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希尔排序

1959 年 7 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数学系博士 Donald Shell 在 《ACM 通讯》上发表了希尔排序算法,成为首批将时间复杂度降到 O(n²)以下的算法之一。虽然原始的希尔排序最坏时间复杂度仍然是 O(n²) ,但经过优化的希尔排序可以达到 O(n1.3)甚至O(n7/6)。

略为遗憾的是,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希尔排序和冒泡、选择、插入等排序算法一样,逐渐被快速排序所淘汰,但作为承上启下的算法,不可否认的是,希尔排序身上始终闪耀着算法之美。

希尔排序本质上是对插入排序的一种优化,它利用了插入排序的简单,又克服了插入排序每次只交换相邻两个元素的缺点。它的基本思想是:

  • 将待排序数组按照一定的间隔分为多个子数组,每组分别进行插入排序。这里按照间隔分组指的不是取连续的一段数组,而是每跳跃一定间隔取一个值组成一组
  • 逐渐缩小间隔进行下一轮排序
  • 最后一轮时,取间隔为 1,也就相当于直接使用插入排序。但这时经过前面的「宏观调控」,数组已经基本有序了,所以此时的插入排序只需进行少量交换便可完成

举个例子,对数组 [84,83,88,87,61,50,70,60,80,99] 进行希尔排序的过程如下:

第一遍(5 间隔排序):按照间隔 5 分割子数组,共分成五组,分别是

84,50\],\[83,70\],\[88,60\],\[87,80\],\[61,99\]。对它们进行插入排序,排序后它们分别变成: \[50,84\],\[70,83\],\[60,88\],\[80,87\],\[61,99\],此时整个数组变成 \[50,70,60,80,61,84,83,88,87,99

第二遍(2 间隔排序):按照间隔 2 分割子数组,共分成两组,分别是

50,60,61,83,87\],\[70,80,84,88,99\]。对他们进行插入排序,排序后它们分别变成:\[50,60,61,83,87\],\[70,80,84,88,99\],此时整个数组变成 \[50,70,60,80,61,84,83,88,87,99\]。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当我们完成 2 间隔排序后,这个数组仍然是保持 5 间隔有序的。也就是说,**更小间隔的排序没有把上一步的结果变坏**。 第三遍(1 间隔排序,等于直接插入排序):按照间隔 1 分割子数组,分成一组,也就是整个数组。对其进行插入排序,经过前两遍排序,数组已经基本有序了,所以这一步只需经过少量交换即可完成排序。排序后数组变成 \[50,60,61,70,80,83,84,87,88,99\],整个排序完成。

相关推荐
ZZZS05163 分钟前
stack栈练习
c++·笔记·学习·算法·动态规划
hans汉斯28 分钟前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基于力传感器坐标系预标定的重力补偿算法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人·信号处理·深度神经网络
vortex52 小时前
算法设计与分析:分治、动态规划与贪心算法的异同与选择
算法·贪心算法·动态规划
前端拿破轮2 小时前
🤡🤡🤡面试官:就你这还每天刷leetcode?连四数相加和四数之和都分不清!
算法·leetcode·面试
地平线开发者3 小时前
征程 6|工具链量化简介与代码实操
算法·自动驾驶
DoraBigHead3 小时前
🧠 小哆啦解题记——谁偷改了狗狗的台词?
算法
Kaltistss3 小时前
240.搜索二维矩阵Ⅱ
线性代数·算法·矩阵
轻语呢喃3 小时前
每日LeetCode:合并两个有序数组
javascript·算法
大熊猫侯佩4 小时前
Swift 数学计算:用 Accelerate 框架让性能“加速吃鸡”
算法·swift
杰克尼4 小时前
2. 两数相加
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