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经整理(2)

一)解决哈希冲突的方法有哪些?

哈希冲突指的是在哈希表中,不同的键值映射到了相同的哈希桶,也就是数组索引,导致键值对的冲突

1)设立合适的哈希函数: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出来的地址要均匀的分布在整个空间中

2)负载因子调节:

2.1)开放地址法:

1)当发生哈希冲突时,如果哈希表中没有装满,说明哈希表中一定还有空余位置,那么可以把key放到冲突位置的下一个空位置去,从发生冲突的位置开始,依次次向后探测,直到找到下一个空位置为止

2)当插入数据的时候:先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到待插入元素在哈希表中的位置,如果该位置中没有元素就直接插入新元素,如果该位置中有元素就使用线性探测找到下一个空位置,直接插入元素,从冲突的位置开始,向后进行探测,把元素放进去

3)但是他会容易把冲突的元素会放在一起,还不可以随意地删除元素,例如把4删掉,44查起来,44进行查询需要依赖于4下标会受到影响,需要加上一个标志位flag,没删除是0,删除了是1,所以说在我们进行闭散列来进行处理哈希冲突的时候,不可以随便删除哈希表中原有的元素,若删除此元素会影响其他元素的查找

2.2)二次探测:

1)线性探测的缺点是将产生冲突的元素放到了一起,堆积到了一块,这与其和找下一个空位置有关系,但是二次探测为了解决该问题,找下一个空位置的方法发生了变化

2)放的位置在H(i)=(H(0)+i^2)%m,保证放的数据不会紧挨着,i代表第几次冲突,空间利用率比较低,更加均匀的分配了元素

2.3)链式地址法:

2.4)再哈希法:当发生哈希冲突的时候再次使用另一个哈希函数计算出一个新的哈希值,然后将元素插入到对应的位置

二)HashMap底层是如何进行实现的?

Hashmap集合在jdk1.7的版本(采用头插法),底层是通过数组加链表实现的,在jdk1.8的版本底层是中是通过数组+链表+红黑树实现的,为什么要引入红黑树呢,因为链表的查询效率太低,例如在老版本中通过key算出的index(不同的数据通过哈希函数算出的index相同)得知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会存放到同一个链表中,查询效率非常低,因为会从头查到尾,时间复杂度就是O(n),所以在jdk1.8(采用尾插法)中引入了红黑树,当数组长度大于64况且链表长度大于8时,就会直接将链表转化成红黑树

HashMap的数据结构在jdk1.8之前是数组+链表,为了解决数据量过大、链表过长是查询效率会降低的问题变成了数组+链表+红黑树的结构,利用的是红黑树自平衡的特点。

链表的平均查找时间复杂度是O(n),红黑树是O(log(n))

三)为什么HashMap一定要使用红黑树?

1)AVL树,**因为AVL树和插入和删除节点,整体的性能不如红黑树,**在AVL树中,每一个节点的平衡因子是左子树高度和右子树高度的差值,平衡因子只能是-1,1和0,当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时候,任何节点的平衡因子超过了这个范围,就要通过左旋,右旋,左右双旋右左双旋这样的操作来让AVL树保持平衡,但是红黑树相对来说比较宽松,插入和删除操作会导致比较少的旋转操作,因此在频繁的插入和删除的条件下,红黑树的性能可能要高于AVL树

2)二叉搜索树:左右节点极其不平衡,可能会退化成链表

3)对于结点平衡的要求没有那么特别高,相比于AVL树来说相对来说比较宽松

四)什么是负载因子?

