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DIN与注意力计算方式

DIN与注意力计算方式

动态兴趣网络(Dynamic Interest Network,DIN)是一种用于推荐系统的深度学习模型,它以注意力机制为基础,可以根据用户当前的兴趣动态调整推荐结果。本文将介绍DIN模型的原理,以及其中的注意力计算方式,包括示例和代码演示。

1. DIN模型概述

DIN模型是一种动态兴趣网络,旨在解决传统推荐系统中静态兴趣假设的问题。传统推荐系统通常假设用户的兴趣是固定的,而DIN通过考虑用户的当前行为来动态调整兴趣。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注意力机制,根据用户当前的行为和历史行为,自适应地加权物品特征,从而生成推荐结果。

2. 注意力计算方式

在DIN模型中,注意力计算是关键部分。注意力机制用于确定用户当前行为应该关注历史行为中的哪些部分。一种常见的注意力计算方式是使用加权和池化(Weighted Sum-Pooling)来生成注意力权重。

2.1 注意力权重计算

DIN中的注意力权重计算可以表示为: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display="block"> a i = e f ( a i ) ∑ j = 1 N e f ( a j ) a_i = \frac{e^{f(a_i)}}{\sum_{j=1}^{N}e^{f(a_j)}} </math>ai=∑j=1Nef(aj)ef(ai)

其中,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 i a_i </math>ai 表示历史行为序列中的第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i i </math>i 个行为,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f ( a i ) f(a_i) </math>f(ai) 是一个特定的函数,可以是神经网络中的一层。通过这个计算方式,每个历史行为都会被赋予一个注意力权重,用于加权求和。

2.2 加权和池化

得到注意力权重后,可以通过加权和池化的方式来生成最终的兴趣表示。典型的加权和池化计算如下: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display="block"> v interest = ∑ i = 1 N a i ⋅ v i v_{\text{interest}} = \sum_{i=1}^{N}a_i \cdot v_i </math>vinterest=i=1∑Nai⋅vi

其中,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v interest v_{\text{interest}} </math>vinterest 是用户的兴趣表示,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v i v_i </math>vi 是历史行为序列中的第 <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i i </math>i 个行为的特征表示。

3. 示例与代码实现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 Python 代码示例,用于构建一个基于DIN模型的推荐系统,包括注意力计算部分: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 构建用户行为序列和物品特征
user_behavior = torch.LongTensor([1, 3, 2])  # 用户的历史行为序列
item_features = torch.FloatTensor([[0.2, 0.4], [0.3, 0.5], [0.1, 0.2], [0.6, 0.7]])

# 定义DIN模型
class DINModel(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num_items, embedding_dim):
        super(DINModel, self).__init__()
        self.item_embeddings = nn.Embedding(num_items, embedding_dim)
        self.attention_layer = nn.Linear(embedding_dim, 1)
        
    def forward(self, user_behavior):
        # 获取历史行为的嵌入
        behavior_embeddings = self.item_embeddings(user_behavior)
        # 计算注意力权重
        attention_scores = self.attention_layer(behavior_embeddings).squeeze(dim=2)
        attention_weights = torch.softmax(attention_scores, dim=1)
        # 加权和池化
        user_interest = torch.sum(attention_weights.unsqueeze(dim=2) * behavior_embeddings, dim=1)
        return user_interest

# 初始化模型和优化器
model = DINModel(num_items=item_features.size(0), embedding_dim=item_features.size(1))
optimizer = 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0.01)

# 训练模型
predicted_interest = model(user_behavior)

print("用户兴趣表示:", predicted_interest)

运行结果可能如下所示(数值仅为示例):

lua 复制代码
用户兴趣表示: tensor([[-0.0146,  0.0243]], grad_fn=<SumBackward1>)

结论

DIN模型是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推荐模型,可以动态地调整兴趣以生成推荐结果。注意力计算是DIN模型的核心,通过加权和池化的方式生成用户的兴趣表示。通过代码示例,我们可以了解如何构建一个基本的DIN模型,以便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推荐系统中的注意力机制和动态兴趣建模。

相关推荐
studytosky4 分钟前
深度学习理论与实战:MNIST 手写数字分类实战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分类·matplotlib
做萤石二次开发的哈哈9 分钟前
11月27日直播预告 | 萤石智慧台球厅创新场景化方案分享
大数据·人工智能
AGI前沿12 分钟前
AdamW的继任者?AdamHD让LLM训练提速15%,性能提升4.7%,显存再省30%
人工智能·算法·语言模型·aigc
Tan_Ying_Y14 分钟前
什么是垃圾回收算法 他的底层原理是什么?
算法
Xの哲學27 分钟前
Linux 分区表深度技术剖析
linux·网络·算法·架构·边缘计算
后端小肥肠32 分钟前
小佛陀漫画怎么做?深扒中老年高互动赛道,用n8n流水线批量打造
人工智能·aigc·agent
是店小二呀32 分钟前
本地绘图工具也能远程协作?Excalidraw+cpolar解决团队跨网画图难题
人工智能
写写闲篇儿34 分钟前
经典算法题剖析之传递信息(三)
算法
上不如老下不如小36 分钟前
2025年第七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初赛 Python组 编程题汇总
开发语言·python·算法
i爱校对1 小时前
爱校对团队服务全新升级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