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希尔排序

1959 年 7 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数学系博士 Donald Shell 在 《ACM 通讯》上发表了希尔排序算法,成为首批将时间复杂度降到 O(n²)以下的算法之一。虽然原始的希尔排序最坏时间复杂度仍然是 O(n²) ,但经过优化的希尔排序可以达到 O(n1.3)甚至O(n7/6)。

略为遗憾的是,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希尔排序和冒泡、选择、插入等排序算法一样,逐渐被快速排序所淘汰,但作为承上启下的算法,不可否认的是,希尔排序身上始终闪耀着算法之美。

希尔排序本质上是对插入排序的一种优化,它利用了插入排序的简单,又克服了插入排序每次只交换相邻两个元素的缺点。它的基本思想是:

  • 将待排序数组按照一定的间隔分为多个子数组,每组分别进行插入排序。这里按照间隔分组指的不是取连续的一段数组,而是每跳跃一定间隔取一个值组成一组
  • 逐渐缩小间隔进行下一轮排序
  • 最后一轮时,取间隔为 1,也就相当于直接使用插入排序。但这时经过前面的「宏观调控」,数组已经基本有序了,所以此时的插入排序只需进行少量交换便可完成

举个例子,对数组 [84,83,88,87,61,50,70,60,80,99] 进行希尔排序的过程如下:

第一遍(5 间隔排序):按照间隔 5 分割子数组,共分成五组,分别是

84,50\],\[83,70\],\[88,60\],\[87,80\],\[61,99\]。对它们进行插入排序,排序后它们分别变成: \[50,84\],\[70,83\],\[60,88\],\[80,87\],\[61,99\],此时整个数组变成 \[50,70,60,80,61,84,83,88,87,99

第二遍(2 间隔排序):按照间隔 2 分割子数组,共分成两组,分别是

50,60,61,83,87\],\[70,80,84,88,99\]。对他们进行插入排序,排序后它们分别变成:\[50,60,61,83,87\],\[70,80,84,88,99\],此时整个数组变成 \[50,70,60,80,61,84,83,88,87,99\]。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当我们完成 2 间隔排序后,这个数组仍然是保持 5 间隔有序的。也就是说,**更小间隔的排序没有把上一步的结果变坏**。 第三遍(1 间隔排序,等于直接插入排序):按照间隔 1 分割子数组,分成一组,也就是整个数组。对其进行插入排序,经过前两遍排序,数组已经基本有序了,所以这一步只需经过少量交换即可完成排序。排序后数组变成 \[50,60,61,70,80,83,84,87,88,99\],整个排序完成。

相关推荐
kkkkk0211063 分钟前
【Rust创作】Rust 错误处理:从 panic 到优雅控制
开发语言·算法·rust
爱学习的小鱼gogo17 分钟前
pyhton 螺旋矩阵(指针-矩阵-中等)含源码(二十六)
python·算法·矩阵·指针·经验·二维数组·逆序
坚持编程的菜鸟1 小时前
LeetCode每日一题——二进制求和
c语言·算法·leetcode
Glink1 小时前
现在开始将Github作为数据库
前端·算法·github
WWZZ20252 小时前
快速上手大模型:机器学习6(过拟合、正则化)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机器人·slam·具身感知
ceclar1232 小时前
C++Lambda表达式
开发语言·c++·算法
2401_841495642 小时前
【强化学习】动态规划算法
人工智能·python·算法·动态规划·强化学习·策略迭代·价值迭代
WWZZ20252 小时前
快速上手大模型:机器学习5(逻辑回归及其代价函数)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机器人·slam·具身感知
DuHz2 小时前
基于频率分集阵列的MIMO雷达联合距离角度估计——论文阅读
论文阅读·算法·汽车·信息与通信·毫米波雷达
INGNIGHT3 小时前
单词搜索 II · Word Search II
数据结构·c++·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