负载因子也叫做扩容因子,本质上是一个用于HashMap何时进行扩容的参数,计算方法就是存入表中的元素的个数/表的大小,当HashMap存储的键值对数量超过了HashMap总容量乘以负载因子的时候,就会发生扩容操作

如果所有数组存满了就扩容,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插入时间就越长,哈希冲突也会变得越来越高

五)为什么HashMap的负载因子是0.75

不仅要平衡性能也要平衡空间的利用率,这个值被认为是时间和空间效率上面之间的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1)当负载因子比较大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发生扩容的时间比较晚,此时哈希表中存储更多的元素才会发生扩容,空间利用率就会比较高,**但是发生哈希冲突碰撞的概率就会比较大,增删查改一个元素的时间就会变长;

2)当负载因子比较小的时候,那么扩容会比较早,此时哈希表数组中存储的元素比较少的时候就发生哈希冲突从而进行扩容了,哈希冲突发生的概率比较低插入的时间会变快,但是空间利用率就会变得非常的低,增删改查的效率会比较高;

六)说一下hashcode和equals的区别

1)hashcode是指定当前引用类型当前元素,当需要将一个引用类型放到散列表中,就需要重写hashcode生成在数组中的下标

2)equals方法是需要在hashcode定义的数组下标中,遍历链表,判断哪个key是和当前的key是相同的,比较引用类型所指向的对象中的具体内容

衍生问题:

一)如果两个数据的hashcode相同,equals一定相同吗?

不一定,但是这两个数据一定哈希到了同一个位置

二)如果两个数据的hashcode不同,equals不一定相同吗?

一定不相同,在数组中的位置都不一样; 如果两个数据的equals相同,那么内容一定相同,此时的hashcode也是相同的;

三)如果newhashMap(19),那么哈希表的数组有多大?

当指定大小的时候,哈希表的数组容量一定是2的多少次幂,所以找超过指定容量的2的多少次幂最靠近19,2的5次幂是32;

四)hashmap什么时候开辟bucket数组,占用内存?

HashMap当第一次put元素的时候,默认容量是16,最接近值的2次幂

五)hashmap什么时候会进行扩容?

当负载因子超过0.75的时候

六)Hashmap链表长度为8时转换成红黑树,你知道为什么是8吗?

1)当链表长度大于或等于8的时候,如果同时还满足容量大于或等于64的时候,就会把链表转换为红黑树,同样,后续如果由于删除或者其他原因调整了大小,当红黑树的节点小于或等于 6 个以后,又会恢复为链表形态;

2)每次遍历一个链表,平均查找的时间复杂度是O(n),n 是链表的长度,由于红黑树有自平衡的特点,可以防止不平衡情况的发生,所以可以始终将查找的时间复杂度控制在log(n)

3)最初链表还不是很长,所以可能 O(n) 和 O(log(n)) 的区别不大,但是如果链表越来越长,那么这种区别便会有所体现。所以为了提升查找性能,需要把链表转化为红黑树的形式。

4)通常如果 hash 算法正常的话,那么链表的长度也不会很长,那么红黑树也不会带来明显的查询时间上的优势,反而会增加空间负担。

5)个人觉得是数据量较少时,红黑树会频繁的发生左旋或者右旋,浪费cpu性能,所以加入了链表,单个 TreeNode 需要占用的空间大约是普通链表Node 的两倍,而当桶中节点数由于移除或者 resize 变少后,又会变回普通的链表的形式,以便节省空间,如果要性能就需要牺牲空间,要空间就要牺牲性能;

七)HashMap的put操作:

1)首先会调用函数叫做hash(key)这个函数最终的返回值是根据当前的key返回一个32位的散列码也就是hashcode,具体做法是key.hashcode()^(key.hashcode<<<16),低16位和高16位进行位运算,保证数据均匀分布;

但是如果说当前元素插入的是一个null值,那么这个key则会默认放到数组的0号位置

2)接下来就会调用putVal()方法

2.1)首先会进行判断哈希表是否为空,或者是说数组的长度等于0,那么直接进行初始化数组

2.2)然后扩容完成之后,会根据之前通过hash函数计算出来的散列码来进行计算当前这个key要存放到数组的哪一个下标,在这里是通过(n-1)&hashcode来计算位置,但是这里面为什么不是hashcode%n,因为对于任意的n来说(n-1)&hashcode=hashcode%n(是任意数字)

