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二叉树

文章目录

💐1.树形结构

💐1.1 概念(了解)

hello 大家好,今天将讲解一种新的数据结构,这也是所有数据结构中最难 的一个------树形数据结构

在生活中,不管你是城里人儿, 还是村儿里人,相信大家都见过树,在树上面可以看到许多的分支,而一个小分支又衍生出了许多的更小的分支,最后直到开花结果,而接下来要讲的树形的数据结构 也是这样的;

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由n个有限的节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层次关系(因为他们是一层一层的)的集合 ,为什么要把这一种数据结构叫做 呢?因为阿,这种结构看起来像是一颗根朝上,叶子朝下的倒挂树;就像下面这样

1.在树中,有一个特殊的节点,称为根节点,根节点的上面不会再有节点;

2.从根节点衍生出了m (m>0) 个子节点,而每一个子节点也都是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子节点又作为一个根节点衍生出了m个子节点,也称为一颗子树,每棵子树的根节点上面只有一个节点,下面可以有多个或者0个子节点;

3.树与非树的区别

1.子树之间不能相交,每棵子树都是独立存在的

2.每棵子树只能由一个父节点

3.一棵有n个节点的树有n-1条边;

💐1.2 概念(重点)

​ **节点的度:**一个节点含有子树的个数,如 B 的度为2,E 的度为1, F 的度为0;

​ **树的度:**一棵树中,所有节点的度的最大值,如图:B 和 D 节点的度最大,因此树的度为2;

​ **叶子节点或终端节点:**度为0的节点称为叶子节点,如图:J , K,L,M;

​ **双亲节点或父节点:**若一个节点含有子节点,则该节点称为子节点的父节点或双亲节点;

​ **孩子节点或子节点:**如果一个节点含有的子树,则子树的根节点称为该节点的子节点,如图 E 是 B的子节点, J 是E的子节点;

​ **根节点:**一棵树中,没有父节点的节点称为根节点,如 A

​ **节点的层次:**从根节点开始,根为第一层,根的子节点为第二层,以此类推;

​ **树的高度和深度:**树中节点的最大层次;如上图,树的高度或深度为4;

以上的概念需要重点理解;

以下的概念了解即可;

​ **兄弟节点:**具有相同父节点的节点称为兄弟节点,如图:E 和 F 就是兄的节点;

​ **堂兄弟节点:**父节点在同一层的节点称为堂兄弟节点;如图:E 和 G

​ **子孙:**以某节点为根的子树中,任意一个节点都称为该节点的子孙;如图 E 、F、J 是B的子孙;

💐树的应用

但是光说这些树的结构是非常抽象的,这些树在具体都在哪些方面用到了呢?下面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在电脑中的文件夹管理就是一种树的结构,比如在一个文件夹中,有m个文件夹,而在这m个文件夹中,又有许多个文件夹,直到最后的具体文件;

然而,在树形结构中,又分为以下几种树:**二叉树、二叉搜索树、字典树、B树、B+树、val树、红黑树等;**接下来我会针对二叉树进行一个详细的讲解;

💐2.二叉树(重点)

上面介绍过了树的结构,那么什么又是二叉树呢?就像下面这样:


从上图可以看出:

1.一个节点下面只能有一个或两个节点或者没有节点(度不能大于2);

2.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次序不能弄颠倒,它可以有左右子树,或者只有左子树,或者只有右子树,或者是空树都可以,但是就是不能出现第三棵树;

大自然的奇观:

💐2.1 两种特殊的二叉树

满二叉树:对于每一层的节点,每个节点都有左右子节点或者都没有左右子节点,也就是每一层的节点数量都达到了最大值 ,比如第三层的节点数量最多只能有4个;如果一个二叉树的层数为K,则二叉树节点的总数为:
2 k − 1 2^k-1 2k−1

在下图中,二叉树的层数为4层,总节点数就是15;

完全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是由满二叉树引申出来了,假设有n个节点的二叉树,并且给二叉树的每个节点都编写一个下标,每一个节点都是紧挨着放置的,在两个节点之间不会有空位置 ,这样的二叉树称为完全二叉树,与满二叉树相比,完全二叉树最后一层的节点数量不用达到最大值;所以满二叉树也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

💐2.2 二叉树的性质

1.若规定根节点的层数为1,则一棵非空二叉树的第i层上最多有 2^i-1 (i>0) 个节点

2.若规定根节点的二叉树的深度为1, 则深度为k的二叉树的最大的节点数是 (2^k) -1(k >=0)

