换。它负责将数据从一个TaskManager发送到另一个TaskManager,并将数据发送到JobManager。

  4. 管理资源

    TaskManager负责管理其本地资源,例如内存和CPU资源,并确保任务在可用资源范围内运行。

  5. 高可用性

    TaskManager支持高可用性。如果一个TaskManager失败,Flink会将其上运行的任务重新分配到其他TaskManager上,以确保任务继续执行。

Yarn架构概览

Yarn 架构原理 - 总览

YARN(Yet Another Resource Negotiator)是Hadoop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是一个资源管理系统,负责管理Hadoop集群中的资源和任务。本文将详细介绍YARN中ResourceManager、NodeManager、ApplicationMaster和Container组件的实现原理。

  1. ResourceManager

ResourceManager是YARN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是集群资源的总管,负责处理客户端应用程序的资源请求,以及为应用程序分配资源。ResourceManager主要有以下几个组件:

  • Scheduler:Scheduler负责为应用程序分配资源,它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和集群的可用资源进行调度。Scheduler会考虑各个应用程序的优先级,以及应用程序对资源的需求量等因素。
  • ApplicationManager:ApplicationManager负责管理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包括应用程序的提交、启动、停止和监控等。它还负责向Scheduler提交应用程序的资源请求,并获取Scheduler分配的资源。
  1. NodeManager

NodeManager是YARN中运行在每台机器上的组件,它负责管理单个节点上的资源。NodeManager主要有以下几个组件:

  • ContainerExecutor:ContainerExecutor负责启动和管理容器。容器是YARN中运行应用程序的基本单位,每个容器包含一个或多个任务。
  • ApplicationMasterLauncher:ApplicationMasterLauncher负责启动ApplicationMaster。ApplicationMaster是应用程序的管理器,它负责协调应用程序的各个任务,以及与ResourceManager交互。
  • NodeStatusUpdater:NodeStatusUpdater负责向ResourceManager汇报节点的状态,包括节点的可用资源、健康状况等。
  1. ApplicationMaster

ApplicationMaster是YARN中应用程序的管理器,运行在 Slave 上,它负责数据切分,申请资源和分配、任务监控和容错,以及与ResourceManager交互。

  1. Container

Container是YARN中运行应用程序的基本单位,每个容器包含一个或多个任务。Container 负责对资源进行抽象,包括内存、CPU、磁盘、网络等资源。

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是 ResourceManager,主要用来负责整个资源的管理,Client 端是负责向 ResourceManager 提交任务。

Yarn 架构原理 - 任务提交

当用户提交一个任务到YARN时,任务的提交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应用程序提交

用户首先需要将应用程序提交到YARN中。这可以通过命令行工具或API接口完成,用户需要指定应用程序的名称、资源需求和启动命令等信息。

  1. 申请资源

一旦应用程序提交成功,它将会向ResourceManager发送资源请求。ResourceManager会根据集群中的可用资源和其他应用程序的需求,为这个应用程序分配一定数量的资源。

  1. 分配容器

一旦ResourceManager为应用程序分配了资源,它将会向NodeManager发出请求,要求它在一台或多台机器上启动容器。NodeManager接收到请求后,将会为每个容器分配一定数量的资源,并启动容器。

  1. 下载依赖文件

在容器启动之前,NodeManager需要下载应用程序的依赖文件(例如JAR文件)到容器中。这是通过Localizer来完成的。Localizer会从HDFS中下载应用程序的依赖文件,并将它们解压到容器的本地文件系统中。

  1. 启动ApplicationMaster

一旦容器启动并准备好运行应用程序,NodeManager将会启动ApplicationMaster。ApplicationMaster是应用程序的管理器,负责协调应用程序的各个任务,以及与ResourceManager交互。

  1. 分配任务

一旦ApplicationMaster启动成功,它将会向ResourceManager请求更多的资源,以分配应用程序的任务。ResourceManager会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和集群的可用资源,为每个任务分配一个容器。

  1. 执行任务

一旦任务被分配到容器中,TaskExecutor将会从容器中获取任务,并在本地执行任务。执行完成后,TaskExecutor会向ApplicationMaster报告任务的状态。

总之,任务提交到YARN的过程涉及多个组件之间的协作和通信。其中ResourceManager负责管理集群资源,NodeManager负责管理单个节点上的资源,ApplicationMaster负责协调应用程序的各个任务,而Container则是运行应用程序的基本单位。 任务的执行和状态监控也涉及多个组件之间的协作和通信。在这个过程中,YARN通过将资源管理和任务管理分离,实现了高效的资源利用和任务协调。

Flink on Yarn 中 PerJob 模式是指每次提交一个任务,然后任务运行完成之后资源就会被释放。在了解了Yarn 的原理之后,PerJob 的流程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具体如下:

