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实战 | 怎么用零信任防范弱密码?

防范弱密码,不仅需要提升安全性,更需要提升用户体验。

比如在登录各类业务系统时,我们希望员工登录不同系统不再频繁切换账号密码,不再需要3-5个月更换一次密码,也不再需要频繁的输入、记录、找回密码。

员工所有的办公操作,只为推进企业业务高效发展。

但是目前大多数员工登录系统时使用的密码,安全性和用户体验都欠佳。

不安全的密码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危害?

去年,黑客组织 RansomHouse通过弱密码,入侵了某芯片巨头企业的内部系统,获取了450Gb 数据。

在RansomHouse公布的文件中显示,他们所提到的弱密码正是"123456",这种过分简单的密码甚至普通人日常都不会用,但是在密码泄露事件中却屡次出现。

Gartner 调研显示,黑客入侵的密码中,有超过60%的密码被泄露。

2022年《Verizon数据泄露事件报告》数据显示,超过80%的数据泄露是由于被窃取或破解的账户密码所引发,但很多用户并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

这些密码泄露事件都是因为密码过于简单?

为什么弱密码屡禁不止?

企业该如何防止弱密码危害?

#01

弱密码,弱在哪里?

员工登录内部业务系统时需要使用密码,而弱密码是一种"容易被黑客利用的字符组合":

信息过于单一或过于短

例如: 123456(数字短语),admin(单词或系统默认密码),111111(重复数字),或者asdfgh(键盘顺序)等容易被猜测到的密码。

但是目前,黑客也很少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直接爆破,一般还需要结合前期收集到的社工信息或历史密码,来提高破解率。

密码相关信息比较容易被猜到

企业信息例如:企业英文名、域名、缩写等等。

个人信息例如 :生日、姓名简拼等等。

密码容易被黑客获取

比如所有的账号都用同一个密码,一旦其中一个密码暴露了,那么所有账号都暴露了。

或者将自己的密码写在便签上或者本子上,直接放在工位电脑旁。

企业集中存储密码的风险

一旦企业内部有漏洞或被黑客入侵,会导致密码集中泄露。

暴露给外部各方和糟糕的密码共享方法是常见的安全错误,调查显示62% 的员工通过短信、邮件、微信等平台暴露过自己的密码。

所以一般来讲,攻击者收集到的弱密码库会包含简单密码 + 历史密码 + 社工密码等多个维度,按照传统的防御手段,我们的思路必须和黑客尽量对齐,来设计防御措施。

#02

现有的防御方式有哪些?

为了抵御弱密码的危害,多年以来企业也做了不少工作,例如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各类流程做弱密码排查:

渗透测试

总结积累成通用弱密码本,再结合专用工具(例如burpsuite等),对研发、测试等各Web系统、数据库、应用等密码进行渗透测试检查,利用工具自动化的对系统进行扫描,技术上保证常见的弱密码不会出现在各个系统中。并对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做好问题整改跟踪。

系统筛查

全面梳理本机构所有采购第三方系统、自研系统、网络等其他设备是否存在默认密码,及时修改默认密码。

但是以上两种方式只能检测出过于简单的密码,无法检测出哪些密码更容易被黑客获取,所以很多企业在用户侧,给员工的密码使用行为层层加码:

  1. 定期要求用户更改密码,例如三个月或者五个月,防止攻击者利用撞库方式或旧密码攻击系统。

  2. 增加密码复杂度,通过限制密码长度、增加大小写、符号的限制,减少简单密码的存在。

  3. 基于IP或Cookie来进行限制,限制其在一定时间内对同一账户的尝试访问次数,提高暴力破解的成本。

然而,企业为了防止弱密码做了很多工作,给员工的日常办公增加了很多负担,也无法真正起到防护作用。

近几年来,弱密码依然是攻防演练、重大安全事件中出现非常多的问题,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之一。

#03

企业需要更安全的密码

更安全的密码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思路,可能需要在现有的密码基础上,做的更加复杂、更难琢磨,但是这样违背人性,没人能经常性的把很多毫无规律的密码背下来,并且几个月换一次。

那我们需要从头来看,从对密码的需求与痛点出发,重新建立一套安全、高效的方案。

以上的"强密码"方案,实际上是使用一种不包括静态密码的凭据和信号组合的认证方法,让使用者在用户体验上"无密码"化,因此也叫做无密码认证方案。

Gartner 预测,到2025年,超过50%的员工和超过20%的客户认证交易将是无密码,而这一数据目前还不到10%。

简单来讲,无密码认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而在具体落地无密码方案时,企业需要基于安全和效率两个角度,基于自己企业目前的现状来落地无密码方案:

安全层面

消除企业基础信息中集中存储密码导致的安全风险;消除密码泄露或密码安全程度不高导致的风险;

效率层面

可以通过无密码访问提升办公效率。

如,避免登录多系统时需要使用不同的密码,避免忘记密码找回密码的多次认证等。

#04

基于零信任理念的无密码方案

零信任作为一种安全范式,旨在消灭传统安全产品中存在的隐形信任。

零信任之父 John Kindervag 当年为其定义为"Never Trust ,Always Verify",即"永不无条件信任, 永远依据上下文验证身份"。

具体来讲,零信任会基于访问者的业务身份和上下文数据,基于最小权限原则,实时动态评估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来确定本次访问的信任级别。

基于零信任理念,可以帮助企业无密码化的方案以高效、无感知的方式推进落地。

收敛暴露面

基于零信任理念的弱密码防护方案在落地时,首先会在网络边界处部署零信任安全访问代理,基于"先认证、再访问"原则,先将所有的业务系统隐藏在网关之后。

暴露面收敛后,只有经零信任验证可信的数据包才可以接触到业务系统,因此可有效抵御未知人员发起的未知攻击。而未经授权的攻击者扫描时,也只可以扫描到网关的信息,无法接触到企业的业务系统,系统安全性大幅提升。

逐步无密码化落地

零信任平台统一身份认证模块,可以使用多因素认证的方式,逐步对各个系统进行无密码化切入;已对接SSO的应用无感切换,支持多套SSO同时接入;未对接SSO应用,同样可被接入和保护,且接入时对业务应用无改造,用户无感知。

零信任统一身份认证对用户身份做统一管理,无论访问者处于企业内部或是外部互联网上,只需使用扫码、OTP令牌动态授权等方式一次认证,即可访问所有已接入零信任的业务系统,提高员工的访问效率。且由于取消了静态密码,使密码不可复制、不可获取、难以预测,可消除隐形信任。

重要系统认证加强与管控

利用零信任平台的分级认证能力,对老旧系统或敏感页面路径做强化认证,当可信人员试图访问高级别页面时,要求其进行二次认证,进一步确认其身份可信。

认证加强后,所有进入到业务系统的数据包皆为可信数据,攻击者无法进入业务系统,因此即使业务系统内部存在漏洞,也无法被攻击者利用。

#05

做最懂用户的零信任安全专家

零信任理念自2010年被提出,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如今已经从概念走向落地。持安科技作为零信任领域的技术创新企业,从甲方到乙方,已有八年零信任研究、实施、落地与运营经验。

持安认为,零信任应该成为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真正变成业务的安全底座,在内外网中全面部署落地,建立基于统一身份的贯穿企业网络、应用、业务、数据的可信链条,实现零信任平台承载业务,业务无需关注安全,企业员工在全球任何地区均可实现无感知的安全办公,兼顾企业的安全与效率。

目前客户覆盖金融、互联网、智能科技、游戏、教育、地产、医疗等行业,标杆客户效应显著,总用户数过60万,接入业务系统20000+,部分大型客户人员规模达10w+,产品经受住了长时间、高并发的考验。

相关推荐
java_logo1 分钟前
NGINX WEBUI Docker 容器化部署指南
运维·nginx·docker·容器·centos·rabbitmq·运维开发
Li zlun16 分钟前
TCP/IP协议:互联网的基石与通信灵魂
网络·网络协议·tcp/ip
SSL店小二17 分钟前
IP SSL证书申请全过程及注意事项
服务器·网络·网络协议·https·ssl
NewCarRen1 小时前
自动驾驶与联网车辆网络安全:系统级威胁分析与韧性框架
网络·网络安全·自动驾驶
q***46521 小时前
若依部署Nginx和Tomcat
运维·nginx·tomcat
行初心1 小时前
uos基础 dmesg 查看内核的实时日志
运维
行初心1 小时前
uos基础 journalctl 查看系统的实时日志
运维
行初心2 小时前
uos基础 ffmpeg 查看多媒体解码的配置信息
运维
路人甲ing..2 小时前
Ubuntu 怎么把树莓派内存卡备份制作成为镜像
linux·运维·ubuntu
QMY5205202 小时前
爬虫技术抓取网站数据的方法
运维·爬虫·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