3.对任何一棵二叉树,如果叶子节点的个数为n0, 度为2的非叶子节点个数为n2,则有n0 = n2 + 1

4.具有n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k 为log2 (n + 1) 向上取整

5.对于一个具有n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如果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给每个节点进行编号,对于序号为i的节点有以下两种种性质:

性质1 :若 i > 0 , 求父节点:(i - 1 ) / 2;

性质2 : 若 2i + 1 < n, 左孩子序号为: 2 i + 1; 若 2i + 2 < n, 右孩子序号:2i + 2;

💐2.3 二叉树的存储方式

二叉树的存储方式分为链式存储顺序存储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链式存储,至于顺序存储会在优先队列中讲解,关于链式存储,它的存储方式最常用的有孩子表示法孩子双亲表示法,下面将讲解孩子表示法,孩子双亲表示法将在平衡树中讲解;

首先,一棵二叉树是由n个节点组成的,而每一个节点中也是存储了一些数据,至于都是哪些数据呢?我们回忆一下链表,链表它不是顺序存储模式,链表中的每个节点除了存储数据以外,还存储了一个地址,为了能够根据这个地址找到下一个节点,同理,二叉树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节点里面会存储两个地址,一个是左子节点,一个是右子节点,那么下面结合这张图为大家介绍孩子表示法:

java 复制代码
    //孩子表示法
   class TreeNode{
       private int val;//数据域
       TreeNode left;//左孩子引用,代表以左孩子节点为根的左子树
       TreeNode right;//右孩子引用,代表以右孩子节点为根的右子树
    }
java 复制代码
    //孩子双亲表示法
   class TreeNode{
       private int val;//数据域
       TreeNode left;//左孩子引用,代表以左孩子节点为根的左子树
       TreeNode right;//右孩子引用,代表以右孩子节点为根的右子树
        TreeNode parent; //当前节点的根节点
    }

💐二叉树的遍历方式

1.前中后序遍历

如果想要玩转二叉树,其实就是在玩二叉树的遍历,包括leetcode上的题,都是在遍历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条件,所以在二叉树的遍历这里,我们更因该熟读于心,首先,遍历的意思就是一条路走到黑,而对于遍历二叉树中每一个节点来讲,按照某种遍历方式一直走,走到不能再走了,然后再掉头返回;而二叉树的遍历方式也有三种:

前序遍历: 先访问根节点 --> 根的左子树 --> 根的右子树

中序遍历: 先访问左子树 --> 根节点 --> 根的右子树

后序遍历: 先访问左子树 --> 右子树 --> 根

以下图的前序遍历为例:

中序遍历结果:A B D G H E C F I

中序遍历结果:G D H B E A F I C

后序遍历结果:G H D E B I F C A

前 中 后 序遍历过程中,经过每一个节点的路线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访问每一个节点的时机不一样

2.层序遍历

层序遍历就是从第一层的根节点开始访问, 然后再从第二层的由左至右进行遍历,然后再第三层由左至右进行遍历,依次类推,自上而下,自左至右进行遍历

💐3.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BinaryTree {
    //孩子表示法
   static class TreeNode{
        public char val;//数据域
       TreeNode left;//左孩子引用,代表以左孩子节点为根的左子树
       TreeNode right;//右孩子引用,代表以右孩子节点为根的右子树
        public TreeNode(char val) {
            this.val = val;
        }
    }

   //使用穷举的方式创建二叉树
    public TreeNode createTree() {
        TreeNode A = new TreeNode('A');
        TreeNode B = new TreeNode('B');
        TreeNode C = new TreeNode('C');
        TreeNode D = new TreeNode('D');
        TreeNode E = new TreeNode('E');
        TreeNode F = new TreeNode('F');
        TreeNode G = new TreeNode('G');
        TreeNode H = new TreeNode('H');
        A.left = B;
        A.right = C;
        B.left = D;
        B.right = E;
        C.left = F;
        C.right = G;
        D.left = H;
        return A;
    }

   //前序遍历
    public void preOrder(TreeNode root) {
        if(root == null) return;
        System.out.print(root.val+" ");
        preOrder(root.left);
        preOrder(root.right);
    }

    //中序遍历
    public void inorder(TreeNode root) {
       if(root == null) return;
       inorder(root.left);
        System.out.print(root.val + " ");
        inorder(root.right);
    }

    //后序遍历
    public void postOrder(TreeNode root) {
        if(root == null) return;
       postOrder(root.left);
       postOrder(root.right);
        System.out.print(root.val + " ");
    }

