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的笔试

第一题

有两只猫咪和n条不同类型的鱼,每条鱼都只能被其中一只猫咪吃掉。

下标为i处的鱼被吃掉的得分为:

如果第一只猫咪吃掉,则得分为reward1[i]。如果第二只猫咪吃掉,则得分为reward[i]。

给你一个正整数数组reward1 ,一个正整数数组reward2,和一个非负整数k。

请你返回第一只猫咪恰好吃掉k条鱼的情况下,最大得分为多少。

输入

1 1 3 4

4 4 1 1

2

输出

15

说明

这个例子中,第一只猫咪吃掉第2和3条鱼(下标从0于始),第二只猫咪吃掉第0和1条鱼。

总得分为4+4+3+4=15。

15是最高得分。

思路

  • 定义状态:令 dp[i][j] 表示第一只猫咪吃掉 i 条鱼,第二只猫咪吃掉 j 条鱼时,能得到的最大得分。
  • 初始状态:dp[0][0] = 0,表示两只猫咪都没有吃鱼时,得分为 0。
  • 状态转移:对于每一条鱼,有三种选择:
    • 第一只猫咪吃掉,那么 dp[i][j] = dp[i-1][j] + reward1[i+j-1],其中 reward1[i+j-1] 表示第 i+j-1 条鱼的得分。
    • 第二只猫咪吃掉,那么 dp[i][j] = dp[i][j-1] + reward2[i+j-1],其中 reward2[i+j-1] 表示第 i+j-1 条鱼的得分。
    • 两只猫咪都不吃,那么 dp[i][j] = dp[i][j],不改变得分。
    • 取这三种选择中的最大值作为 dp[i][j] 的值。
  • 最终答案:由于题目要求第一只猫咪恰好吃掉 k 条鱼,那么最终答案就是 dp[k][n-k],其中 n 是鱼的总数。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xScore(vector<int>& reward1, vector<int>& reward2, int k) {
    int n = reward1.size(); // 鱼的总数
    vector<vector<int>> dp(k + 1, vector<int>(n - k + 1, 0)); // 定义状态数组
    for (int i = 0; i <= k; i++) { // 遍历第一只猫咪吃掉的鱼数
        for (int j = 0; j <= n - k; j++) { // 遍历第二只猫咪吃掉的鱼数
            if (i == 0 && j == 0) continue; // 跳过初始状态
            int score = 0; // 记录当前得分
            if (i > 0) { // 如果第一只猫咪可以吃掉一条鱼
                score = max(score, dp[i-1][j] + reward1[i+j-1]); // 更新得分
            }
            if (j > 0) { // 如果第二只猫咪可以吃掉一条鱼
                score = max(score, dp[i][j-1] + reward2[i+j-1]); // 更新得分
            }
            dp[i][j] = score; // 更新状态数组
        }
    }
    return dp[k][n-k]; // 返回最终答案
}

int main() {
    vector<int> reward1 = {1, 1, 3, 4}; // 输入第一只猫咪的得分数组
    vector<int> reward2 = {4, 4, 1, 1}; // 输入第二只猫咪的得分数组
    int k = 2; // 输入第一只猫咪要吃掉的鱼数
    cout << maxScore(reward1, reward2, k) << endl; // 输出最大得分
    return 0;
}

第二题

在一个城市探险活动中,主办方标记了n个地标,编号为0到n-1。大壮需要从城市的起点(编号为0的地标)经过一系列地标后,最终到达终点(编号为n-1的地标)。每个地标都对应一个整数,表示从当前地标可以跳过的地标数量。例如,如果小王当前处于编号为i的地标,且地标对于的数字为nums[i],那么他可以选择跳过中间所有地标,而是直接去往任意编号为i用j的地标,其中0<=j= nums[i]且i+j<n。主办方确保有路线可以成功到达终点地标,为了顺利到达终点,请帮助大壮计算,他需要经过的最少的地标数量。

输入描述:

地标组数

输出描述:

经过最少地标数量

示例1

输入

2, 1, 1,3, 1, 3, 1, 4

输出

4

示例2

输入

5, 4, 3, 2, 1,2, 3, 1, 1, 2

输出

3

思路:

  • 定义一个变量 ans 表示经过的地标数量,初始为 0。
  • 定义一个变量 cur 表示当前所在的地标编号,初始为 0。
  • 定义一个变量 next 表示下一步要跳到的地标编号,初始为 0。
  • 使用一个 while 循环,当 cur < n - 1 时,执行以下操作:
    • 遍历从 cur + 1 到 cur + nums[cur] 的所有地标编号 i,找出使得 i + nums[i] 最大的那个 i,并赋值给 next。
    • 如果 next == cur,说明无法继续前进,返回 -1 表示无解。
    • 否则,将 cur 更新为 next,并将 ans 加一。
  • 返回 ans 作为最终答案。

根据以上思路,可以用 C++ 语言编写如下代码: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inLandmarks(vector<int>& nums) {
    int n = nums.size(); // 地标的总数
    int ans = 0; // 经过的地标数量
    int cur = 0; // 当前所在的地标编号
    int next = 0; // 下一步要跳到的地标编号
    while (cur < n - 1) { // 当没有到达终点时
        int max_jump = 0; // 记录能跳到的最远距离
        for (int i = cur + 1; i <= cur + nums[cur]; i++) { // 遍历所有可选的地标
            if (i + nums[i] > max_jump) { // 如果能跳得更远
                max_jump = i + nums[i]; // 更新最远距离
                next = i; // 更新下一步目标
            }
        }
        if (next == cur) return -1; // 如果无法前进,返回-1表示无解
        cur = next; // 更新当前位置
        ans++; // 更新经过的地标数量
    }
    return ans; // 返回最终答案
}

int main() {
    vector<int> nums = {2, 1, 1, 3, 1, 3, 1, 4}; // 输入地标组数
    cout << minLandmarks(nums) << endl; // 输出经过最少地标数量
    return 0;
}
相关推荐
2501_924889552 小时前
商超高峰客流统计误差↓75%!陌讯多模态融合算法在智慧零售的实战解析
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机视觉·零售
jingfeng5143 小时前
C++模板进阶
java·c++·算法
地平线开发者3 小时前
征程 6X | 常用工具介绍
算法·自动驾驶
地平线开发者3 小时前
理想汽车智驾方案介绍 2|MindVLA 方案详解
算法·自动驾驶
艾莉丝努力练剑4 小时前
【C语言16天强化训练】从基础入门到进阶:Day 7
java·c语言·学习·算法
地平线开发者4 小时前
LLM 中评价指标与训练概要介绍
算法·自动驾驶
Ghost-Face5 小时前
关于并查集
算法
flashlight_hi6 小时前
LeetCode 分类刷题:2529.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最大计数
python·算法·leetcode
花火|6 小时前
算法训练营day60 图论⑩ Bellman_ford 队列优化算法、判断负权回路、单源有限最短路
算法·图论
2501_924890526 小时前
商超场景徘徊识别误报率↓79%!陌讯多模态时序融合算法落地优化
java·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