2.3)判断数组当前下标有没有元素,如果没有,就进行设置该节点

2.4)再进行判断当前数组的位置是否和当前要插入的key相同,如果相同,直接覆盖value

2.5)如果当前数组的位置不等于key,那么再进行判断当前是否是红黑树,如果是红黑树,直接插入节点

2.6)如果不是红黑树,说明当前结构是链表,那么直接遍历链表,找到链表的最后一个位置,那么直接使用尾插法插入当前元素,如果在遍历的过程中发现key已经重复了,那么直接覆盖value

2.7)如果数组长度大于64&&链表长度大于8,那么直接转化成红黑树进行处理

3)如果超过负载因子,进行扩容
1)当调用没有参数的构造方法的时候

当数组长度是0或者数组的引用为空的时候,第一次put操作的时候,就会执行reasize()的方法来进行扩容,默认的初始容量是16;

2)根据哈希值来进行计算索引的时候,在寻找数组的下标的时候,在咱们之前的代码中时使用Key的哈希值%数组长度,但是在HashMap的源码中是用数组下标=(数组长度-1)&hash)

4&15==4%16hash%n-1的值(也就是得到位置)相等,位运算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八)为什么HashMap数组的容量必须是2^N?

(n-1)&hash保证n是偶数

1)如果n是偶数,那么n-1的最后一位一定是1,当与hash码(hash码最后一位有可能是进行0也有可能是1)&运算的时候,得到的最后一位是0或者1;

最终得到的数组下标可能是奇数也有可能是偶数

2)如果n是奇数,那么n-1的最后一位是0,那么与hash函数进行&操作的时候,会得到的下标的最后一位一定为0;最后只能得到偶数下标;

3)就是说我们以初始容量为16来进行举例,16-1=15,那么15的二进制序列就是001111,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奇数二进制最后一位必然是1,当一个hash值参与运算的时候,最后一位可能是1,也有可能是0,当一个偶数和hash值进行与运算的时候最后一位必然是0,会造成有些位置永远也无法映射上值

4)保证数组容量是偶数,才可以保证最后的下标即是奇数下标又是偶数下标

九)HashMap和HashTable有什么区别?

1)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Hashtable是线程安全性能比较低,而HashMap则非线程安全安全性比较高

2)HashMap可以使用null作为key,不过建议还是尽量避免这样使用,HashMap以null作为key时,总是存储在table数组的第一个节点上,但是hashtable这样的线程安全的集合类容器不允许插入空的key和value的,在咱们ConcurrentHashMap和HashTable的源码当中,如果key为空,或者value为空,直接抛出空指针异常
4)HashMap的初始容量为16,Hashtable初始容量为11,两者的填充因子默认都是0.75。
5)HashMap扩容时是当前容量翻倍即:capacity*2,Hashtable扩容时是容量翻倍+1即:capacity*2+1。
6)HashMap数据结构:数组+链表+红黑树,Hashtable数据结构:数组+链表。

7)计算哈希值也是不同的:hashMap先计算出哈希值,然后无符号右移16位,然后再进行按位异或操作,但是hashTable直接按位与0x7FFFF得到散列码;

java 复制代码
int hash = key.hashCode();
int index = (hash & 0x7FFFFFFF) % tab.length;
十)HashMap为什么会产生死循环和数据覆盖等问题?

HashMap产生死循环的原因就是因为数据扩容是头插法,形成环形链表

再加上是多线程的并发扩容操作造成了死循环的问题

死循环产生步骤1:

死循环是并发HashMap进行扩容导致的,并发扩容的第一步,线程T1和线程T2需要同时进行扩容操作,此时T1线程和T2线程指向的是链表的头节点A,而T1.next和T2.next指向的下一个节点就是B

死循环产生步骤2:此时T1线程扩容完成,T2线程被唤醒,也开始执行扩容操作

死循环执行步骤3:因为T2线程被唤醒之后,T1线程刚刚完成扩容,T1完成扩容之后B的下一个节点是A,但是此时T2线程此时指向的头结点是A,下一个节点是B,T1执行完的顺序是从A到B,T2执行完的顺序是从B到A,此时就发生了死循环

十一)HashMap产生的数据覆盖的问题:

数据覆盖问题:多个线程同时并发的向同一个位置去更新元素或者是添加元素

先要想某一个位置添加元素,这并不是一个原子性的操作

1)先判断这个位置是否可以添加元素,结果判断当前位置没有元素

2)因为第一步已经判断当前位置没有元素,所以直接将这个元素添加到此位置

当两个线程并发执行这两个操作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1)线程T1进行添加的时候,通过key计算出一个hashcode计算出数组的一个位置,判断这个位置可以进行插入元素了,但还没有真正地进行插入操作,时间片就用完了,此时线程1已经判断好这个位置是空了,刚刚要进行插入操作,就被调度器给抢走了

2)线程2也想要进行插入操作,通过key计算出一个hashcode计算出数组的一个位置恰好和线程1要插入的元素的位置相同,并且T2要进行插入的数据key和T1要进行插入的数据key是不相同的,**但是线程1和线程2计算出来的hashcode是相同的,**由于此位置没有任何元素,T1只是进行判断,刚想要插入值就被调度器给抢走了,于是此时线程2先判断当前位置没有值,就把自己T2线程的值存入到当前位置

3)T1线程恢复执行之后,因为非空判断已经执行完了,T1线程当前是无法感知当前位置已经有值了,因为已经判断完了,于是就把自己的值插入到了该位置,于是T2线程插入的值就被覆盖了
1)分段锁就是**针对数组元素进行分组,多个哈希桶共同分配一把锁,**Concurrent的segment里面会存在着多个哈希桶(哈希桶1,哈希桶2,哈希桶3),当线程1和线程2想要并发的修改哈希桶1和哈希桶2,就会排队等待获取到这个片段锁,线程1获取锁之后修改哈希桶1,线程2获取到锁之后才能对哈希桶2进行操作,因为锁的粒度太大,性能太低,大家使用的是同一把锁,可能会导致程序的执行效率太低,比如说有100个线程并发修改哈希桶1,哈希桶2,哈希桶3,那么这100个线程都是竞争着同一把锁,所以就会导致线程安全问题,但是假设我们来看一下,并发修改哈希桶1和并发修改哈希桶2似乎也不会产生线程安全问题把

2)JDK1.8之后,使用粒度更小的锁,一个哈希桶对应一把锁,所以此时锁的粒度越小,高并发情况下,程序运行的效率变得更高

一定是锁的粒度越小越好吗?

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锁的粒度都是越小越好的,高并发情况下才可以发挥出锁粒度比较小的优势的,但是相比来说非高并发情况下使用Segment分段锁比较合适,因为加锁是存在着性能消耗的,如果加更多的锁会有更多的消耗,如果有更多的消耗自己又用不上的情况下,浪费了资源,性能也比较高

3)ReentranLock是AQS实现的

4)读写锁是ReentranLock的子锁

相关推荐
好奇龙猫2 小时前
【学习AI-相关路程-mnist手写数字分类-win-硬件:windows-自我学习AI-实验步骤-全连接神经网络(BPnetwork)-操作流程(3) 】
人工智能·算法
sp_fyf_20242 小时前
计算机前沿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大语言模型-最新研究进展-2024-11-01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机器学习·语言模型·数据挖掘
ChoSeitaku3 小时前
链表交集相关算法题|AB链表公共元素生成链表C|AB链表交集存放于A|连续子序列|相交链表求交点位置(C)
数据结构·考研·链表
偷心编程3 小时前
双向链表专题
数据结构
香菜大丸3 小时前
链表的归并排序
数据结构·算法·链表
jrrz08283 小时前
LeetCode 热题100(七)【链表】(1)
数据结构·c++·算法·leetcode·链表
oliveira-time3 小时前
golang学习2
算法
@小博的博客3 小时前
C++初阶学习第十弹——深入讲解vector的迭代器失效
数据结构·c++·学习
南宫生4 小时前
贪心算法习题其四【力扣】【算法学习day.21】
学习·算法·leetcode·链表·贪心算法
懒惰才能让科技进步4 小时前
从零学习大模型(十二)-----基于梯度的重要性剪枝(Gradient-based Pruning)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学习·算法·chatgpt·transformer·剪枝