  • 首先 Client 提交 Yarn App,比如 JobGraph 或者 JARS。
  • 接下来 Yarn 的 ResourceManager 会申请第一个 Container。这个 Container 通过 ApplicationMaster 启动进程,ApplicationMaster 里面运行的是 FLink 程序,即 Flink-Yarn ResourceManager 和 JobManager。
  • 最后 Flink-Yarn ResourceManager 向 Yarn ResourceManager 申请资源。当分配到资源后,启动 TaskManager。TaskManager 启动后向 Flink-Yarn ResourceManager 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 JobManager 就会分配具体的任务给 TaskManager 开始执行。

在Flink on Yarn的Per-Job模式中,每个Flink任务实现资源隔离的主要方式如下:

  1. 独立的Yarn应用程序:每个Flink作业都会被打包成一个独立的Yarn应用程序,包括一个JobManager进程和若干个TaskManager进程。这样可以保证每个Flink作业都运行在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中,避免了不同作业之间的资源冲突和干扰。
  2. 动态资源分配:在Flink on Yarn Per-Job模式中,Flink作业会根据实际资源需求向Yarn资源管理器请求所需的资源,并在作业执行期间动态调整资源使用情况。这样可以避免Flink作业占用过多资源,导致其他作业无法正常执行。
  3. 容器隔离:在Yarn中,每个应用程序都运行在一个独立的容器中,容器之间是相互隔离的。Flink作业也是运行在Yarn的容器中,这样可以保证每个Flink作业之间的资源隔离性。
  4. 任务隔离:Flink作业中的每个任务都是独立执行的,它们之间不会共享任何资源,包括内存、CPU、网络等。同时,Flink还提供了TaskExecutor的资源管理机制,可以根据每个任务的资源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分配情况,从而保证每个任务都能够得到足够的资源。

在 PerJob 模式中,执行完任务后整个资源就会释放,包括 JobManager、TaskManager 都全部退出。而 Session 模式则不一样,它的 Dispatcher 和 ResourceManager 是可以复用的。

Session模式的Flink任务部署过程跟Per-Job类似,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 部署方式:Session模式是一种长期运行的Flink集群模式,用户可以通过Flink客户端连接到集群中的一个或多个JobManager,提交多个Flink作业,而PerJob模式则是每个Flink作业都会创建一个独立的Yarn应用程序,并在该应用程序中启动JobManager和TaskManager进程。
  2. 资源使用:Session模式是预分配资源的,也就是提前根据指定的资源参数初始化一个Flink集群,并常驻在YARN系统中,拥有固定数量的JobManager和TaskManager,该资源中JobManager有且只有一个。
  3. 作业隔离:Session模式下由于是预分配资源(资源总量有限),多个作业之间又不是隔离的,故可能会造成资源的争用,如果有一个作业因为异常导致TaskManager宕机,则它上面承载着的所有作业也都会受到影响。而在PerJob模式下,由于每个Flink作业都会创建一个独立的Yarn应用程序,因此不同作业之间也是相互隔离的。
  4. 适用场景:PerJob模式适用于长期运行的Flink集群场景,适合处理大量的实时数据 ,例如流处理、复杂事件处理等;而Session模式适用于短期的、需要单独调度的Flink作业

application模式,在该模式下会为每个提交的应用创建一个集群,用户程序的 main 方法将在JobManager集群中而不是客户端运行。

Application模式的会话集群,仅在特定应用程序的作业之间共享,并在应用程序完成时终止。

在这种体系结构中,Application 模式在不同应用之间提供了资源隔离和负载平衡保证。在特定一个应用程序上,JobManager 执行 main() 可以节省所需的 CPU 周期,还可以节省本地下载依赖项所需的带宽。

附官网的模式区分如下所示:

相关推荐
莫叫石榴姐1 小时前
数据科学与SQL:组距分组分析 | 区间分布问题
大数据·人工智能·sql·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数据挖掘
javaDocker1 小时前
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
架构
魔珐科技2 小时前
以3D数字人AI产品赋能教育培训人才发展,魔珐科技亮相AI+教育创新与人才发展大会
大数据·人工智能
上优3 小时前
uniapp 选择 省市区 省市 以及 回显
大数据·elasticsearch·uni-app
JosieBook3 小时前
【架构】主流企业架构Zachman、ToGAF、FEA、DoDAF介绍
架构
samLi06204 小时前
【更新】中国省级产业集聚测算数据及协调集聚指数数据(2000-2022年)
大数据
.生产的驴4 小时前
SpringCloud OpenFeign用户转发在请求头中添加用户信息 微服务内部调用
spring boot·后端·spring·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
Mephisto.java4 小时前
【大数据学习 | Spark-Core】Spark提交及运行流程
大数据·学习·spark
丁总学Java4 小时前
ARM 架构(Advanced RISC Machine)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arm开发·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