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我们UDP/TCP协议缓冲区
在UDP和TCP在数据传输和介绍时有有缓冲区概念的。
UDP缓冲区
UDP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发送缓冲区. 调用sendto会直接交给内核, 由内核将数据传给网络层协议进行后 续的传输动作;
UDP具有接收缓冲区. 但是这个接收缓冲区不能保证收到的UDP报的顺序和发送UDP报的顺序一致; 如果 缓冲区满了, 再到达的UDP数据就会被丢弃;
TCP缓冲区
TCP在内核中是具有接收缓冲区和发送缓冲区的。
TCP和UDP由于他们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是独立的(尽管udp没有真正发送缓冲区),所以使用TCP和UDP通信是全双工状态的。

udp协议报头介绍

报头也是结构体。
为了节约紧凑数据,降低内存对齐问题,我们的结构体使用位段结构。

不做数据浪费,tcp报头数据结构也是使用位段结构
UDP报头内容介绍
原端口号:发送方的端口号,接收方再给发送方发送数据时候,可以依据端口发送到对应的主机中特定的进程。
目的端口号:发送方机器上绑定该端口的进程。
UDP长度:整个UDP报文(报头+数据)长度,确定数据长度用的,UDP报头是固定的8字节,所以16位UDP报文长度-8字节就是数据长度。
16位UDP检验和:检测这次数据发送情况,如果有误直接将整个报文丢弃。
检验和的检测我们后面讲完TCP报文后一起说。
UDP协议注意事项
- 无连接: 知道对端的IP和端口号就直接进行传输, 不需要建立连接;
- 不可靠: 没有确认机制, 没有重传机制; 如果因为网络故障该段无法发到对方, UDP协议层也不会给应用层 返回任何错误信息;
- 面向数据报: 不能够灵活的控制读写数据的次数和数量
数据报文:报头固定,以一个一个报的发送方式,不考虑
无连接:意味着不需要链接就可以直接对某个服务器发送数据。
不可靠: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中性词,不可靠意味着,我们发出数据后不用管数据是否抵达,我们只管发送就行了。不需要太多的编写和维护成本。
注意事项
UDP数据报文如果超过了64K数据,数据报会变成2个UDP报,我们需要手动拼接数据。
tcp协议报头介绍
TCP协议特点与报头内容
这里我们讲报头内容和特点是相辅相成的
确认应答机制:每条报文发送对方都会返回一条确认报文

对应使用的是32位序号 和32位确认序号。


这两个选项都存在于tcp报文中,为什么不能直接用一个报文呢?
如果我们使用同一个序号,在client多次发送报文后,server将无法对client也发送报文只等应答所有报文,才可以发送数据,这是极其不合理的。只有你在发不让我发送?所以一般来说在通信的过程中,应答报文和常规通信报文是一起发送的,单纯应答报文不带数据的,所以对常规报文携带的数据不会有影响。

观察画图,会发现我们的应答报文的确认序号是发送报文序号+1。
也就是说,client发送序号:1000报文,server发送确认序号:1001报文。
这是为了, 告诉发送者, 我已经收到了哪些数据; 下一次你从哪里开始发。
server发送确认序号:1001报文,告诉client我已经收到了1000报文,下次从1002开始发送。
这里的序号和确认型号分别还有知识点。
序号
在接收到多次数据时候,依托确认序号得知发送的序号。
因为在网络中传输数据的时候,发送3条报文的序号是,1000、2000、3000的。网络中是无序的,有可能接收方接收到的数据报文序号是,2000、1000、3000,这个时候如果是一份大的数据发送,我们需要将3条报文数据合并,但是必须得知道合并顺序,否则数据会乱序。

所以我们需要使用接收到的报文中的序号对报文重新排序。

确认序号
如果类似上面发送"床前明月光....."大型报文,我们需要发送到多条报文才可以将全部数据发送完毕。所以我们发送了3条报文给server端,按道理来说我们需要对3条报文发送3次确认应答报文。但是这是没有必要的,server端会检测3条报文是否属于同组报文并且检测数据是否存在丢失,如果没有丢失数据,就应答最后序号的报文,发送应答报文,如果发现丢失数据,就发送丢失报文的前一个报文。

4位的首部长度

4位首部长度,是tcp报文的报头长度,4位比特位最大为15(1111)值,但是我们的标准报头就有20个字节,并且还有可能增加选项(选项也属于报头),所以约定了,4位首部长度的单位是4字节,也就是说15*4=60个字节,也即是最大报文长度位60字节。但是一个tcp报文至少必须有标准报头20字节,所以4位首部长度范围是:5~15;
16位窗口大小

如果我们的client端一致给server发送报文,但是我们的server端真正处理一个重要的报文,也就是说发送速度和处理报文速率不相等,导致了server端的接收缓冲区满了或者快满了,这个信息必须通知发送方client。
servser当前缓冲区以使用980/1000,server需要使用一种发送将当前链接的接收缓冲区情况通知client,server将自己的接收缓冲区剩余情况发送给client。

偏移量数据,当出现紧急报文时候,立刻服务器立刻优先执行该报文,提托紧急数据选项,查看服务器情况。

到这里发现这6个位我们并没有介绍,我们在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中一同介绍。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介绍报文类型:
- SYN: 请求建立连接; 我们把携带SYN标识的称为同步报文段
- ACK: 确认号是否有效
- RST:链接重置(server重启,旧链接发送数据立刻会被链接重置;三次握手最后的ACK失败,但是client发送数据,被server要求链接重载)
我们的链接的过程其实就是三次握手的过程。
这三次握手必须是客户端和服务器都3次握手才是链接成功建立。