    // 获取树中节点的个数
    private int size = 0;
   //方法一:定义全局变量
    public int size(TreeNode root) {
       if(root == null) return 0;
       size++;
       size(root.left);
       size(root.right);
       return size;
    }
    //方法二:递归
    public int size1(TreeNode root) {
        if(root == null) return 0;
        int left = size1(root.left);
        int right = size1(root.right);
        return left+right+1;
    }
    // 获取叶子节点的个数
    public int getLeafNodeCount(TreeNode root) {
        if(root == null) return 0;
        if(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
            return 1;
        }
        int left = getLeafNodeCount(root.left);
        int right = getLeafNodeCount(root.right);
       return left+right;
    }
    //获取叶子节点
    public void getLeafNode(TreeNode root, List<Character> list) {
        //List<Character> l = new ArrayList<>();
        if(root == null) {
            return;
        }
        if(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
            list.add(root.val);
        }
        getLeafNode(root.left, list);
        getLeafNode(root.right, list);
    }
// 获取第K层节点的个数
    public int getKLevelNodeCount(TreeNode root,int k) {
        if(root == null) return 0;
        if(k == 1) {
            return 1;
        }
        int left = getKLevelNodeCount(root.left, k-1);
        int right = getKLevelNodeCount(root.right, k-1);
        return left+right;
    }
    //获取第k层节点
    public void getKLevelNode(TreeNode root, int k, List<Character> list) {
        if(root == null) return;
        if(k == 1) {
            list.add(root.val);
        }
        getKLevelNode(root.left, k-1, list);
        getKLevelNode(root.right, k-1, list);
    }
    // 获取二叉树的高度
    int getHeight(TreeNode root) {
        if(root == null) return 0;
        int left = getHeight(root.left);
        int right = getHeight(root.right);
       return Math.max(left, right)+1;
    }
    // 检测值为value的元素是否存在
    TreeNode find(TreeNode root, char val) {
        if(root == null) {
            return null;
        }
        //找到val值直接返回
        if(root.val == val) {
            return root;
        }
        TreeNode left = find(root.left, val);
        //进行剪枝,如果找到了下面就不用再递归右子树
        if(left != null) {
            return left;
        }
        TreeNode right = find(root.right, val);
        if(right != null) {
            return right;
        }
       return null;
    }
    //层序遍历
    public void levelOrder(TreeNode root) {
        Deque<TreeNode> deque = new ArrayDeque<>();
        deque.offer(root);
        while(!deque.isEmpty()) {
            //计算每一层节点的数量
            int size = deque.size();
            //输出每一层的节点
            for(int i = 0; i<size; i++) {
                TreeNode cur = deque.poll();
                if(cur == null) {
                    continue;
                }
                if(cur.left != null) {
                    deque.offer(cur.left);
                }
                if(cur.right != null) {
                    deque.offer(cur.right);
                }
                System.out.print(cur.val+" ");
            }
            System.out.println();
        }
    }
    // 判断一棵树是不是完全二叉树
    boolean isCompleteTree(TreeNode root) {
        Queue<TreeNode> deque = new LinkedList<>();
        deque.offer(root);
        boolean flag = false;
        while(!deque.isEmpty()) {
            TreeNode cur = deque.poll();
            if(cur == null) {
                break;
            }
            deque.offer(cur.left);
            deque.offer(cur.right);
        }
		//循环退出后分为两种情况
        //1.队列为空
        //2.遇见了null
        while(!deque.isEmpty()) {
            TreeNode cur = deque.poll();
            if(cur != null)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
相关推荐
Amd7941 小时前
深入探讨索引的创建与删除:提升数据库查询效率的关键技术
数据结构·sql·数据库管理·索引·性能提升·查询优化·数据检索
OKkankan6 小时前
实现二叉树_堆
c语言·数据结构·c++·算法
指尖下的技术7 小时前
Mysql面试题----为什么B+树比B树更适合实现数据库索引
数据结构·数据库·b树·mysql
Bunury10 小时前
组件封装-List
javascript·数据结构·list
Joeysoda10 小时前
Java数据结构 (从0构建链表(LinkedList))
java·linux·开发语言·数据结构·windows·链表·1024程序员节
比特在路上10 小时前
ListOJ14:环形链表II(寻找环的入口点)
数据结构·链表
涅槃寂雨14 小时前
C语言小任务——寻找水仙花数
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
『往事』&白驹过隙;14 小时前
操作系统(Linux Kernel 0.11&Linux Kernel 0.12)解读整理——内核初始化(main & init)之缓冲区的管理
linux·c语言·数据结构·物联网·操作系统
就爱学编程14 小时前
从C语言看数据结构和算法:复杂度决定性能
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
半桔14 小时前
栈和队列(C语言)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c++·g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