三次握手后,将公钥密钥的交流发挥到了极值
三次次握手的意义
1、防止低级SYN洪水
防止SYN洪水攻击,如果只有一次握手或者两次,恶意分子可以使用client端向我们的server发送大量的恶意的链接请求,并且自己不处于链接状态。
一次:恶意攻击,直接大量发送SYN报文,并且自己不处于链接状态。
二次:对方链接建立成功,给我们返回ACK报文,直接丢弃,不建立链接。
大量的链接需要服务器维护为该链接的缓冲区,数据结构等等,当到了一定的数量,服务器将再也接收不了链接,甚至崩溃。
为什么3次链接可以有效预防被一台client搞崩的情况呢?
一般而言都是client向server发送链接请求的,在最后一次握手client发送ACK报文后处于先链接状态,而server只有在接收到ACK报文才会处于链接态,说明了client必须链接成功才能让server链接成功,client和server维护相同数量的链接以相关结构体数量。一般而已,server的能力远大于client,所以一台设备client攻击服务器,自己先会崩溃。(但是如果几十万台服务器同时攻击,这就不是三次握手能解决的了)


而三次握手
Client必须承受和Server一样的链接数量。
2、测试全双工通路
client发送SYN给server后,接收到server发送的SYN+ACK,证明了client的接收通路和发送通路畅通
server接收client发送的SYN后,发送SYN+ACK,进入等待后再次接收到ACK确认应答,证明了 server的接收通路和发送通路畅通。
四次挥手
链接断开时需要做的工作。
FIN: 通知对方, 本端要关闭了
断开链接需要双方同时做四次挥手的动作:client端做4次挥手动作,server端也要做4次挥手动作。就像签署离婚协议一样,需要双方签字才生效。


我们server调用close关闭套接字。

理解 CLOSE_WAIT 状态

服务器测试代码:我们只链接客户端,当客户端关闭的时候我们链接不退出。

服务器客户端一同启动。建立链接成功,我们查看一下链接情况。

因为我们使用的是本地链接所以链接是一样的,查看state,发现我们的client和server都处于ESTABLISHED状态,正常通信状态。
我们将客户端关闭。
再次观察连接情况
选择服务器server变成了CLOSE_WAIT状态并保持,客户端变成FIN_WAIT2状态,应证了如果client端发送断开链接,如果服务器在收到断开FIN后并没有执行close函数,关闭套接字的话,服务器和客户端依旧处于临界状态,并且这个状态不会随着时间而关闭,链接必须一定等待server调用close发送FIN才可打破这种状态。这是很关键的一个地方,如果链接一直未关闭,服务器过载将发送崩塌,我们该错误称之为文件描述符泄露。
理解TIME_WAIT状态
TCP协议规定,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要处于TIME_ WAIT状态,等待两个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 的时间后才能回到CLOSED状态
如果是客户端关闭链接,就是客户端进入TIME状态,等待
如果是服务器关闭链接,就是服务端进入TME状态,等待

在TIME_WAIT状态下的一方会进入TIME_WAIT状态,依旧可以接收信息,在等待2MSL时间下下,一个MSL是在网络通信中最远距离通信的时间,这一般由各个linux确定,在Centos7上默认配置的值是60s。使用cat /proc/sys/net/ipv4/tcp_fin_timeout,查看MSL时长
为什么需要TMIE_WAIT状态呢?
- 防止在关闭后网络中依旧有的报文数据需要被接收,我们需要将这些报文做消散处理,避免短时间内再次通信时,收到了上次旧时报文。
- 如果第4次挥手时,ACK发送丢包,被动断开方会再次发送FIN数据,请求断开,这个时候如果,没有TIME_WAIT状态,那么被动断开方将无法收到ACK反馈(但是也没啥,如果发送一定次数后依旧没有ACK状态,被动接收方也就直接断开链接了)。
在TIME_WAIT下再次接收到FIN,将再次发送last ACK,然后重置TIME_WAIT时间重新等待
解决服务器TMIE_WAIT时需要紧急重启
在server的TCP连接没有完全断开之前不允许重新监听, 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不合理的

- 服务器需要处理非常大量的客户端的连接(每个连接的生存时间可能很短, 但是每秒都有很大数量的客户 端来请求).
- 这个时候如果由服务器端主动关闭连接(比如某些客户端不活跃, 就需要被服务器端主动清理掉), 就会产 生大量TIME_WAIT连接.
- 由于我们的请求量很大, 就可能导致TIME_WAIT的连接数很多, 每个连接都会占用一个通信五元组(源ip, , 协议). 其中服务器的ip和端口和协议是固定的源端口 . 如果新来的客户端连接的 , 目的ip, 目的端口 ip和之前关闭的一样,会造成数据混乱。端口号和TIME_WAIT占用的链接重复了, 就会出现问题.
我们可以使用使用setsockopt()设置socket描述符的 选项SO_REUSEADDR为1, 表示允许创建端口号相同但IP地址不同的多个 socket描述符.
cpp
int opt=1;
setsockopt(_listen_socket,SOL_SOCKET,SO_REUSEADDR|SO_REUSEPORT,&opt,sizeof opt);
其实就是跳过判定端口是否被占用的代码。虽然可能数据混乱,但是比较服务器需要等待的损失会较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